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铵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680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具体涉及隧道排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活塞框、活塞组件、移动板、接触板、连接排烟筒、导向滑轨、导向滑框、密封板和弹性组件,当导向滑框工作时,导向滑框带动支撑板和排烟风机组件移动,接触板随着排烟风机组件移动的过程中会挤压密封板移动,控制密封板与连接排烟筒分离,实现排烟风机组件与连接排烟筒之间的连通,使排烟风机组件顺利移动调整多个排烟风机组件之间的距离,根据火灾和烟雾集中的位置实现对排烟风机组件的位置调整,使多个排烟风机组件的抽吸空气排烟范围与火灾和烟雾范围对应,保证排烟过程的高效精准进行,使整体排烟过程的效果更为理想。使整体排烟过程的效果更为理想。使整体排烟过程的效果更为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排烟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排烟方式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
[0003]自然排烟,是利用短隧道的洞口或在隧道沿途顶部开设的通风口(例如隧道敷设在路中绿化带下的情形)以及烟气自身浮力进行排烟的方式。
[0004]采用自然排烟时,应注意错位布置上、下行隧道开设的自然排烟口或上、下行隧道的洞口,防止非着火隧道汽车行驶形成的活塞风将邻近隧道排出的烟气“倒吸”入非着火隧道,造成烟气蔓延。
[0005]隧道的机械排烟模式分为纵向排烟和横向排烟方式以及由这两种基本排烟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排烟模式。排烟模式应根据隧道种类、疏散方式,并结合隧道正常工况的通风方式确定,并将烟气控制在较小范围之内,以保证人员疏散路径满足逃生环境要求,同时为灭火救援创造条件。
[0006]横向排烟,是一种常见的延期控制方式。排烟和平时隧道通风系统兼用,横向方式通常设置风道均匀排风、均匀补风、半横向方式通常设置风道均匀排风,集中补风或不补风。
[0007]火灾情况下利用排风风道均匀排烟。适用于单管双向交通或交通量大,阻塞发生率较高的单向交通隧道。
[0008]火灾时,迫使隧道内的烟气沿隧道纵深方向流动的排烟形式为纵向排烟模式,是适用于单向交通隧道的一种最常用烟气控制方式。
[0009]该模式可通过悬挂在隧道内的射流风机或其他射流装置、风井送排风设施等及其组合方式实现。纵向通风排烟,且气流方向与车行方向一致时,以火源点为界,火源点下游为烟气区、上游为非烟气区,人员往气流上游方向疏散。
[0010]由于高温烟气沿坡度向上扩散速度很快,当在坡道上发生火灾,并采用纵向排烟控制烟流,排烟气流逆坡向时,必须使纵向气流的流速高于临界风速。
[0011]近年来,由于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特别是特长公路建设迅猛发展。特长公路隧道带来了很大的交通便利,但是长大化的特性也导致了防排烟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极易引发安全隐患。隧道防排烟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当发生火灾事故,在最短的时段内将烟气排出隧道或控制蔓延范围,以此来降低烟气对事故人员造成的伤害,确保其人身安全。要想合理有效的控制隧道火灾烟雾,首先要研究获得火灾中烟雾的蔓延特性及扩散规律。并以此为根据,使预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为有效的且有针对的进行。
[0012]随着国民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公路、铁路等隧道建设也在逐渐增多,隧道火灾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公路隧道火灾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尤其对于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火灾发生后,隧道内的烟雾发生量大,能见度低,散热慢,温度较高。特别对于车流量大的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使得疏散较为困难,因此隧道火灾的防烟和排烟是通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001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06050288B)提供一种隧道侧向集中排烟转换成顶部集中排烟装置,在行车主通道(1)所在隧道的顶部固定安装转换风道(4),所述转换风道(4)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所述转换风道(4)的开口端与侧壁排烟口(3)密封连通;所述转换风道(4)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电动排烟口(5)。排烟装置若能内嵌到隧道顶部减少外凸尺寸则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侧向集中排烟转换成顶部集中排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对现有隧道侧向集中排烟系统进行较小的改造,即可有效提高传统侧向集中排烟的效率,对于大断面隧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工程化标准化、一体化制作,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了施工流程。
[0014]现有隧道中的排烟所设置的风机,多是定距设置,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抽吸空气排烟过程,隧道中某一位置出现火情并大量蔓延出烟雾时,固定位置的风机工作时的覆盖范围与烟雾飘散的范围存在偏离情况,导致烟雾的排烟过程存在明显不足,因此需要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隧道中的排烟所设置的风机,多是定距设置,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抽吸空气排烟过程,隧道中某一位置出现火情并大量蔓延出烟雾时,固定位置的风机工作时的覆盖范围与烟雾飘散的范围存在偏离情况,导致烟雾的排烟过程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包括隧道连接板和第一活塞框,所述隧道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吊杆,前侧所述吊杆的底端与同一导向滑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滑轨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三个导向滑框,相对应两个所述导向滑框的下表面与同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卡接有排烟风机组件,所述第一活塞框的内壁与活动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背面通过第一销轴与旋转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销轴铰接。
[0017]所述第二销轴设置在滚动轮的上表面,所述滚动轮的背面与导向滑轨的正面搭接,所述第一活塞框的上表面与第二单向阀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顶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隧道连接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三个连接排烟筒,所述连接排烟筒的下表面与密封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密封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延伸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18]所述延伸块的上表面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所述竖杆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中间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的右侧面与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顶部延伸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延伸板的上表面与隧道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隧道连接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活塞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框的内壁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
活塞组件的左端与移动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框的下表面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卡接在连接排烟筒的外表面。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端与密封气囊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密封气囊的上表面与连接排烟筒的底端固定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烟风机组件的上表面与接触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尺寸与密封气囊的尺寸相对应。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接触板的位置与密封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板和接触板的尺寸均大于连接排烟筒的尺寸,所述中间板的位置与移动板的位置相对应。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部延伸板的左侧面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中间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喷头为倾斜设置,所述喷头的位置与导向滑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活塞框的正面与第一单向阀的一端相连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的可移动的强排烟装置,包括隧道连接板(1)和第一活塞框(9),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连接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吊杆(2),前侧所述吊杆(2)的底端与同一导向滑轨(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滑轨(3)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三个导向滑框(4),相对应两个所述导向滑框(4)的下表面与同一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卡接有排烟风机组件(6),所述第一活塞框(9)的内壁与活动板(1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4)的背面通过第一销轴(15)与旋转杆(16)的一端铰接,所述旋转杆(16)的另一端与第二销轴(17)铰接;所述第二销轴(17)设置在滚动轮(18)的上表面,所述滚动轮(18)的背面与导向滑轨(3)的正面搭接,所述第一活塞框(9)的上表面与第二单向阀(11)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1)的顶端与第一连接管(1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喷头(13)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隧道连接板(1)的上表面卡接有三个连接排烟筒(21),所述连接排烟筒(21)的下表面与密封板(23)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密封板(23)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延伸块(2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块(24)的上表面竖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所述竖杆(25)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26)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6)的外表面与中间板(2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27)的右侧面与弹性组件(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28)的另一端与顶部延伸板(2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延伸板(29)的上表面与隧道连接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隧道连接板(1)的下表面与第二活塞框(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框(32)的内壁设置有活塞组件(33),所述活塞组件(33)的左端与移动板(3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框(32)的下表面与第二连接管(3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31)的另一端卡接在连接排烟筒(21)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铵刘贵化郑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