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694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池体池体依次分隔设置有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均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和曝气管组,曝气管组包括多个曝气支管,曝气支管设有朝上设置的曝气孔,各曝气支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连通管与曝气机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曝气主管,各曝气支管均设有两个长条形的导向板,两个导向板的长度方向与曝气支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导向板沿远离曝气支管的方向逐渐互相远离,曝气孔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本申请中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的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颗粒沉积于两个导向板之间,曝气孔曝气较为易于将固体有机物再次翻起,从而提高固体有机物的分解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将初沉池、I、II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体的设备,并在I、II级接触氧化池中进行鼓风曝气,使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结合起来,节省了找人设计污水处理工艺和做基础建设的繁琐。
[0003]通过在接触氧化池进行鼓风曝气可增大污水中的含氧量,以促进微生物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水中部分有机物的颗粒较大,随着接触氧化的进行,部分颗粒较大的有机物沉入接触氧化池的池底,而接触氧化池内即令设置曝气管组,但是由于曝气管组的曝气孔距离池底具有一定的距离,使沉积在曝气管周壁与池底之间的夹角区域的有机物颗较难以通过曝气翻起,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分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有机物颗粒在接触氧化池的池底沉淀而影响有机物分解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池体(1)依次分隔设置有格栅过滤池(11)、第一好氧池(12)、第一厌氧池(13)、第二好氧池(14)、第二厌氧池(15)和清液储存池(16),所述第一好氧池(12)和第二好氧池(14)均设有曝气装置(2),所述曝气装置(2)包括曝气机(21)和曝气管组(23),所述曝气管组(23)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池(12)或第二好氧池(14)的底部,所述曝气管组(23)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曝气支管(231),所述曝气支管(231)设有朝上设置的曝气孔(2313),各所述曝气支管(231)之间通过连通管(232)连接,所述连通管(232)与所述曝气机(21)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曝气主管(22),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曝气支管(231)均设有两个长条形的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连接所述曝气支管(231)的上部,两个所述导向板(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曝气支管(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导向板(5)沿远离所述曝气支管(231)的方向逐渐互相远离,相邻两个所述曝气支管(231)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5)的上边缘互相抵接,所述曝气孔(2313)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支管(231)设有多个盖形件(2312),所述盖形件(2312)所述盖形件(2312)的顶壁的厚度小于周壁,所述盖形件(2312)的周壁与所述曝气支管(231)连接,所述盖形件(2312)的开口朝下,所述盖形件(2312)的内腔与所述曝气支管(231)连通,所述曝气孔(2313)设置于所述盖形件(2312)的顶壁,位于所述盖形件(2312)顶壁的曝气孔(2313)设为多个,所述曝气孔(231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盖形件(2312)的顶壁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曝气支管(231)的两个所述导向板(5)分别设为第一导向板(51)和第二导向板(52),所述第一导向板(51)连接有多个用于遮盖所述盖形件(2312)的顶壁的盖板(8),所述盖板(8)与所述第一导向板(51)之间连接有铰接杆(81),所述铰接杆(81)与所述第一导向板(51)铰接,所述铰接杆(81)与所述第一导向板(51)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平行于所述曝气支管(231)的中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万震蒋丽芳蓝达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