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冷却砂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冷却砂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中,磨削加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去除方法之一,属于精加工。
[0003]磨削过程中,由于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和摩擦,在砂轮和工件间的磨削区产生大量的磨削热,若不能及时散热,将在工件表面产生烧伤、裂纹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工件加工质量。传统上采用设置喷嘴在砂轮外部浇注冷却液的方式进行冷却,但由于砂轮在运转过程中,在其周围形成一定厚度的气流层,将阻碍外部冷却液进入磨削区,因此无法对被加工工件进行有效冷却。
[0004]内冷却磨削作为一种高效的磨削冷却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内冷却磨削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比外部浇注式冷却方法,内冷却磨削方法具有将冷却液从砂轮内部经本体上开有的冷却液流道直接喷射至磨削区的特点,能有效避免砂轮周围因旋转产生的气流层的影响,因而能显著降低磨削温度,防止或减少工件表面热损伤。与此同时,磨削加工面的冷却液在磨削面高温的情况下会气化,在磨削加工面和冷却液之间形成气体屏障隔热薄膜,又称膜沸腾,阻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冷却砂轮,包括砂轮主体、磨削部(4),所述砂轮主体包括上基体(1)、下基体(2)、内冷主轴(3),所述内冷主轴(3)穿设在所述上基体(1)、下基体(2)的中部,并与所述上基体(1)、下基体(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部(4)沿所述砂轮主体的圆周设置;所述砂轮主体中设有冷却液引导管(5)、雾化装置(6),所述冷却液引导管(5)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内冷主轴(3)、出口端连接所述雾化装置(6)一侧的进液通道(61),所述雾化装置(6)另一侧的喷射通道(62)设在靠近所述砂轮主体的圆周处,且其一端连通所述砂轮主体的外部;所述进液通道(61)靠近所述冷却液引导管(5)的一端的截面大小大于所述喷射通道(62)靠近所述砂轮主体外部的一端的截面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61)在从砂轮主体的中心至外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进液段(611)、第二进液段(612);所述第一进液段(611)的截面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进液段(612)的截面大小,或者所述第一进液段(611)和/或第二进液段(612)的截面大小在从砂轮主体的中心至外周方向上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61)在从砂轮主体的中心至外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进液段(611)、第二进液段(612)、第三进液段(613);所述第一进液段(611)的截面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进液段(612)的截面大小,和/或所述第二进液段(612)的截面大小大于所述第三进液段(613)的截面大小,和/或所述第一进液段(611)和/或所述第二进液段(612)和/或所述第三进液段(613)的截面大小在从砂轮主体的中心至外周方向上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通道(62)在从砂轮主体的中心至外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喷射段(621)、第二喷射段(622);所述第一喷射段(621)的截面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喷射段(622)的截面大小,或者所述第一喷射段(621)和/或第二喷射段(622)的截面大小在从砂轮主体的中心至外周方向上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6)还包括混合腔(63),所述混合腔(63)位于所述进液通道(61)、喷射通道(62)之间,所述混合腔(6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进液通道(61)、喷射通道(62)相连通;所述上基体(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