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19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接触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所述交流接触器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基座安装在底座上;下铁芯;上铁芯,所述上铁芯通过触头支撑组件活动安装在基座中,线圈位于上铁芯和下铁芯之间;动触头,与触头支撑组件相连;静触头;隔板,安装在所述基座中,所述隔板有两组,分别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外侧,用于阻挡电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隔板,将隔板安装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外侧,当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上铁芯向上运动,上铁芯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触头支撑组件向上运动,触头支撑组件带动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开,在分开时产生电弧,通过在基座内设置隔板可以阻挡电弧外溢,防止对基座产生烧蚀。蚀。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接触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交流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主要应用于频繁的接通或者分断交、直流,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实现定时操作,连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电路及电器中。
[0003]接触器断电时,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开,因为动触头和静触头有电流通过,当分开时会产生电弧,电弧在基座内如果没有快速熄灭,就会对基座壁产生烧蚀。
[0004]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面罩来防止电弧外溢,但是面罩在材料和结构的限制下,壁厚比较薄,不耐电弧的烧蚀,有的接触器采用的不封闭面罩,还会导致电弧外溢,降低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分开时产生的电弧容易烧蚀基座壁,降低产品安全性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所述交流接触器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基座安装在底座上;下铁芯,固定在所述底座中;上铁芯,所述上铁芯通过触头支撑组件活动安装在基座中,线圈位于上铁芯和下铁芯之间;反力弹簧,安装在所述基座中,与所述上铁芯相连,用于带动上铁芯回位;动触头,安装在所述基座中,与触头支撑组件相连,所述动触头在触头支撑组件的作用下上下移动;静触头,固定在所述基座中,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相对应;还包括:隔板,安装在所述基座中,所述隔板有两组,分别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外侧,用于阻挡电弧。
[0007]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上端与上盖相接触,所述隔板的下端与静触头相对应;所述隔板包裹在基座的内壁中,用于将动触头和静触头封闭在基座内。
[0008]优选地,所述隔板与上盖独立安装。
[0009]优选地,所述交流接触器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上铁芯通过缓冲组件与触头支撑组件相连,所述缓冲组件用于降低冲击力。
[0010]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横销,所述横销的一端与触头支撑组件相连,所述横销的另一端穿入衔铁中,所述衔铁位于上铁芯中,所述横销用于支撑衔铁;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衔铁和触头支撑组件之间,将衔铁安装在触头支撑
组件上,所述缓冲弹簧用于缓冲撞击力。
[0011]优选地,所述交流接触器还包括接线组件,位于基座的两侧,用于接入导线。
[0012]优选地,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盒,位于基座外侧的两端;接线框,安装在所述接线盒的内部,所述接线盒上开设有与接线框相连的孔槽,所述静触头穿过接线盒位于接线框中。
[0013]优选地,所述静触头位于接线框的中部,所述接线框的两端到静触头之间的距离分别与接入的导线尺寸相配合。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针对现有技术中面罩壁厚较薄,不耐电弧的烧蚀的问题,设置有隔板,将隔板安装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外侧,用于阻挡电弧,具体的,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此生,将上铁芯和下铁芯磁化,由于上铁芯和下铁芯的磁性相反,因此上铁芯和下铁芯之间产生吸力,上铁芯带动触头支撑组件向下运动,当上铁芯和下铁芯接触时运动停止,此时反力弹簧被压缩变形,当上铁芯带动触头支撑组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触头支撑组件带动动触头向下运动,在上铁芯和下铁芯接触时,动触头和静触头也同时接触,电流即可通过动触头和静触头,当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上铁芯在反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当上铁芯碰到基座后运动停止,上铁芯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触头支撑组件向上运动,触头支撑组件带动动触头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开,由于动触头和静触头有电流通过,在分开时产生电弧,通过在基座内设置隔板可以阻挡电弧外溢,防止对基座产生烧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中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中接线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中触头支撑组件和上铁芯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中触头支撑组件和上铁芯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0016]附图中:1

上盖;2

基座;3

底座;4

接线盒;5

接线框;6

隔板;7

动触头;8

静触头;9

触头支撑组件;10

上铁芯;11

缓冲弹簧;12

横销;13

反力弹簧;14

下铁芯;15

线圈;16

衔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图,所述交流接触器包括:上盖1,所述上盖1安装在基座2上,所述基座2安装在底座3上;下铁芯14,固定在所述底座3中;上铁芯10,所述上铁芯10通过触头支撑组件9活动安装在基座2中,线圈15位于上铁芯10和下铁芯14之间;反力弹簧13,安装在所述基座2中,与所述上铁芯10相连,用于带动上铁芯10回位;动触头7,安装在所述基座2中,与触头支撑组件9相连,所述动触头7在触头支撑组件9的作用下上下移动;静触头8,固定在所述基座2中,所述静触头8与动触头7相对应;还包括:隔板6,安装在所述基座2中,所述隔板6有两组,分别位于动触头7和静触头8的外侧,用于阻挡电弧。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针对现有技术中面罩壁厚较薄,不耐电弧的烧蚀的问题,设置有隔板6,将隔板6安装在动触头7和静触头8的外侧,用于阻挡电弧,具体的,当线圈15通电时,会产生此生,将上铁芯10和下铁芯14磁化,由于上铁芯10和下铁芯14的磁性相反,因此上铁芯10和下铁芯14之间产生吸力,上铁芯10带动触头支撑组件9向下运动,当上铁芯10和下铁芯14接触时运动停止,此时反力弹簧13被压缩变形,当上铁芯10带动触头支撑组件9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触头支撑组件9带动动触头7向下运动,在上铁芯10和下铁芯14接触时,动触头7和静触头8也同时接触,电流即可通过动触头7和静触头8,当线圈15断电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所述交流接触器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基座安装在底座上;下铁芯,固定在所述底座中;上铁芯,所述上铁芯通过触头支撑组件活动安装在基座中,线圈位于上铁芯和下铁芯之间;反力弹簧,安装在所述基座中,与所述上铁芯相连,用于带动上铁芯回位;动触头,安装在所述基座中,与触头支撑组件相连,所述动触头在触头支撑组件的作用下上下移动;静触头,固定在所述基座中,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安装在所述基座中,所述隔板有两组,分别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外侧,用于阻挡电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端与上盖相接触,所述隔板的下端与静触头相对应;所述隔板包裹在基座的内壁中,用于将动触头和静触头封闭在基座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上盖独立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接触器还包括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露露代斌张路明马荣贵陶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诚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