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素苹专利>正文

一种地锅饼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61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锅饼的制备工艺,涉及饼的制备技术领域。一种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酵母,往小麦面粉中加入酵母和水,揉成面团,首次发酵1.5~3h,将发酵后的面团切成面块,压成面饼,将面饼经20~40min的二次发酵,然后烘烤即可得到所述地锅饼。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小麦面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由面粉发酵而成的酵母进行发酵,可以起到更好的发酵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锅饼的制作步骤主要将面饼贴在地锅的锅边上,地锅的下层为液体,液体产生的水蒸气与地锅饼接触,因此就会导致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地锅饼贴在地锅的一面焦香酥脆,另一面松软可口的情况,在同一个饼里出现两种口感,更加具有特色。有特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锅饼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饼的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锅饼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烧饼起源于汉代班超时,从西域传入,唐代时期制作工艺得到盛行保留至今。由于其香酥成为大众化的面食,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品种颇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需求趋向于多样化。烧饼属于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缙云烧饼、温县古面坊传统(老面)烧饼、黄山烧饼、传统烧饼、湖沟烧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掉渣烧饼、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罗丝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和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
[0003]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的多种烧饼设备已经应用于烧饼的食品加工中,机械化制作是按照面粉以及配料与水混合而成,其烧饼很难具备手工制作烧饼具备的嚼劲,但烧饼作为一种特色小吃,正是由于手工揉制而成的烧饼,食用时具备嚼劲十足、酥香满口的口感获得人们喜爱,机械制作出来的烧饼不能满足食客对烧饼嚼劲的需求,所以很多食客都喜欢人工制作的烧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锅饼的制作工艺,通过该工艺制备的地锅饼具有养胃、口感好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制备酵母:将面粉与水混合,加热熬成面糊,密封储存,加入玉米粉和小麦粉后继续密封储存,再加入玉米粉和小麦粉密封储存,重复操作3~5次后晾干即可得到酵母;
[0008]制备地锅饼:往面粉中加入上述酵母和水,揉成面团,首次发酵1.5~3h,将发酵后的面团切成面块,压成面饼,将面饼经20~40min的二次发酵,然后贴在地锅的锅边上进行蒸烤,得到上述地锅饼。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酵母步骤中面粉与水的质量比为2:(3~4)。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酵母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40~50℃,加热时间为5~10min,密封温度为25~30℃,密封时间为12~24h。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酵母步骤中每次玉米粉和小麦粉的加入量为面糊质量的10~20%。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小麦面粉、酵母和水的质量比为:(10~15):(0.08~0.1):(3~5)。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首次发酵的温度为25~40℃,二次发酵的温度为30~45℃。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每个面块的质量为100~150g,
面饼的厚度为0.5~1.2cm。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的锅边温度为150~180℃,烘烤时间为20~30min。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地锅的下层为液体,液体包括水。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的液体还包括调味料和香料。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小麦面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由面粉发酵而成的酵母进行发酵,可以起到更好的发酵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地锅饼的制作步骤主要将面饼贴在地锅的锅边上,地锅的下层为液体,液体产生的水蒸气与地锅饼远离锅边的表面接触,因此就会形成本专利技术地锅饼贴在地锅的一面焦香酥脆,另一面松软可口的情况,在同一个饼里出现两种口感,更加具有特色。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小麦面粉,小麦性平味甘,面食易消化而且热量高,适宜多吃,并且小麦面食还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其在胃中可以形成较好的糊状膜,对于脾胃虚弱症有保健的作用,吃面食时,因为易消化,胃酸就会分泌得少,胃不至于疲劳,因此具有养胃的效果,本方面将小麦面粉经自制的酵母进行发酵,可以发酵充分,将其经过地锅烘烤,增加其养胃生津之力,减少面食本身的致气性,更加利于消化,减少胃的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制备酵母:将面粉与水混合,加热熬成面糊,密封储存,加入玉米粉和小麦粉后继续密封储存,再加入玉米粉和小麦粉密封储存,重复操作3~5次后晾干即可得到酵母;本专利技术通过玉米面粉、小麦面粉和水经过3~5次提炼制成,相比于现有的酵母具有健康安全,发酵效果好的优点。
[0024]制备地锅饼:往面粉中加入上述酵母和水,揉成面团,首次发酵1.5~3h,将发酵后的面团切成面块,压成面饼,将面饼经20~40min的二次发酵,然后贴在地锅的锅边上进行蒸烤,得到所述地锅饼。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小麦面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由面粉发酵而成的酵母进行发酵,可以起到更好的发酵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地锅饼的制作步骤主要将面饼贴在地锅的锅边上,地锅的下层为液体,液体产生的水蒸气与地锅饼远离锅边的表面接触,因此就会形成本专利技术地锅饼贴在地锅的一面焦香酥脆,另一面松软可口的情况,在同一个饼里出现两种口感,更加具有特色。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小麦面粉,小麦性平味甘,面食易消化而且热量高,适宜多吃,并且小麦面食还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其在胃中可以形成较好的糊状膜,对于脾胃虚弱症有保健的
作用,吃面食时,因为易消化,胃酸就会分泌得少,胃不至于疲劳,因此具有养胃的效果,本方面将小麦面粉经自制的酵母进行发酵,可以发酵充分,将其经过地锅烘烤,增加其养胃生津之力,减少面食本身的致气性,更加利于消化,减少胃的负担。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酵母步骤中面粉与水的质量比为2:(3~4)。本专利技术采用面粉和水按照2:(3~4)的比例进行混合密封储存作为制备酵母的基底,为制备酵母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酵母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40~50℃,加热时间为5~10min,密封温度为25~30℃,密封时间为12~24h。将面粉和水进行加热,可以更快形成面糊状态,并且为后续的密封发酵提供初始温度。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酵母步骤中每次玉米粉和小麦粉的总加入量为面糊质量的10~20%。玉米粉和小麦粉为发酵过程中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发酵效率。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备地锅饼步骤中小麦面粉、酵母和水的质量比为:(10~15):(0.08~0.1):(3~5)。采用上述配比制备出来的地锅饼多孔且细密,口感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酵母:将面粉与水混合,加热熬成面糊,密封储存,加入玉米粉和小麦粉后继续密封储存,再加入玉米粉和小麦粉密封储存,重复操作3~5次后晾干即可得到酵母;制备地锅饼:往面粉中加入上述酵母和水,揉成面团,首次发酵1.5~3h,将发酵后的面团切成面块,压成面饼,将面饼经20~40min的二次发酵,然后贴在地锅的锅边上进行蒸烤,得到所述地锅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酵母步骤中面粉与水的质量比为2:(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酵母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40~50℃,加热时间为5~10min,所述密封温度为25~30℃,密封时间为12~24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锅饼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酵母步骤中每次玉米粉和小麦粉的总加入量为面糊质量的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苹
申请(专利权)人:张素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