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49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塑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流通进口、流通出口以及与流通进口和流通出口均连通的流通腔;降噪件,设置在流通腔内,降噪件与流通腔的内壁均间隔设置以形成降噪空间;其中,降噪件靠近流通进口的一侧具有渐扩外表面,沿流通进口至流通出口的流通方向,渐扩外表面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降噪件靠近流通出口的一侧具有渐缩外表面,沿流通进口至流通出口的流通方向,降噪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在渐扩外表面和渐缩外表面的导向作用下使气流在降噪空间内进行对冲降噪。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路内的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塑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利用纸浆模塑设备正压吹气管路执行吸、放气工作中,会产生连续的脉冲气压。由于气流所处空间大小的不同,吹气管路排出的脉冲气体冲出气口后,导致其压强与流速大小与模腔空气之间差距悬殊,最终产生较大的噪音。
[0003]然而,市面上大多采用管道外部包裹消音材料进行气流的降噪,这样仅仅减少了气流通过管道的震动噪音,并没有真正解决脉冲气流排出管路所产生的压差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路内的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流通进口、流通出口以及与流通进口和流通出口均连通的流通腔;降噪件,设置在流通腔内,降噪件与流通腔的内壁均间隔设置以形成降噪空间;其中,降噪件靠近流通进口的一侧具有渐扩外表面,沿流通进口至流通出口的流通方向,渐扩外表面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降噪件靠近流通出口的一侧具有渐缩外表面,沿流通进口至流通出口的流通方向,降噪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在渐扩外表面和渐缩外表面的导向作用下使气流在降噪空间内进行对冲降噪。
[0006]进一步地,流通腔为对称腔体,降噪件为对称结构,流通腔的对称轴与降噪件的对称轴同轴设置,以使降噪空间为对称空间。
[0007]进一步地,渐扩外表面为锥面;和/或,渐缩外表面为弧面。
[0008]进一步地,渐扩外表面为锥面,渐扩外表面靠近流通进口的一端具有导流尖角。
[0009]进一步地,降噪件具有消音腔,消音腔由渐扩外表面和渐缩外表面围成,消音腔内填充有消音材料。
[0010]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渐扩段和第二连接段,流通进口位于第一连接段远离渐扩段的一侧,流通出口位于第二连接段远离渐扩段的一侧;沿第一连接段至第二连接段的方向,渐扩段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
[0011]进一步地,渐扩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位于渐扩段内,渐缩外表面位于第二连接段内。
[0012]进一步地,降噪结构还包括:降噪挡条,安装在流通出口处,降噪挡条位于流通出口内以对气流进行阻挡降噪。
[0013]进一步地,降噪件和/或降噪挡条由吸音材料制成。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塑设备,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位于第二模板的上方,第一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凸起,第二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凹槽,成型
凸起与成型凹槽配合以形成成型模腔,第一模板上设置有气路,气路与成型模腔连通;正压吹气管,与气路连通;上述提供的降噪结构,降噪结构设置在正压吹气管靠近第一模板的一端。
[0015]进一步地,模塑设备还包括:装配板,装配板朝向第一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气流凹槽,气流凹槽与气路相对设置,装配板上设置有气流通道,降噪结构安装在气流通道内,正压吹气管安装在气流通道处,正压吹气管位于装配板远离第一模板的一侧。
[0016]进一步地,降噪结构为上述提供的降噪结构,降噪结构的降噪挡条与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α,30
°
≤α≤45
°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气流进入降噪空间后,先在渐扩外表面的导向作用下流动,随后在渐缩外表面的导向作用下流动,使由渐扩外表面分散的气流在渐缩外表面的导向作用下进行对冲降噪,有效地起到了降噪作用。采用内部管路分流气流对冲,内部填充消音材料,提高了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降噪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3示出了图2中的结构的左视图;
[0022]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降噪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模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5]10、壳体;11、流通进口;12、流通出口;13、降噪空间;14、第一连接段;15、渐扩段;16、第二连接段;20、降噪件;21、渐扩外表面;22、渐缩外表面;23、消音腔;30、降噪挡条;40、第一模板;41、成型凸起;42、气路;50、第二模板;51、成型凹槽;60、正压吹气管;70、装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降噪结构,该降噪结构包括壳体10和降噪件20,壳体10具有流通进口11、流通出口12以及与流通进口11和流通出口12均连通的流通腔。降噪件20设置在流通腔内,降噪件20与流通腔的内壁均间隔设置以形成降噪空间13。其中,降噪件20靠近流通进口11的一侧具有渐扩外表面21,沿流通进口11至流通出口12的流通方向,渐扩外表面2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降噪件20靠近流通出口12的一侧具有渐缩外表面22,沿流通进口11至流通出口12的流通方向,降噪件2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在渐扩外表面21和渐缩外表面22的导向作用下使气流在降噪空间13内进行对冲降噪。
[0028]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降噪结构,气流进入降噪空间13后,先在渐扩外表面21的导向作用下流动,随后在渐缩外表面22的导向作用下流动,使由渐扩外表面21分散的气流在
渐缩外表面22的导向作用下进行对冲降噪,有效地起到了降噪作用。
[0029]在本实施例中,流通腔为对称腔体,降噪件20为对称结构,流通腔的对称轴与降噪件20的对称轴同轴设置,以使降噪空间13为对称空间。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得由渐扩外表面21扩散的气流更好地在渐缩外表面22处进行对冲降噪,以更好的保证降噪效果。
[0030]具体地,渐扩外表面21为锥面;和/或,渐缩外表面22为弧面。优选地,渐扩外表面21为锥面,以便于更好地将气流进行分散;渐缩外表面22为弧面,以便于更好地将气流进行汇集并实现对冲降噪。
[0031]在本实施例中,渐扩外表面21为锥面,渐扩外表面21靠近流通进口11的一端具有导流尖角。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通过导流尖角更好地对气流进行分散导向。
[003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降噪件20具有消音腔23,消音腔23由渐扩外表面21和渐缩外表面22围成,消音腔23内填充有消音材料。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更好地进行降噪消音,以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003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流通进口(11)、流通出口(12)以及与所述流通进口(11)和所述流通出口(12)均连通的流通腔;降噪件(20),设置在所述流通腔内,所述降噪件(20)与所述流通腔的内壁均间隔设置以形成降噪空间(13);其中,所述降噪件(20)靠近所述流通进口(11)的一侧具有渐扩外表面(21),沿所述流通进口(11)至所述流通出口(12)的流通方向,所述渐扩外表面(2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所述降噪件(20)靠近所述流通出口(12)的一侧具有渐缩外表面(22),沿所述流通进口(11)至所述流通出口(12)的流通方向,所述降噪件(2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在所述渐扩外表面(21)和所述渐缩外表面(22)的导向作用下使气流在所述降噪空间(13)内进行对冲降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腔为对称腔体,所述降噪件(20)为对称结构,所述流通腔的对称轴与所述降噪件(20)的对称轴同轴设置,以使所述降噪空间(13)为对称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外表面(21)为锥面;和/或,所述渐缩外表面(22)为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外表面(21)为锥面,所述渐扩外表面(21)靠近所述流通进口(11)的一端具有导流尖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20)具有消音腔(23),所述消音腔(23)由所述渐扩外表面(21)和所述渐缩外表面(22)围成,所述消音腔(23)内填充有消音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4)、渐扩段(15)和第二连接段(16),所述流通进口(1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4)远离所述渐扩段(15)的一侧,所述流通出口(1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6)远离所述渐扩段(15)的一侧;沿所述第一连接段(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翼李日华路朋博姚强陶凯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