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20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蚕卵定量包装:取点青后的蚕卵,借助载体依次定量的包装蚕卵;(2)蚕卵黑暗发育:将包装后的蚕卵遮光,蚕卵在黑暗环境下发育;(3)饲料收蚁:取发育后的蚕卵,拆开载体,分别在收蚁器具中投放饲料与拆开的载体,蚕卵见光后孵化成蚁蚕,蚁蚕逐渐爬到饲料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收蚁前,预先称重获得定量蚕卵,用载体定量包裹,经发育与感光孵化后获得定量的蚁蚕,蚁蚕在饲料吸引下自动爬到饲料上,实现收蚁;该收蚁方法通过称重蚕卵的方式实现定量收蚁,称重蚕卵操作方便,容易控制,且对蚁蚕不会有任何损坏。在孵化成蚁蚕后能够快速收蚁,对于蚁蚕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蚁蚕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蚁蚕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厂化养蚕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

40℃,饲育适温为20

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0003]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0004]蚕宝宝在蚁蚕阶段需要通过收蚁工序使蚁蚕转移到饲料上,现有的收蚁工序包括:取催青后的蚕卵,通过小纸袋包裹蚕卵,将蚕卵感光后收蚁,在收蚁时,展开小纸袋,将其中的蚁蚕拍落到饲料上。该收蚁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
[0005]1、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所消耗的人力成本较高,且工作效率低。
[0006]2、将蚁蚕从小纸袋中拍落,会对蚁蚕造成一定的损伤。
[0007]3、蚁蚕孵化后不能及时汲取饲料,影响其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针对现有收蚁工艺的缺陷,在收蚁器具中预先投放饲料,再将为孵化的蚕卵直接投放到除放置有饲料的其他位置,蚕卵孵化收蚁,蚁蚕能够自主的爬到饲料上汲取饲料。该收蚁方法操作方便,收蚁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且取代了拍落的工序,避免蚁蚕掉落时引起损伤的问题。蚁蚕在孵化出来后,能够自主爬行至饲料进食,有助于其在一龄期间快速发育。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1]饲料收蚁:首先在收蚁器具中投放饲料,然后取蚕卵,将其投放到收蚁器具中除放置有饲料的其他位置,蚕卵见光后孵化成蚁蚕,蚁蚕逐渐爬到饲料上。
[0012]优选后,该收蚁工艺还包括有蚕卵定量包装:在饲料收蚁前,取点青后的蚕卵,借助载体依次定量包装蚕卵。本专利技术在收蚁前,预先获得定量蚕卵,用载体定量包裹,该收蚁方法通过定量蚕卵的方式实现定量收蚁,操作方便,容易控制蚁蚕数量,使得孵化的蚁蚕数量与饲料重量对应,避免饲料过多造成浪费,以及饲料欠缺造成蚁蚕发育不良等问题。通过该定量包装步骤,使得投放蚕卵时,实现有序规则且快速的投放,孵化后的蚁蚕从各个方向均匀的爬至饲料进食,饲料供应均匀,有助于蚁蚕均衡发育。
[0013]优选后,蚕卵定量包装后以及饲料收蚁前,将载体包装的蚕卵包黑,在黑暗环境下发育。在黑暗培育时通过关灯与黑布创造完全漆黑的环境,黑暗发育一是能够抑制发育过
快的蚕卵,同时对发育慢的蚕卵加速发育,使得该一批次的蚕卵发育程度接近,方便后续对蚕虫做统一的养殖操作,适合于后续规模化、工厂化的养蚕作业。
[0014]优选后,所述的饲料收蚁:所取蚕卵为上述黑暗发育后的蚕卵,蚕卵通过拆开载体投放到收蚁器具中除放置有饲料的其他位置。以载体形式将蚕卵投放到收蚁器具中,方便拿取与投放,且能够均匀的放置在饲料附近,避免出现一侧放置多,一侧放置少的问题,孵化后的蚁蚕从各个方向均匀的爬至饲料进食,饲料供应均匀,有助于蚁蚕均衡发育。优选的,载体的投放位置为饲料的周边,方便蚁蚕爬行到饲料上。
[0015]优选后,所述的收蚁器具采用养殖框。养殖框结构规则且稳定,能够在物流线上输送,方便搬运与叠垛,适合于工厂化养蚕。
[0016]优选后,采用蚕卵包装机对蚕卵定量包装:蚕卵包装机将定量的蚕卵投放到载体中,再将载体封边,封边后完成定量包装。借助蚕卵包装机达到自动定量包装的目的,实现快速、自动化的定量取蚕卵并包装的目的,操作方便,无需人为包装,省时省力。
[0017]优选后,该载体以敞开状态,连续的加入到蚕卵包装机中,依次完成对蚕卵的定量包装。载体包装前处于敞开状态,方便投放蚕卵;载体之间相互连接,以连续的方式加入到蚕卵包装机中,实现连续定量包装的目的,显著加快了工作效率。
[0018]优选后,在蚕卵定量包装前,根据养殖要求确定每份载体需要孵出的蚁蚕数量,定量的包装蚕卵。本申请根据养殖要求,确定每份载体定量包装蚕卵的数量,从而得到精确的蚁蚕数量,适合于养殖条件,间接的保证了蚕虫的生长质量。
[0019]优选后,蚕卵包装机在定量包装时,蚕卵数量的误差范围在0
‑±
150粒之间,将该误差值计入到每份载体定量包装的蚕卵数量中。将该误差值计入到每份载体定量包装的蚕卵数量中,进一步提升定量包装的精确性。
[0020]优选后,所述的载体可以为纸片、布片、薄膜或塑料垫片。采用上述载体材料,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包装的优点。优选的采用绵纸包,在包装时折叠并一端敞开,包装封边后密封,通过施加一定的力即可打开该绵纸包,操作方便。
[0021]优选后,蚕卵的黑暗发育时间为1

3天,温度控制在20

29℃,湿度控制在70

85%。该环境条件与催青的环境条件适配,适合于蚕卵发育,平衡各个蚕卵的发育程度。
[0022]优选后,载体定量包装蚕卵后,放入到存放框中,在存放框内黑暗发育。本专利技术的存放框为穿洞框式的器具,具有透气的功能,载体在存放框中按照规定要求整齐并定量的摆放。
[0023]优选后,将发育后的蚕卵定量分装到塑料盒中,分装后作遮光处理,并搬移至收蚁处。分装过程在黑暗环境下进行,防止蚕卵见光后孵化。将塑料盒分发给放置载体的工人,方便其操作与拿取;且尺寸相对较小的塑料盒方便作遮光处理,避免蚕卵在搬运过程中见光提前孵化。
[0024]优选后,所述的饲料收蚁中,饲料以片状的形式投放到收蚁器具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片状的饲料,覆盖面较广,收蚁效果良好,同样重量的饲料能够供更多的蚁蚕汲取。载体展开后放置于饲料周边,蚁蚕能够直接爬到饲料上,设计巧妙,无需接触蚁蚕,对蚁蚕的损伤小。
[0025]优选后,所述的饲料收蚁配备有收蚁输送线,饲料收蚁过程由收蚁输送线输送。饲料收蚁在收蚁输送线上完成:收蚁器具放到收蚁输送线上依次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先由饲料挤出机依次挤出片状饲料投放到收蚁器具中,再将载体依次放置到收蚁器具的饲料周
边,放置完成后将收蚁器具送出,感光一段时间后送入到收蚁室中培育。收蚁输送线依次输送收蚁器具,实现边输送边投放饲料与载体,提升工作效率,且能够定向输送到下一道工序中,无需人为搬运,省时省力。
[0026]优选后,收蚁器具以码垛方式送入收蚁输送线,拆垛后逐一在收蚁输送线上输送,对收蚁后的收蚁器具重新码垛,将其从收蚁输送线上送出。通过柴垛使得收蚁器具能够逐个在收蚁输送线上输送,在由码垛将收蚁操作后的收蚁器具码垛,搬运与存放养殖方便,单位面积内能够容纳更多的收蚁器具,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收蚁:首先在收蚁器具中投放饲料,然后取蚕卵,将其投放到收蚁器具中除放置有饲料的其他位置,蚕卵见光后孵化成蚁蚕,蚁蚕逐渐爬到饲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收蚁工艺还包括有蚕卵定量包装:在饲料收蚁前,取点青后的蚕卵,借助载体依次定量包装蚕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蚕卵定量包装后以及饲料收蚁前,将载体包装的蚕卵包黑,在黑暗环境下发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收蚁:所取蚕卵为上述黑暗发育后的蚕卵,蚕卵通过拆开载体投放到收蚁器具中除放置有饲料的其他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蚁器具采用养殖框。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定量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蚕卵包装机对蚕卵定量包装:蚕卵包装机将定量的蚕卵投放到载体中,再将载体封边,封边后完成定量包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定量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载体以敞开状态,连续的加入到蚕卵包装机中,依次完成对蚕卵的定量包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定量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蚕卵定量包装前,根据养殖要求确定每份载体需要孵出的蚁蚕数量,定量的包装蚕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定量收蚁工艺,其特征在于:蚕卵包装机在定量包装时,蚕卵数量的误差范围在0
‑±
150粒之间,将该误差值计入到每份载体定量包装的蚕卵数量中。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耀张美华何锐敏潘海音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