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86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步骤1:用HDPE膜外包聚苯乙烯泡沫板,形成隔离条;将隔离条焊接在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上,隔离条围出条状的隔离区域,隔离区域两侧为隔离条;步骤2:在隔离区域沿其中心线将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割开,形成割裂口;步骤3:将修补膜覆盖在隔离区域及其两侧的隔离条上,修补膜的两侧粘接在隔离条外侧的覆盖膜上,修补膜、隔离条的外侧、覆盖膜之间形成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简单有效的工艺,在不拆除的条件下,解决调节池柔性浮动盖因水位下降导致的浮动盖覆盖膜的紧绷问题,消除柔性浮动盖的拉应力集中,延长了覆盖膜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工艺实用,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地说是垃圾填埋场调节池的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浮动盖用于各类调节池雨污分流及除臭,已有的柔性浮动盖如图1所示,柔性浮动盖100的周边固定在调节池基础200上(例如地面),柔性浮动盖100的中间主体部分漂浮于调节池300上,可以随着调节池水位A的上升或下降而一同上升或下降。但是由于很多调节池300设计时,最低水位没法确定,当调节池水位A下降至柔性浮动盖100设计最低水位后,柔性浮动盖100再无法跟随水位一同下降,覆盖膜与水位A之间出现间隙B,会造成覆盖膜悬空紧绷,覆盖膜材料长期受拉应力,极容易撕裂破坏。目前采用拆除重建或者直接隔开搭设浮桥的施工工艺,但是拆除重建投资大,隔开搭设浮桥维修工艺复杂,且存在施工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用简单有效的工艺,可以在不拆除的条件下进行原位维修,消除柔性浮动盖的拉应力集中,解决调节池柔性浮动盖因水位下降导致的浮动盖覆盖膜的紧绷问题,延长覆盖膜使用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用HDPE膜外包聚苯乙烯泡沫板,形成隔离条;
[0007]将隔离条焊接在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上,隔离条围出条状的隔离区域,隔离区域两侧为隔离条;
[0008]步骤2:在隔离区域沿隔离条延伸方向将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割开,形成割裂口;
[0009]步骤3:将修补膜覆盖在隔离区域及其两侧的隔离条上,修补膜的两侧粘接在隔离条外侧的覆盖膜上,修补膜、隔离条的外侧、覆盖膜之间形成空隙。
[0010]作为某种实施方式,隔离区域包括位于柔性浮动盖的中间的条形的中部隔离区域,隔离区域还包括由中部隔离区域的每个端部分别向这个端部对应的柔性浮动盖的两个角伸出的侧边隔离区域。
[0011]作为某种实施方式,步骤2中,沿隔离区域的中心线将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割开形成割裂口。
[0012]所述覆盖膜和修补膜采用厚度为2.0mm的HDPE膜。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不拆除原柔性浮动盖的基础上,对因水位下降造成的柔性浮动盖的紧绷的覆盖膜进行原位维修,消除柔性浮动盖的拉应力集中,延长覆盖膜使用寿命,克服了在调节池柔性浮动盖不拆除条件下的因水位下降导致的浮动盖紧绷问题,可以便捷地按照调节
池最低水位进行维修施工,且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工艺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的C

C剖面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2俯视图;
[0020]图5为图4的D

D剖面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步骤3俯视图;
[0022]图7为图6的E

E剖面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柔性浮动盖;200、调节池基础;300、调节池;1、隔离条;11、聚苯乙烯泡沫板;12、HDPE膜;2、割裂口;3、修补膜;31、空隙;4、隔离区域;41、中部隔离区域;42、侧边隔离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以下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用HDPE膜12外包聚苯乙烯泡沫板11,形成隔离条1,HDPE膜12的厚度为2.0mm。
[0030]本实施例中,将四条隔离条1焊接于柔性浮动盖100的覆盖膜上。覆盖膜为厚度为2.0mm的HDPE膜。
[0031]在柔性浮动盖100的中间及边坡,四条隔离条1围出隔离区域4。
[0032]隔离区域4为条状区域,两侧为隔离条1,隔离区域4包括位于柔性浮动盖100的中间的条形的中部隔离区域41,隔离区域4还包括由中部隔离区域41的每个端部分别向这个端部对应的柔性浮动盖100的两个角伸出的侧边隔离区域42,共有1个中部隔离区域41和4个侧边隔离区域42。
[0033]由于水位降低后,覆盖膜的中部向下沉降的距离最大,所以根据应力分布,这种1个中部隔离区域41及4个倾斜的侧边隔离区域42的形状最能均匀分布覆盖膜所受的应力。
[0034]步骤2:如图4、图5所示:步骤1结束后,在隔离区域4沿其中心线将柔性浮动盖100的覆盖膜割开,形成割裂口2,这时候,割裂口2实际上将整张覆盖膜分离为F、G、H、I,4个部分。
[0035]割裂口2两侧的隔离条1可以阻挡调节池300内污水流到隔离区域4之外的柔性浮动盖100的覆盖膜表面,为下一步施工创造条件。
[0036]步骤3:如图6、图7、图8所示:根据调节池平面尺寸及形状,采用2.0mm厚的HDPE材料的修补膜3将第二步割开的覆盖膜进行修补,并根据调节池新设计的最低水位A进行预留。
[0037]具体是,将修补膜3覆盖在隔离区域4及其两侧的隔离条1上,修补膜3的两侧粘接在隔离条1外侧的覆盖膜上,修补膜3、隔离条1的外侧、覆盖膜之间形成空隙31,这样,新的修补膜3比其覆盖的原有覆盖膜面积更大。
[0038]如图8所示:柔性浮动盖100的中间主体部分漂浮于调节池300上,可以随着调节池水位A的上升或下降而一同上升或下降。
[0039]此时虽然有割裂口2,但是从割裂口2溢出的水还是被限制在隔离区域4内。
[0040]当水位A下降到比原来的最低水位还低时,此时由于新的修补膜3存在,所以相当于覆盖膜变大了,可以跟随水位A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HDPE膜外包聚苯乙烯泡沫板,形成隔离条;将隔离条焊接在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上,隔离条围出条状的隔离区域,隔离区域两侧为隔离条;步骤2:在隔离区域沿隔离条延伸方向将柔性浮动盖的覆盖膜割开,形成割裂口;步骤3:将修补膜覆盖在隔离区域及其两侧的隔离条上,修补膜的两侧粘接在隔离条外侧的覆盖膜上,修补膜、隔离条的外侧、覆盖膜之间形成空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亮郭晓静周欣陈辉蔡小平刘靖李北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泾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