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贵利专利>正文

灯管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43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灯管转接器,包括:二座体,分别装设于一待转接灯管的两端,且各座体包括:一插座,其是供待转接灯管一端所设的二电插脚插置;二插脚,是相背于插座并向外凸出,各插脚插置于一原安装灯座一端所设的一电插座内,且电性连接于该电插座;一嵌合部,设于插座外缘,且嵌合部具有一凹槽,而嵌合部在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各翼部各有一弧槽,各弧槽接于凹槽;一灯罩,具有一框体及一弧形反射板,框体两端对应嵌合于各座体嵌合部的凹槽内,且弧形反射板两端亦对应嵌合于各座体二翼部的弧槽内,供罩住待转接灯管的管身并反射其光线;借此,待转接灯管两端经各座体的转接,而直接装设于原安装灯座并反射其光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光灯管的转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借由各座体 是安装于待转接灯管的两端,并借此将其直接插置于该原安装灯座,以 达到两种不同规格的日光灯管间的替换使用,并反射灯管光线的灯管转 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日光灯普遍存在总耗电量大、消耗能源、不易节省电能、平均 照度低、使用寿命短及启动时灯管有闪烁等诸多问题,因此,就有高频 电子式日光灯的产生。然而,此种高频电子式日光灯仍存在使用上的不便,其原因在于各 规格的电子式日光灯管仅能装置于其对应规格的灯座,并不能彼此相互替换使用,例如T 5灯管就不能装设于T 8灯管用的灯座,再者,随 着科技的进步,T5灯管相对于T8灯管有使用上的优势,即T5灯管 的总耗电量较小、节电效率高,其平均使用寿命甚至大约为T 8灯管的 两倍,但是,使用者欲将T 8灯管更换成T 5灯管时,必须先将原有的 T8灯具拆除,并且安装成新的T5灯具,不但耗时费工,且拆除下来 的T8灯具将变成污染源,造成环保问题。故,如何让不同规格电子式日光灯之间能互换使用,实为本实用新 型的研究动机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灯管转接器,以达到两种不同规格的日光灯管间的 替换使用,且使换装程序更简易、便捷,不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借由 灯罩的设置,该灯罩具有将待转接灯管的光线予以反射并增亮的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管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座体,各座体分别装设于一 待转接灯管的两端,且各座体包括 一插座,其是供该待转接灯管一端所 设的二电插脚插置,且电性连接于该待转接灯管的各电插脚;二插脚, 各插脚是相背于该插座并向外凸出,且各插脚是电性连接于该插座,各 插脚是插置于一原安装灯座一端所设的一电插座内,且电性连接于该电 插座; 一嵌合部,是设于该插座外缘,且该嵌合部具有一凹槽,而该嵌 合部在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且各翼部各设有一弧槽,各弧槽是连接于 该凹槽; 一灯罩,其是具有一框体及一弧形反射板,该框体两端是对应 嵌合于各座体嵌合部的凹槽内,且该弧形反射板两端亦对应嵌合于各座 体二翼部的弧槽内,供罩住该待转接灯管的管身并反射其光线;借此, 该待转接灯管两端经各座体的转接,而可直接装设于该原安装灯座并反 射其光线。前述的灯管转接器,其中各座体的各插脚的规格尺寸是与所述原安 装灯座的灯管的电插脚相同,供各座体的各插脚直接装设于该原安装灯 座两端的电插座内。前述的灯管转接器,其中待转接灯管为短规格的电子式日光灯管, 而所述原安装灯座是供长规格的电子式日光灯管装设。前述的灯管转接器,其中各座体对应所述待转接灯管设有一卡止部, 该卡止部是供一概呈U形的挟持件插置卡止,且各挟持件供挟持托抵所述待转接灯管。前述的灯管转接器,其中卡止部是由二凸柱组成。 借此,该待转接灯管两端经各座体的转接,而可直接装设于该原安 装灯座并反射灯管的光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达到两种不同规格的日光灯管间的替换 使用,且使换装程序更简易、便捷,不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借由灯罩 的设置,该灯罩具有将待转接灯管的光线予以反射并增亮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 ,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的灯管转接器,其具有二座体1 ,各座体1分别装设于一待转接灯管3的两端,且各座体 l包括一插座1 1 ,其是供该待转接灯管3 —端所设的二电插脚3 1插置, 且电性连接于该待转接灯管3的各电插脚3 1 ;二插脚l 2,各插脚l 2是相背于该插座1 l并向外凸出,且各插 脚1 2是电性连接于该插座1 1 ,各插脚1 2是插置于一原安装灯座4 一端所设的一电插座4 1内,且电性连接于该电插座4 1 ;一嵌合部1 3 ,是设于该插座1 1外缘,且该嵌合部1 3具有一凹 槽1 3 1 ,而该嵌合部1 3于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1 4 ,且各翼部1 4 各设有一弧槽14 1,各弧槽1 4 1是连接于该凹槽13 1;一灯罩2 ,其是具有一框体2 1及一弧形反射板2 2 ,该框体2 1 两端是对应嵌合于各座体1嵌合部1 3的凹槽1 3 1内,且该弧形反射 板2 2两端亦对应嵌合于各座体1二翼部1 4的弧槽1 4 1内,供该灯 罩2可罩住该待转接灯管3的管身并反射其光线;借此,该待转接灯管3两端经各座体1的转接,而可直接装设于 该原安装灯座4 。在本实施例中,各座体1的各插脚1 2的规格尺寸是与该原安装灯 座4的灯管的电插脚(图中未示)相同,以供各座体l的各插脚l 2可 直接装设于该原安装灯座4两端的电插座4l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待转接灯管3为短规格的电子式日光灯管,例如 高频电子式T 5日光灯管,而该原安装灯座4是供长规格的电子式日光 灯管装设,例如高频电子式T8日光灯管。安装时,使用者先使该灯罩2的框体2 l及该弧形反射板2 2两端 分别嵌入组合于各座体1的凹槽1 3 1及该弧槽1 4 1内,再将该待转 接灯管3两端的电插脚3 1分别插置于该座体1的插座1 l内,之后,再将各座体l的各插脚l 2插置于该原安装灯座4的电插座4 l内,则 可快速完成安装手续,并保留该原安装灯座4。由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各座体安装于该 待转接灯管的两端,并借此将其直接插置于该原安装灯座,以达到两种 不同规格的日光灯管间的替换使用,且使换装程序更简易、便捷,不造 成环境污染。另外,借由灯罩的设置,该灯罩具有将待转接灯管的光线 予以反射并增亮的功效。当然,本技术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 图3,其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各座体l对应该待转接灯 管3是设有一卡止部1 6,在本实施例中,该卡止部l 6是由二凸柱1 6 l组成,该卡止部l 6的各凸柱1 6 1是供一概呈U形的挟持件5插 置卡止,且各挟持件5是供挟持托抵该待转接灯管3 。因此,本实施例借由各挟持件5可有效托抵该待转接灯管3,以确 保该待转接灯管3不会因受外力而掉落。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座体,各座体分别装设于一待转接灯管的两端,且各座体包括一插座,其是供该待转接灯管一端所设的二电插脚插置,且电性连接于该待转接灯管的各电插脚;二插脚,各插脚是相背于该插座并向外凸出,且各插脚是电性连接于该插座,各插脚是插置于一原安装灯座一端所设的一电插座内,且电性连接于该电插座;一嵌合部,是设于该插座外缘,且该嵌合部具有一凹槽,而该嵌合部在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且各翼部各设有一弧槽,各弧槽是连接于该凹槽;一灯罩,其是具有一框体及一弧形反射板,该框体两端是对应嵌合于各座体嵌合部的凹槽内,且该弧形反射板两端亦对应嵌合于各座体二翼部的弧槽内,供罩住该待转接灯管的管身并反射其光线;借此,该待转接灯管两端经各座体的转接,而可直接装设于该原安装灯座并反射其光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座体的 各插脚的规格尺寸是与所述原安装灯座的灯管的电插脚相同,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管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座体,各座体分别装设于一待转接灯管的两端,且各座体包括:一插座,其是供该待转接灯管一端所设的二电插脚插置,且电性连接于该待转接灯管的各电插脚;二插脚,各插脚是相背于该插座并向外凸出,且各插脚是电性连接于该插座,各插脚是插置于一原安装灯座一端所设的一电插座内,且电性连接于该电插座;一嵌合部,是设于该插座外缘,且该嵌合部具有一凹槽,而该嵌合部在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且各翼部各设有一弧槽,各弧槽是连接于该凹槽;一灯罩,其是具有一框体及一弧形反射板,该框体两端是对应嵌合于各座体嵌合部的凹槽内,且该弧形反射板两端亦对应嵌合于各座体二翼部的弧槽内,供罩住该待转接灯管的管身并反射其光线;借此,该待转接灯管两端经各座体的转接,而可直接装设于该原安装灯座并反射其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贵利
申请(专利权)人:孙贵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