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730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基模平台,并在所述基模平台表面制作隔离层;步骤2,将导静电树脂涂覆在所述隔离层表面形成导静电层;步骤3,在所述导静电层上制作富树脂层;步骤4,在所述富树脂层上制作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步骤5,在所述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上粘接聚丙烯蜂窝板;步骤6,在所述聚丙烯蜂窝板上制作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步骤7,最后在所述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上涂覆面漆形成面漆层,之后拆除所述基模平台,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一种全接液设计内浮盘,该内浮盘无油气空间,杜绝产品挥发的可能性,并且整体是无缝隙制作工艺,同时也杜绝产品通过缝隙挥发的风险。同时也杜绝产品通过缝隙挥发的风险。同时也杜绝产品通过缝隙挥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储罐用内浮盘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浮顶储罐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由外浮顶罐开始应用,到 1978年时才应用于内浮顶储罐。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浮顶储罐的浮盘形式也经历了更新换代,目前在我国浮顶储罐的大致类型如下:钢制焊接浮盘和轻型浮盘,钢制焊接浮盘又包括单盘式和双盘式,轻型浮盘又包括铝制浮筒式和全接液式。由于钢制焊接式浮盘在施工过程需要实施焊接等动火危险作业,并且钢制材质极易发生腐蚀,检修成本也很高,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储罐有效容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应用较少。
[0003]相对于外浮顶储罐,内浮顶所处的工况更为稳定,不受雨雪风霜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顶部排液能力和设备承载能力方面均要求不高,因此在内浮顶的应用中,有很强烈的使用轻型浮盘的客观需求。在内浮顶中使用轻型浮盘,能够很好的控制设备成本投入,而且能够为储罐带来更大的有效容积利用率。在我国内浮顶储罐所使用的轻型浮盘中,占比最高的是铝制浮筒式内浮顶,其中绝大多数的技术是来源自80年代初期,由原石油部建设工程局从瑞士设在德国的Rheinfelden公司所引进的。这种浮盘是一种典型的非全接液式的结构,当存储易挥发的化工液体时,铝制浮筒式浮盘相对于无浮盘的固定顶储罐而言,在减少产品蒸发损失方面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内浮盘是由浮盘底部的浮筒结构提供浮力,浮筒与浮盘顶部平面之间存在油气空间,仍有相当体量的产品蒸发损失存在,浮盘底部所聚集的高浓度高压力油气,会持续的从浮盘的边缘密封处、浮盘甲板拼接处等位置排放至环境中。此外,接液形式的铝制拼接式浮盘的铝板和芯材之间存在脱层风险,密封性、持久性均得不到保证,除了前述油气空间结构导致的产品蒸发,还存在拼缝额外蒸发情况,非常不环保。
[0004]有数据表明,一台36米直径的铝制浮筒式内浮顶储罐,在存储汽油时每年由蒸发所带来的产品损失可达数吨,尽管这一数字本身所代表的经济损失并不明显,但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将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家强制标准GB 27822

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出台,对于VOCs无组织排放的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规定如对企业进行随机抽查,在检测不超过100个密封点的情况下,如发现有2个以上(不含)不在修复期内的密封点出现可见泄漏现象或超过泄漏认定浓度时,属于违法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搭建基模平台,并在所述基模平台表面制作隔离层;
[0008]步骤2,将导静电树脂涂覆在所述隔离层表面形成导静电层;
[0009]步骤3,在所述导静电层上制作富树脂层;
[0010]步骤4,在所述富树脂层上制作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
[0011]步骤5,在所述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上粘接聚丙烯蜂窝板;
[0012]步骤6,在所述聚丙烯蜂窝板上制作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
[0013]步骤7,最后在所述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上涂覆面漆形成面漆层,之后拆除所述基模平台,即得。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为石蜡隔离层或聚脂薄膜隔离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富树脂层是由树脂层、玻璃纤维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毡复合形成,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导静电层表面均匀涂附一层树脂层,然后按照25~50g/m2的量铺敷玻璃纤维表面毡,再涂附一层树脂层,然后按照 25~50g/m2的量铺敷玻璃纤维短切毡,即获得富树脂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是由树脂层和玻璃纤维制备而成,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富树脂层表面按照600g/m2的量均匀涂附一层树脂层,然后铺敷玻璃纤维短切毡或玻璃纤维方格布,按照这种树脂层与玻璃纤维短切毡或玻璃纤维方格布交替的方式制作直至厚度达到8~10mm,即获得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蜂窝板的厚度为10mm~100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是由树脂层和玻璃纤维制备而成,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富树脂层表面按照450g/m2的量均匀涂附一层树脂层,然后铺敷玻璃纤维短切毡或玻璃纤维方格布,按照这种树脂层与玻璃纤维短切毡或玻璃纤维方格布交替的方式制作直至厚度达到8~10mm,即获得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
[0019]进一步地,所述粘接采用的胶粘剂为树脂胶。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一种全接液设计内浮盘,该内浮盘无油气空间,杜绝产品挥发的可能性,并且整体是无缝隙制作工艺,同时也杜绝产品通过缝隙挥发的风险。此外,整个制备过程不动用明火,安全可靠。
[0022]2、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内浮盘具有低截面,能够满足高填充率要求;具有优良的耐火性,防火阻燃符合ASTM E84标准。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蜂窝板的实物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内浮盘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
释而不是限定。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用脚手架和模板搭建临时基模平台,并在所述基模平台表面涂覆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聚脂薄膜隔离层,便于后期脱模。
[0030]步骤2,将导静电树脂涂覆在所述隔离层表面形成导静电层,导静电树脂为乙烯酯树脂与石墨按照2:1混合涂覆与隔离层表面,该导静电层满足API 650 与EN 14015要求。
[0031]步骤3,在所述导静电层上制作富树脂层;所述富树脂层是由树脂层、玻璃纤维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毡复合形成,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导静电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树脂层,然后粘接玻璃纤维表面毡,再涂覆一层树脂层,然后粘接玻璃纤维短切毡,即获得富树脂层,玻璃纤维表面毡和玻璃纤维短切毡在富树脂层中按照25

50g/m2的量铺敷。
[0032]步骤4,在所述富树脂层上制作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是由树脂层和玻璃纤维制备而成,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富树脂层表面按照600g/m2的量均匀涂覆一层树脂层,然后粘接玻璃纤维短切毡或玻璃纤维方格布,按照这种树脂层与玻璃纤维短切毡或玻璃纤维方格布交替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基模平台,并在所述基模平台表面制作隔离层;步骤2,将导静电树脂涂覆在所述隔离层表面形成导静电层;步骤3,在所述导静电层上制作富树脂层;步骤4,在所述富树脂层上制作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步骤5,在所述第一玻璃钢复合结构层上粘接聚丙烯蜂窝板;步骤6,在所述聚丙烯蜂窝板上制作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步骤7,最后在所述第二玻璃钢复合结构层上涂覆面漆形成面漆层,之后拆除所述基模平台,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为石蜡隔离层或聚脂薄膜隔离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接液复合材料内浮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树脂层是由树脂层、玻璃纤维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毡复合形成,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导静电层表面均匀涂附一层树脂层,然后按照25~50g/m2的量铺敷玻璃纤维表面毡,再涂附一层树脂层,然后按照25~50g/m2的量铺敷玻璃纤维短切毡,即获得富树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接液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礼明张东辉袁怡之王龙张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伟林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