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文强专利>正文

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81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乡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技术问题为:在对一些土质较为松软且极易出现剥落而产生不同程度凹陷的涵洞顶拱进行支护时,挡土墙、挡板无法进行相应的调节,进而无法适应,影响对涵洞的支护效果。技术方案为: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包括有滑轨和第一滑动块等;两个滑轨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涵洞顶拱部进行支护,且移动调节进行支护,进而对不同位置的顶拱部进行支护,同时再对涵洞挖掘面的顶拱部位进行支护,并适应涵洞顶拱部位不同程度的凹陷处进行调节支护,同时再对涵洞断面进行支护,增强对涵洞的支护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造成安全隐患,保障了人身安全。障了人身安全。障了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乡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乡规划建设中形成的预埋管道的涵洞,在对涵洞进行挖掘作业时,由于涵洞比较狭窄活动空间不大,并且由于涵洞的形成,伴随着自然风化作用,部分岩石比较脆弱容易发生坍塌,极易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防止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对涵洞进行稳定性治理。
[000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支护方式有锚杆与格梁、锚杆与挡土墙、挡板等组合支护方式,其中挡土墙、挡板等的使用对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同时施工方便、适用于部分狭窄场地,因此被广泛运用到支护处理工作中,然而,存在一条涵洞内不同位置和区域的高度和尺寸不同的情况,常规的拱形支架在进入涵洞内时,容易受到狭窄区域的限制而不便于进入;同时在对涵洞截面进行支护时,若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挖掘作业时,现有的支护设备无法实现对局部进行支护,进而导致人工无法对涵洞截面局部进行挖掘;并且在对一些土质较为松软且极易出现剥落而产生不同程度凹陷的涵洞顶拱进行支护时,挡土墙、挡板无法有效的进行相应的调节,进而无法适应于产生不同程度凹陷的涵洞,时间久了便会影响对涵洞的支护效果,极易造成安全隐患,涵洞内一旦发生坍塌,则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安全。
[0004]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在对一些土质较为松软且极易出现剥落而产生不同程度凹陷的涵洞顶拱进行支护时,挡土墙、挡板无法进行相应的调节,进而无法适应,影响对涵洞的支护效果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包括有滑轨、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承重架、挂钩、移动支护单元和调节支护单元;两个滑轨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块;两个滑轨左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块;两个第一滑动块和两个第二滑动块上部固接有承重架;承重架右端部固接有两个挂钩;承重架上部连接有用于对涵洞进行移动调节支护的移动支护单元;承重架左部连接有用于对涵洞进行可调节支护的调节支护单元。
[0007]更为优选的是,移动支护单元包括有导轨、电动滑块、支撑板、第一防护板、连接板、第一固定板、电动推杆、第二防护板和伸缩杆;承重架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上部各滑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滑块;四个电动滑块上表面均固接有一个支撑板;前方的两个支撑板之间上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防护板;后方的两个支撑板之间上部转动连接有另一个第一防护板;右方的两个电动滑块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连接板;左方的两个电动滑块相
向侧均固接有另一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相向侧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固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伸缩部固接有第二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下表面固接有四个伸缩杆。
[0008]更为优选的是,两个第一防护板下部均设置有扭力弹簧,用于使其复位。
[0009]更为优选的是,第二防护板上部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便于切入两个第一防护板上部之间。
[0010]更为优选的是,调节支护单元包括有支脚、第三防护板、固定环、第一转动环、第一凸块、防护组件、第二转动环、第二凸块和插销;承重架左部固接有两个支脚;两个支脚之间上部固接有第三防护板;第三防护板下部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右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第一转动环右部环形等距固接有五个第一凸块;固定环左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环;第二转动环左部环形等距固接有五个第二凸块;固定环左侧和右侧各环形等距固接有五个防护组件,且左侧五个防护组件位于第二转动环的上方,右侧五个防护组件位于第一转动环的上方;固定环下部安装有两个插销。
[0011]更为优选的是,固定环下部开有两个贯穿孔,用于拆卸两个插销。
[0012]更为优选的是,第一转动环下部和第二转动环下部各开有两个弧形凹槽,且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相背侧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0013]更为优选的是,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板、滑动板、顶板、第一固定块和弹簧;固定环左侧环形等距固接有五个第二固定板;五个第二固定板上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板;五个滑动板上部均固接有一个顶板;五个滑动板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接有两个弹簧。
[0014]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断面支护单元;承重架左部连接有断面支护单元;断面支护单元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架、挡板、第二固定架、格栅板和支板;承重架左部固接有两个支板;承重架左部且位于两个支板的左方固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左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中部等距转动连接有八个挡板;第一固定架上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中部固接有格栅板;第二固定架右部固接支板。
[0015]更为优选的是,八个挡板与第一固定架连接处均设置有扭力弹簧。
[0016]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涵洞顶拱部进行支护,且可移动调节进行支护,进而可对不同位置的顶拱部进行支护,同时再对涵洞挖掘面的顶拱部位进行支护,并可适应涵洞顶拱部位不同程度的凹陷处进行调节支护,同时再对涵洞断面进行支护,增强对涵洞的支护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造成安全隐患,保障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第一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第二立体构造示意图;图3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移动支护单元第一立体构造示意图;图4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移动支护单元第二立体构造示意图;图5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调节支护单元立体构造示
意图;图6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调节支护单元爆炸图;图7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调节支护单元局部爆炸图;图8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调节支护单元局部剖视图;图9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调节支护单元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图10展现的为本专利技术的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断面支护单元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中:1

滑轨,2

第一滑动块,3

第二滑动块,4

承重架,5

挂钩,201

导轨,202

电动滑块,203

支撑板,204

第一防护板,205

连接板,206

第一固定板,207

电动推杆,208

第二防护板,209

伸缩杆,301

支脚,302

第三防护板,303

固定环,304

第一转动环,3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包括有滑轨(1)、第一滑动块(2)、第二滑动块(3)、承重架(4)和挂钩(5);两个滑轨(1)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块(2);两个滑轨(1)左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块(3);两个第一滑动块(2)和两个第二滑动块(3)上部固接有承重架(4);承重架(4)右端部固接有两个挂钩(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支护单元和调节支护单元;承重架(4)上部连接有用于对涵洞进行移动调节支护的移动支护单元;承重架(4)左部连接有用于对涵洞进行可调节支护的调节支护单元。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支护单元包括有导轨(201)、电动滑块(202)、支撑板(203)、第一防护板(204)、连接板(205)、第一固定板(206)、电动推杆(207)、第二防护板(208)和伸缩杆(209);承重架(4)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导轨(201);两个导轨(201)上部各滑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滑块(202);四个电动滑块(202)上表面均固接有一个支撑板(203);前方的两个支撑板(203)之间上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防护板(204);后方的两个支撑板(203)之间上部转动连接有另一个第一防护板(204);右方的两个电动滑块(202)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连接板(205);左方的两个电动滑块(202)相向侧均固接有另一个连接板(205);四个连接板(205)相向侧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板(206);第一固定板(206)上表面固接有两个电动推杆(207);两个电动推杆(207)伸缩部固接有第二防护板(208);第二防护板(208)下表面固接有四个伸缩杆(209)。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防护板(204)下部均设置有扭力弹簧用于使其复位。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板(208)上部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便于切入两个第一防护板(204)上部之间。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乡规划用涵洞可调式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支护单元包括有支脚(301)、第三防护板(302)、固定环(303)、第一转动环(304)、第一凸块(305)、防护组件(306)、第二转动环(307)、第二凸块(308)和插销(309);承重架(4)左部固接有两个支脚(301);两个支脚(301)之间上部固接有第三防护板(302);第三防护板(302)下部固接有固定环(303);固定环(303)右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曹文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