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盐的盐单胞菌菌株及其在水净化领域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69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耐盐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菌株及其在水净化领域的应用,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4127,该菌株耐盐性能好,最适生长盐度为5%,实验室条件下,15%以下盐度时24h的氨氮降解率达到100%,且能够耐受高氨氮浓度和高温,针对3000ppm的氨氮浓度72h的氨氮降解率达到89.1%,氨氮初始浓度为100ppm时,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耐盐的盐单胞菌菌株及其在水净化领域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菌株及包含其的微生物菌剂,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耐高盐、耐高温和耐高氨氮浓度的盐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0003]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水污染中的一大类,其中氨氮污染占很大比重,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污水处理中的脱氮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包括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等,处理污水需要的成本高,并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而生物法的成本费用低、脱氮能力强、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0004]然而,印染、农药、煤化工、造纸、炼油、海水利用、粮果、制药等行业废水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污水,其产生的都是高盐废水,其产生的含氮废水的盐度偏高,而盐度高会导致菌株的生长代谢受到抑制,脱氢酶活性降低,甚至会导致细菌的细胞质壁分离和破裂死亡,显著影响脱氮效率。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针对特殊环境脱氮菌株的筛选研究,为耐盐菌株的筛选奠定了重要基础。
[0005]然而,目前所筛选出来的菌株很少具有耐盐特性,导致其在高盐废水的应用中难以发挥优势,因此筛选出能够耐高盐的菌株对于解决高盐废水的处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生物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现有的菌株很少具有耐盐特性,无法在高盐废水中应用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在高达15%的盐度下氨氮降解率达到100%、且能够耐受最高3000ppm的氨氮浓度和最高45℃下仍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盐单胞菌菌株及包含其的微生物菌剂。
[0007]一株耐盐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菌株AOB

NY01,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保藏号为CGMCC No.24127,保藏日期为2021年12月17日。
[0008]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盐单胞菌均是指盐单胞菌菌株AOB

NY01。
[0009]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包含上述盐单胞菌的微生物菌剂。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盐单胞菌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耐盐性能好,最适生长盐度为5%,实验室条件下,初始氨氮浓度为100pm 时,15%以下盐度时24h的氨氮降解率达到100%,20%盐度时48h氨氮降解率为58%,30%盐度时仍具有一定的氨氮降解效果;
[0012](2)能够耐受高氨氮浓度,实验室测试在5%盐度、30℃条件下,针对3000ppm 的氨氮浓度72h的氨氮降解率达到89.1%;
[0013](3)能够耐高温,实验室测试在5%盐度、初始氨氮浓度100ppm的条件下, 30

42℃对氨氮的降解率48h达到100%,30

40℃下氨氮降解率在24h达到 100%,45℃时48h氨氮降解率达到50%;同时园区污水的实验也证明了本专利技术的菌剂在40℃、盐度15%实验条件下接种量分别为50

1000ppm时,氨氮降解率72h均达到96%以上,45℃实验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0014](4)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盐单胞菌的微生物菌剂活菌数高,所以使用时添加量低,最低可至50ppm,不破坏原始环境、无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菌剂应用领域广、普适性强。
[0015]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包含上述盐单胞菌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一级种子培养:无菌条件下取盐单胞菌菌株接种于富集培养基中,于 25

35℃、100

150rpm的条件下培养24

48h,得到一级种子培养液;
[0017](2)二级种子培养:无菌条件下将一级种子培养液按照0.5

2vol%的接种量接种于富集培养基中,于25

35℃、100

150rpm的条件下培养24

48h,得到二级种子培养液;
[0018](3)发酵:待发酵罐内的发酵培养基消毒完毕后,将步骤(2)所得的二级种子培养液按照0.1

0.5vol%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控制温度为25

35℃,常压、通气比为1:(1

2)和转速150

300rpm的条件下发酵,待溶氧开始上升时停止发酵,得发酵液;
[0019](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稀释灌装,即得微生物菌剂。
[0020]进一步,所述富集培养基的组成如下:硫酸铵0.3

0.8g/L,琥珀酸钠 4

8g/L,维氏盐30

80ml/L,氯化钠30

80g/L,溶剂为水,且pH=6.5

8。
[0021]优选的,所述富集培养基的组成如下:硫酸铵0.5g/L,琥珀酸钠5.62g/L,维氏盐50ml/L,氯化钠50g/L,溶剂为水,且pH=7.0

7.5。
[0022]进一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碳源30

80g/L,氮源5

15g/L, PO
43

0.3

0.8g/L,K
+
0.1

0.3g/L,Mg
2+
0.03

0.1g/L,Fe
2+
(1

3)*10
‑3g/L,Mn
2+ (2

5)*10
‑3g/L,盐度3

8%,消泡剂0.03

0.1wt%,溶剂为水,且pH=6.5

8。
[0023]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碳源40

60g/L,氮源8

12g/L, PO
43

0.4

0.6g/L,K
+
0.2

0.3g/L,Mg
2+
0.05

0.08g/L,Fe
2+
(1

3)*10
‑3g/L,Mn
2+ (3

4)*10
‑3g/L,盐度4

7%,消泡剂0.04

0.06wt%,溶剂为水,pH=6.5

7.5。
[0024]进一步,所述碳源选自葡萄糖、蔗糖、淀粉、醋酸钠或丁二酸钠中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耐盐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41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单胞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单胞菌菌株。4.权利要求3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一级种子培养:无菌条件下取盐单胞菌菌株接种于富集培养基中,于25

35℃、100

150rpm的条件下培养24

48h,得到一级种子培养液;(2)二级种子培养:无菌条件下将一级种子培养液按照0.5

2vol%的接种量接种于富集培养基中,于25

35℃、100

150rpm的条件下培养24

48h,得到二级种子培养液;(3)发酵:待发酵罐内的发酵培养基消毒完毕后,将步骤(2)所得的二级种子培养液按照0.1

0.5vol%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控制温度为25

35℃,常压、通气比为1:(1

2)和转速150

300rpm的条件下发酵,待溶氧开始上升时停止发酵,得发酵液;(4)制备微生物菌剂:将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稀释灌装,即得微生物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培养基的组成如下:硫酸铵0.3

0.8g/L,琥珀酸钠4

8g/L,维氏盐30

80ml/L,氯化钠30

80g/L,溶剂为水,且pH=6.5

8;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碳源30

80g/L,氮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刘圣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蔚蓝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