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687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金属背架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架上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金属背架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层;通过将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设置于金属背架上,并将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金属背架之间,降低了显示模组整体结构的复杂度,显然,此种将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直接设置于金属背架上的结构,省去了原有的粘胶和保护盖板等相关膜层,降低了显示模组的厚度,以满足显示模组的薄形化需求。足显示模组的薄形化需求。足显示模组的薄形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和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显示模组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如图1所示,车载显示模组主要包括框体1、面板主体2和固定盖板3,固定盖板3与框体1通过固定胶带9对合连接形成一闭合空间400,面板主体2整体设置于闭合空间400内,并通过粘胶8与固定盖板3连接,所述面板主体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偏光结构4、阵列基板5、彩膜基板6和第二偏光结构7,所述面板主体2设有所述第二偏光结构7的一侧与固定盖板3粘接,此种采用粘胶8连接固定盖板3和面板主体2的结构,容易导致车载显示模组的厚度过大,不适于车载显示模组薄形化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当前车载显示模组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金属背架和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架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05]第一基板,至少一端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架上;r/>[000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背架和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架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至少一端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架上;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金属背架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合区和围绕所述对合区的连接区;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对合区内的显示驱动部和位于所述连接区内的第一连接部;所述金属背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金属背盖和由所述金属背盖周侧向所述第一基板方向延伸的金属支撑板,所述金属支撑板位于所述连接区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区内且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金属背架的第一导电胶;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区内的第一静电释放端子,所述第一导电胶电性连接所述金属支撑板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开设有位于所述连接区内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导电胶一端与所述金属支撑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金属层、以及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层叠设置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绝缘层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区内;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一绝缘子层;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相对应且开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子层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端子,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一绝缘子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士元宋岁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