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32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其包括无线传送模块、第一PID传感器、第二PID传感器,且第一PID传感器及第二PID传感器经外接导线朝外延伸;检测数据通过无线传送模块以无线信号的方式进行传送,减少信号导线的使用及安装,方便使用;并且,安装结构上设有温差发电片组及风力发电机组,可通过安装结构对排气的气流进行限定导向,促使气流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驱动、实现电能转换,外排废气中夹带的热量,也可通过温差发电片组进行电能的转换,利用气流及余热进行自行供电,维持及满足正常的耗电需求,进一步减少布线需求,方便安装及使用。方便安装及使用。方便安装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排放检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VOC是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但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VOC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烃、醛类或酮类等物质,具有特殊的气味刺激性,而且部分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部分VOC对臭氧层也有破坏作用,如氯氟烃和氢氯氟烃;
[000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中夹杂着VOC气体,若直接排出会污染空气,故此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而处理后排放的废气也得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装置大多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多需要进行多点位的检测时,整体的成本则会大大增加,耗电使用成本也会增加;对于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区域,可能存在接电麻烦的问题,无法进行顺利的接电以及检测数据的传递,影响使用,故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其可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信号的方式进行传送,减少布线,方便使用;并且,还可利用气流及余热进行自行供电,维持及满足正常的耗电需求,进一步方便安装及使用。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包括电路板,集成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器及无线传送模块,与微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的第一PID传感器及第二PID传感器;第一PID传感器及第二PID传感器经外接导线朝外延伸。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电路板上集成安装有用于电能转换的转换模块,电路板通过导线外接有蓄电池、风力发电机组、温差发电片组;风力发电机组及温差发电片组产生的电能转存于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对各电元件的供电。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支撑盒,支撑盒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隔板将支撑盒的内部分为安装区及导流区,导流区的顶部及底部均敞开、且导流区的顶部开口小于底部开口,第一PID传感器安装在导流区的底部,第二PID传感器安装在导流区的中部;温差发电片组安装在导流区的内壁;蓄电池位于安装区内;风力发电机组包括第一发电机及第二发电机,第一发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扇叶连接,第二发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扇叶连接,第一发电机及第二发电机均位于安装区内,第一扇叶设于导流区的上部位置,第二扇叶设于支撑盒的顶部上方。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隔板的底部朝远离支撑盒中心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形成导流区的底部扩口;第一PID传感器安装在隔板的倾斜段的较低端,第二PID传感器
安装在隔板的倾斜段拐角处的上方;第一扇叶位于第二PID传感器的上方。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导流区的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呈L形状结构,限位板的底部与隔板的倾斜段的较高端平齐,限位板的另一壁面朝上延伸,与导流区的内壁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沿第一扇叶的转动切线方向延伸。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PID传感器位于限位板的下方,第二PID传感器位于排气通道的顶部。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温差发电片组包括第一温差发电片及第二温差发电片,第一温差发电片安装在隔板的倾斜面上、且沿斜面延伸;第二温差发电片安装在导流区的内壁,从排气通道贯穿、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盒的顶部及底部。
[00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差发电片的受热面外壁固定设有多块第一导热片,第一导热片沿气流方向延伸,多块第一导热片呈均匀间隔设置;第二温差发电片的受热面外壁固定设有多块第二导热片,第二导热片沿气流方向延伸,多块第二导热片呈均匀间隔设置。
[001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盒及隔板均由保温隔热板制成。
[001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盒的两侧壁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卡接槽,用以适配安装连接件或导流件。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其包括无线传送模块、第一PID传感器、第二PID传感器,且第一PID传感器及第二PID传感器经外接导线朝外延伸,可安装在不同的部位,从而对不同区域的废气进行监测;并且检测数据通过无线传送模块以无线信号的方式进行传送,减少信号导线的使用及安装,方便使用;并且,安装结构上设有温差发电片组及风力发电机组,可通过安装结构对排气的气流进行限定导向,促使气流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驱动、实现电能转换,外排废气中夹带的热量,也可通过温差发电片组进行电能的转换,利用气流及余热进行自行供电,维持及满足正常的耗电需求,进一步减少布线需求,方便安装及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配套电器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加装连接件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加装导流件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00、电路板;110、微控制器;120、无线传送模块;130、转换模块;210、第一PID传感
器;220、第二PID传感器;300、蓄电池;400、支撑盒;410、隔板;420、安装区;430、导流区;440、限位板;450、排气通道;460、卡接槽;510、第一发电机;511、第一扇叶;520、第二发电机;521、第二扇叶;610、第一温差发电片;611、第一导热片;620、第二温差发电片;621、第二导热片;700、连接件;800、导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包括电路板100,集成安装在电路板100上的微控制器110及无线传送模块120,与微控制器110进行电连接的第一PID传感器210及第二PID传感器220;第一PID传感器210及第二PID传感器220经外接导线朝外延伸;进一步地,电路板100上集成安装有用于电能转换的转换模块130,电路板100通过导线外接有蓄电池300、风力发电机组、温差发电片组;风力发电机组及温差发电片组产生的电能转存于蓄电池300,蓄电池300用于对各电元件的供电。
[0027]上述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及其安装结构,其包括无线传送模块、第一PID传感器、第二PID传感器,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集成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器及无线传送模块,与微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的第一PID传感器及第二PID传感器;第一PID传感器及第二PID传感器经外接导线朝外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上集成安装有用于电能转换的转换模块,电路板通过导线外接有蓄电池、风力发电机组、温差发电片组;风力发电机组及温差发电片组产生的电能转存于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对各电元件的供电。3.一种用于安装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盒,支撑盒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隔板将支撑盒的内部分为安装区及导流区,导流区的顶部及底部均敞开、且导流区的顶部开口小于底部开口,第一PID传感器安装在导流区的底部,第二PID传感器安装在导流区的中部;温差发电片组安装在导流区的内壁;蓄电池位于安装区内;风力发电机组包括第一发电机及第二发电机,第一发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扇叶连接,第二发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扇叶连接,第一发电机及第二发电机均位于安装区内,第一扇叶设于导流区的上部位置,第二扇叶设于支撑盒的顶部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VOC排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隔板的底部朝远离支撑盒中心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形成导流区的底部扩口;第一PID传感器安装在隔板的倾斜段的较低端,第二PID传感器安装在隔板的倾斜段拐角处的上方;第一扇叶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萍沈爱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远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