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可疏导热能加热结构的液体挥发器。为提供一种能将热能疏导于导热片上、降低插座温度、液体挥发完全、稳定的日用品,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壳体、吸芯、容置液体并插置吸芯的瓶体及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包括座体、两电极端子、导热片及加热片;座体为开设相对应嵌设电极端子的槽道及固接导热片容置槽的圆柱体;加热片置于座体容置槽内并对应于导热片。(*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用品,特别是一种具可疏导热能加热结构的液体挥发器。现有市面上液体挥发器的加热方式系皆以电热方式作为加热的主要技术,其中不外乎以正负电极端子固接铬丝电热线或合金线圈而产生热能,将导热金属包覆PVC耐热塑胶或陶瓷体,且形成有容置槽供吸芯穿设,藉由吸芯吸取液体而将其加热完成挥发,此系为液体挥发器的基本结构设计。加热结构就成为液体挥发器的重要技术。承上所述,习用的加热结构均设有供吸芯容置的容置孔。然其中为防止加热结构的回导,将导线加强包覆或更换较粗的导线,不然就加强加热结构座体的包覆,然其乃是将回导的热能封闭绝缘,而并未将过热的热能作适当疏导。若长期使用下,一旦因过热而发生容置部材质的变质或电源导线无法负荷时,其所引发的危险是可想而知。本技术包括壳体、吸芯、容置液体并插置吸芯的瓶体及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包括座体、两电极端子、导热片及加热片;座体为开设相对应嵌设电极端子的槽道及固接导热片容置槽的圆柱体;加热片置于座体容置槽内并对应于导热片。其中壳体后面板上缘设有容置调节片的横沟槽;调节片上设有复数道与壳体顶板上气孔相对应的调节孔。容置加热片的容置槽与嵌设两电极端子的槽道连通。电极端子系为一体冲制成型,其两端设有端头及固接部;其中部设有复数长圆孔及切口。导热片呈两端分别设有与电极端子固接部相对应的导面及导片以包覆于座体容置孔外环围的折弯状;座体前缘开设有供导片插置的穿槽。电极端子与导热片导面相对应的固接部设有至少一个减少与导热片导面间接触面积的凸点。电极端子的固接部设置于导热片导面外侧或导热片导面内侧与加热片之间。座体前缘设有供吸芯穿设的容置孔。壳体后面板固接孔周缘环设内周面突设卡制环的环体;座体前缘的容置孔长导孔;座体设有形成与壳体后面板固接孔环体内周面卡制环相对应并扣制的环槽的卡环。壳体顶板气孔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栓;调节片设有中心部及连通边缘及中心部的嵌槽;置于壳体后面板横沟槽内的调节片以其中心部与中心栓枢接以相对壳体顶板旋动。由于本技术包括壳体、吸芯、容置液体并插置吸芯的瓶体及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包括座体、两电极端子、导热片及加热片;座体为开设相对应嵌设电极端子的槽道及固接导热片容置槽的圆柱体;加热片置于座体容置槽内并对应于导热片。当电极端子导电时,系将电源供至加热片,使加热片产生的热能经由导热片导出至座体,以对吸芯呈等温加热,以避免发生局部加热而造成的挥发不完全的缺失;并藉由电极端将回导的热能随时释放及阻挠热能形成回导,以增进散热功效,保持产品本身及插座的适温,不仅能将热能疏导于导热片上、降低插座温度,而且液体挥发完全、稳定,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结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加热结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加热结构电极端子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加热结构电极端子结构示意立体图(折合状态)。图7、为本技术加热结构电极端子与导热片组合结构示意侧视图(电极端子固接部设置于导热片导面内侧)。图8、为本技术加热结构电极端子与导热片组合结构示意侧视图(电极端子固接部设置于导热片导面内侧)。图9、为图8中A部局部放大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气孔开放状态)。图11、为本技术调节气孔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座体呈横向状态)。图13、为本技术旋动座体动作示意图。壳体1为由前、后面板101、102及顶板103构成的固接所有元件的呈冂形的主体,前、后面板101、102下缘分别设有前、后穿孔11、12;后面板12上缘设有横沟槽14及固接孔15,固接孔15周缘环设环体151,并于环体151内周面突设卡制环152;顶板103设有供液体挥发散出的气孔13,于气孔13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栓131。瓶体3为供液体容置的中空容器,其顶端设有供吸芯2插入以吸取液体的瓶口30,瓶体3两侧设有与壳体1前、后面板101、102下缘前、后穿孔11、12相对应并卡制的凸块31、32。调节片4设有中心部42及连通边缘及中心部42的嵌槽41,其上设有复数道与壳体1顶板103上气孔12相对应的调节孔40。如图3、图4所示,加热结构5包括座体53、两电极端子6、6’、导热片7、7’、加热片8及射出包覆于周边的绝缘包覆层50。座体53为开设相对应槽道531、531’及连通两槽道531、531’容置槽532的圆柱体,其前缘开设有穿槽533、供吸芯2穿设的为长导孔的容置孔51及卡环52,于卡环52上形成与壳体1后面板102固接孔15环体151内周面卡制环152相对应并扣制的环槽521。如图5、图6所示,电极端子6(6’)系为一体冲制成型,其端头61系为对应折合成形的回折状,其中部形成设有长圆孔60、60a、60b及切口62的阶梯折面,阶梯折面末端设有穿孔64,其另一端设有固接部63。如图3、图4所示,导热片7、7’由厚度大于电极端子6、6’的金属热导材料制成,其呈两端分别设有与电极端子6、6’固接部63相接的导面70及导片71的弯折状。导热片7、7’导面70及导片71分别置于座体53容置槽532及穿槽533内,并环围包覆容置孔51;两电极端子6、6’容置于座体53槽道531、531’内,其固接部63与导热片7、7’的导面70相接;加热片8置于座体53容置槽532内并对应于导热片7、7’的导面70处。调节片4置入壳体1后面板12横沟槽14内,并以其嵌槽41沿壳体1顶板103中心栓131导入,其中心部42与中心栓131枢接,藉由旋动调节片4使其上调节孔40与壳体1顶板103上气孔13呈交错状,进而控制液体挥发的流量;加热结构5自壳体1后面板102固接孔15置于壳体1内,并以其座体53卡环52上环槽521与后面板102固接孔15环体151内周面卡制环152嵌扣,并可相对固接孔15作90°旋动调整;吸芯2自瓶体3瓶口30插设于瓶体3内,瓶体3以其两侧凸块31、32卡制固设于壳体1前、后面板101、102上的前、后穿孔11、12内,并令插设于其内的吸芯2穿过加热结构5座体53的容置孔51,藉由环围包覆容置孔51的导热片7、7’对吸芯2呈等温加热,以避免发生局部加热而造成的挥发不完全的缺失。当电极端子6、6’导电时,系将电源供至加热片8,使加热片8产生的热能经由导热片7、7’的导面70导出至座体53容置孔51环围,以对吸芯2呈等温加热,并藉由电极端子6、6’较薄于导热片7、7’厚度及其上长圆孔60、60a、60b及切口62的减料设计,将回导的热能随时释放及阻挠热能形成回导,并藉由回折状端头61,增加电极端子6、6’间隙将回导热能适当疏导,以增进散热功效,保持产品本身及插座的适温。如图7、图8、图9所示,电极端子6、6’的固接部63设置于导热片7、7’导面70外侧,亦可设置于导热片7、7’导面70内侧与加热片8之间,以将电源传导至加热片8上。于电极端子6、6’固接部6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点65,藉以减少导热片7、7’与电极端子6、6’间接触面积,降低回导到电极端子6、6’上的热能。如图10、图11所示,使用时,藉由环围包覆容置孔51的导热片7、7’对吸芯2呈等温加热,使由液体挥发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可疏导热能加热结构的液体挥发器,它包括壳体、吸芯、容置液体并插置吸芯的瓶体及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包括座体、两电极端子、导热片及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为开设相对应嵌设电极端子的槽道及固接导热片容置槽的圆柱体;加热片置于座体容置槽内并对应于导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承洲,
申请(专利权)人:蔡承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