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6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改良,属于机电类。它包括有基座,该基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该基座一端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容置口,在基座底面上分别固设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第三端子组;滑块,该滑块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该滑块具有可交错于第二端子组的复数沟槽,各沟槽上同时具有肋条,平台两侧边分别延伸有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第一抵触部与基座间相互衔接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二抵触部与基座间相互衔接有第二弹性元件。优点在于:避免记忆卡触碰到连接器内的其余端子组,降低记忆卡及端子组的磨损与产生弹性疲乏;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数 位电子产品以便利生活,例如数位相机、数位摄影机、数位随身听、PDA、手机及笔记型电脑等,而使用此类数位电子产品时,就必须使 用储存装置以储存数位档案相片、音乐、影片或软体等资料,其中小 型记忆卡结合半导体(Solid-state electronic)制程的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由于体积较小,并且携带方便,取代了较大型的光碟片与 磁碟片成为新一代的多媒体资料储存装置;小型记忆卡提供了可重复抹写、无需电源保存资料的储存装置, 外型轻巧及具较佳的防震、防磁及防尘的环境适应特性;从1990年 起快闪记忆卡(Flash Memory Card)问市后,陆续有诸如CF卡 (Compact Flash Card)、 SM卡(Smart Media Card)、 MMC卡(Multi Media Card ) 、 MS卡(Memory Stick Card ) 、 SD卡(Secure Digital Card )、 xD卡(xD-Picture Card)及T-Flash卡(Trans Flash)等小型记忆卡 陆续推出;然而,由于各式各样的记忆卡仅对支援的数位电子产品提供资料 的流通,所以数位电子产品如数位相机、数位摄影机、数位随身听、 PDA、手机及笔记型电脑等必须藉由各式各样的记忆卡读卡连接器以 读取所需要的资料,而为了使记忆卡连接器能够供各式各样的记忆卡 插拔以读取资料,记忆卡连接器通常都设置为插槽的型态并与数位电 子产品的电路板结合,便于使用者进行资料的读取与储存; 上述记忆卡连接器在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 记忆卡连接器为了能够电性连接记忆卡的接触端,都会依记忆卡 的厚度长度设置一组相容于记忆卡的端子组,且各端子组在记忆卡连 接器内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然而,当记忆卡嵌插入记忆卡连接器时, 记忆卡往往会触碰至在记忆卡连接器空间内其余的端子组,尤其是邻 近于开口处的端子组,其容易导致其余端子组磨擦到记忆卡,进而形 成磨损记忆卡的问题,且同时容易造成端子磨损与弹性疲乏的问题, 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改良,解 决了常用连接器在记忆卡嵌插入记忆卡连接器时,记忆卡会触碰到记 忆卡连接器空间内其余的端子组,易导致其余端子磨损记忆卡的问 题,及易造成端子磨损与弹性疲乏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基座,该基座内设有容置空间, 该基座一端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容置口,在基座底面上分别固设有 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第三端子组;滑块,该滑块设置在容置空 间内,且该滑块具有可交错于第二端子组的复数沟槽,各沟槽上同时 具有肋条,平台两侧边分别延伸有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第一抵 触部与基座间相互衔接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二抵触部与基座间相互衔 接有第二弹性元件。上述第一端子组为相容于xD记忆卡接触排列设置; 第二端子组为相容于SD记忆卡与MMC记忆卡接触排列设置; 第三端子组为相容于MS记忆卡接触排列设置; 第二端子组同时包括有复数接触部,各接触部包覆于各肋条上; 第一弹性元件与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性板片; 滑块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避免记忆卡触碰到连接器内的其余端 子组,降低记忆卡及端子组的磨损与产生弹性疲乏;可防止端子组受 记忆卡磨擦,同时可进行记忆卡接触至第二端子组的目的,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六-, 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七。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记忆卡连接器1包括基座2,该基座2上罩盖有盖体21 ,并在其内设有容置空间22, 该基座2 —端设有与容置空间22相通的容置口 23,该容置口 23进 入基座2末端内壁分别设有固设于基座2底面上的第一端子组24、 第二端子组25及第三端子组26,该第一端子组24为相容于xD记忆 卡接触排列设置;第二端子组25为相容于SD记忆卡与MMC记忆 卡接触排列设置.,第三端子组26为相容于MS记忆卡接触排列设置;滑块3,该滑块3设置在容置空间22内,且该滑块3 —侧具有 可交错于第二端子组25的复数沟槽31,各沟槽31内分别具有肋条 32,各肋条32收纳于第二端子组25的复数接触部251下,且滑块3 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端子组24与第二端子组25的复数接触部251, 滑块3两侧分别延伸有第一抵触部33与第二抵触部34,第一抵触部 33与基座2间相互衔接有第一弹性元件4,第二抵触部34与基座2 间相互衔接有第二弹性元件5,第一弹性元件4与第二弹性元件5为 弹簧或弹性板片。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上述构件动作时,将SD记忆卡6依容 置口 23进入容置空间22,当SD记忆卡6位移至滑块3的第一抵触 部33与第二抵触部34时,同时可带动滑块3进行向基座2内侧位移 的动作,且分别挤压至第一弹性元件4与第二弹性元件5,此时,沟槽31内的肋条32同时脱离于第二端子组25的接触部251且向基座 2内侧位移,并迫使第二端子组25的接触部251上升且高于滑块3, 使插置于记忆卡连接器1的SD记忆卡6可接触于第二端子组25的 接触部251,以完成导通且读取资料的目的,又,当SD记忆卡6拔 除于记忆卡连接器1时,第一抵触部33与第二抵触部34即受第一弹 性元件4与第二弹性元件5的弹力释放,将滑块3进行向基座2外侧 位移的动作,沟槽31内的肋条32同时回复定位至接触部251,且令 接触部251回复至沟槽31内,以达到防止第二端子组25受MS记忆 卡磨擦的问题。如附图3、附图7至附图9所示,将MMC记忆卡7插置于记忆 卡连接1内,当MMC记忆卡7位移至第一抵触部33与第二抵触部 34时,同时可带动滑块3进行向基座2内侧位移的动作,沟槽31内的肋条32同时脱离于第二端子组25的接触部251且向基座2内侧位 移,并迫使第二端子组25的接触部251上升且高于滑块3,使插置 于记忆卡连接器1的MMC记忆卡7可接触于第二端子组25的接触 部251,以完成导通且读取资料的目的,又,当MMC记忆卡7拔除 于记忆卡连接器1时,第一抵触部33与第二抵触部34即受第一弹性 元件4与第二弹性元件5的弹力释放,将滑块3进行向基座2外侧位 移的动作,沟槽31内的肋条32同时回复定位至接触部251,且令接 触部251回复至沟槽31内,以达到可防止第二端子组25受MS记忆 卡磨擦的问题。如附图2及附图IO所示,当将MS记忆卡8依容置口23进入容 置空间22时,该MS记忆卡8依附滑块3进入并接触第三端子端26, 滑块3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端子组24与第二端子组25,使MS记忆 卡8插置于记忆卡连接器1时,可避免MS记忆卡8 li碰至第一端子 组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该基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该基座一端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容置口,在基座底面上分别固设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第三端子组;滑块,该滑块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该滑块具有可交错于第二端子组的复数沟槽,各沟槽上同时具有肋条,平台两侧边分别延伸有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第一抵触部与基座间相互衔接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二抵触部与基座间相互衔接有第二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仁
申请(专利权)人:硕民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