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及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72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及房屋,涉及建筑物结构技术领域,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包括主体结构、从属结构和地板框架。从属结构滑动连接主体结构,从属结构能够背离主体结构滑动,以使从属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转动空间。地板框架转动连接主体结构或从属结构,以使地板框架能够在转动空间内转动,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当地板框架处于使用状态时,地板框架、从属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供用户居住。在不需要使用房屋时,可以将地板框架转动至收纳状态,此时地板框架无需相对主体结构滑动,在副骨架相对主骨架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省时省力,用户体验感好。用户体验感好。用户体验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及房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及房屋。

技术介绍

[0002]房屋是用于给人们居住使用的,当前出现了类似于集装箱等轻便型房屋,该种房屋主要由房架和盖板组成,房架相当于支撑骨架,起支撑作用,盖板连接在支撑骨架上,以将房屋封闭,遮风挡雨。为了便于使用,现有房屋的支撑骨架做成伸缩型,就是支撑骨架由主骨架和副骨架组成,主骨架与副骨架滑动连接,当需要扩大房屋空间时,可以将副骨架相对主骨架滑动而撑开拓展。当不需要居住房屋时,可以将副骨架相对主骨架滑动而回缩至主骨架的空间内,避免占用太大空间,也便于运输。然而,现有房屋的副骨架是固定且无法切换形态的,副骨架与主骨架滑动连接的位置较多,在副骨架相对主骨架滑动的过程中,费时费力,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副骨架与主骨架滑动连接的位置较多,在副骨架相对主骨架滑动的过程中,费时费力,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包括:
[0005]主体结构;
[0006]从属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从属结构能够背离所述主体结构滑动,以使所述从属结构与所述主体结构之间形成转动空间;
[0007]地板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结构或所述从属结构,以使所述地板框架能够在所述转动空间内转动,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地板框架、所述从属结构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0008]上述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当需要使用房屋时,可以将从属结构背离主体结构滑动,腾出转动空间,将地板框架在转动空间内转动至使用状态,地板框架、从属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可供用户居住。在不需要使用房屋时,可以将地板框架转动至收纳状态,此时地板框架无需相对主体结构滑动,仅将从属结构相对主体结构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省时省力,用户体验感好。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属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顶部框架和背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背部框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背向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所述顶部框架能够背向所述主体结构滑动,以使所述顶部框架、所述背部框架和所述主体结构形成所述转动空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板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背部框架;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地板框架垂直于所述背部框架;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
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地板框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部框架的厚度方向,且所述地板框架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背部框架在所述第一平面投影的内侧,所述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所述背部框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面向所述背部框架一侧设置,当所述地板框架背向所述背部框架的一侧抵接所述定位件时,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板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结构,所述地板框架相对的另一侧能够连接或脱离所述背部框架,以使所述地板框架在所述使用状态和所述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属结构还包括第一侧部框架,所述第一侧部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以使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在收缩状态和撑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处于所述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同时垂直于所述背部框架及所述顶部框架,当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平行于所述背部框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分框架与第二分框架,所述第一分框架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分框架的面积,所述第二分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分框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分框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分框架与所述第二分框架形成的开口可供所述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分框架与所述第二分框架之间不形成开口。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属结构还包括第二侧部框架,所述第二侧部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以使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在收缩状态和撑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侧部框架与所述第二侧部框架皆处于所述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部框架与所述第二侧部框架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部框架、所述第二侧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所述背部框架与所述主体结构形成所述容置空间;当所述第二侧部框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侧部框架平行于所述背部框架。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属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背部框架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平行于所述顶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且所述底部框架背向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连接所述背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与所述顶部框架能够同时背向所述主体结构滑动,以使所述地板框架能够转动至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所述地板框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底部框架的厚度方向,且所述地板框架在第二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底部框架在所述第二平面投影的内侧,所述第二平面为垂直于所述底部框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房屋,包括盖合板以及上述的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所述主体结构通过所述盖合板布满以封闭内部空间,所述从属结构及所述地板框架皆使用所述盖合板布满,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容置空间处于封闭状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从属结构在伸出使用时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的结构示
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地板框架在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时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从属结构在收缩时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的另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房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房屋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2、房屋;
[0027]10、主体结构;
[0028]20、从属结构;200、顶部框架;210、背部框架;21、转动空间;22、定位槽;23、容置空间;
[0029]30、地板框架;
[0030]40、第一侧部框架;400、第一分框架;410、第二分框架;41、第二侧部框架;
[0031]50、脚轮;
[0032]60、定位件;
[0033]70、驱动丝杆;71、丝杆连接座;72、导向轨道;
[0034]80、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从属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从属结构能够背离所述主体结构滑动,以使所述从属结构与所述主体结构之间形成转动空间;地板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结构或所述从属结构,以使所述地板框架能够在所述转动空间内转动,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地板框架、所述从属结构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属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顶部框架和背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背部框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背向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所述顶部框架能够背向所述主体结构滑动,以使所述顶部框架、所述背部框架和所述主体结构形成所述转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背部框架;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地板框架垂直于所述背部框架;当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地板框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部框架的厚度方向,且所述地板框架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背部框架在所述第一平面投影的内侧,所述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所述背部框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面向所述背部框架一侧设置,当所述地板框架背向所述背部框架的一侧抵接所述定位件时,所述地板框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主体结构,所述地板框架相对的另一侧能够连接或脱离所述背部框架,以使所述地板框架在所述使用状态和所述收纳状态之间切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和折叠的可变空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属结构还包括第一侧部框架,所述第一侧部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以使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在收缩状态和撑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侧部框架处于所述撑开状态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木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用房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