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26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将一铜片冲压成型而概呈一长方形,其上端一预定位置凸伸有一接线端片,其两侧边则分设有一第一嵌接部及第二嵌接部,使得铜片经过冲折后,第一、第二嵌接部相互嵌接而概成一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其特征在于: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的侧面上是分别设有多数个向外凸出的顶挚部,顶掣部所形成碳刷铜座假想外廓是略大于欲套合的碳刷座本体内廓者;当套合时各顶挚部形成压张力而可紧密结合碳刷座本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有关马达内部的碳刷座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按,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习用抽制成型的碳刷铜座的外观立体图。一般碳刷座结构是包含有一本体10,其一端置入一碳刷铜座20,另一端设有一螺纹11,用以螺设一上盖30,其中该碳刷铜座20是包含有一基座21,该基座21上端再焊接有一接线端片22,用以充当马达接线而连接电源电线者;就碳刷铜座20的基座21结构而言,其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铜条方式抽制成型,如图1所示,其缺点在于加工及组装成本较高;另一种是以铜片凹折成型,如公告号第240875号“马达碳刷座的导电铜座改良结构”,其优点在于加工及组装成本较低,然而以铜片凹折成型的结构,其铜片是凹折对接成型,对接后精确度往往不高且硬度不够,因此与本体10的结合强度不佳,造成铜座21侧壁与本体10内壁容易松动,此松动现象与马达作业时,将使得碳刷角度不稳定,除产生火花、导电角不稳定,同时产生马达启动时形成不同扭矩,甚至无法启动;因此,该公告第240875号遂于该铜座加设有补强片,然此种方式无异再增添材料成本及组装不便。有鉴于上述缺失,本创作人乃积于长期从事碳刷座设计、制造的经验,不断地研发改良,终于有一本技术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产生。亦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其与本体的结合强度强,不会产生松动,使得操作性极佳。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将一铜片冲压成型而概呈一长方形,其上端一预定位置凸伸有一接线端片,其两侧边则分设有一第一嵌接部及第二嵌接部,使得该铜片经过冲折后,该第一、第二嵌接部相互嵌接而概成一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的侧面上是分别设有多数个向外凸出的顶挚部,该顶挚部所形成碳刷铜座假想外廓是略大于欲套合的碳刷座本体内廓者;当套合时该各顶挚部形成压张力而可紧密结合碳刷座本体者;其中该铜片上端一预定位置凸伸有一接线端片者;其中该各顶挚部是于该碳刷铜座上向外冲折而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弹片者;其中该各顶挚部是呈一向外突出的突点者;其中该各顶挚部呈一向外凸出的凸条者;其中该第一、第二嵌接部于嵌接后,再施以局部冲压,使得嵌接效果更佳者。为使贵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1是习用抽制成型的碳刷铜座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展开图。图3是图2的外观立体图,并显示其与碳刷座本体套合方向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于嵌接部冲压前、后的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以铜片40冲压成型而概呈一长方形,其上方一预定位置凸伸有一接线端片41,用以充当马达接线端而连接电源电线者,其两侧边则分设有一第一嵌接部42及第二嵌接部43,该第一、二嵌接部42、43是概呈梯形锯齿状,并于各对应端形成互补状态,使得该铜片经过冲折后,该第一、二嵌接部42、43得以相互嵌接而固设者,且该铜片40经过冲折后概呈一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90者而分别具有一正面401、背面403及两侧面402、404。该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的两对称面,即正、背面401、403上分别设有两个向外凸出的顶挚部44,该各顶挚部44是以冲压方式向外冲折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弹片,使得在顶视方面,该顶挚部44所形成碳刷铜座90的假想外廓略大于欲套合的碳刷座本体A内廓A1者,且在套合作业,将该碳刷铜座90由上往下套合于本体A中,如图3所示,由于该顶挚部44是呈一向上开口的弹片,因此于向下套合后,不易将该铜座90向上拉起(亦即,该顶挚部44的向上开口的弹片形成阻力,而阻止该铜座90被向上拉起);换言之,该顶挚部44的设置使得该铜座90与该本体A具周侧张定位功能外,亦具有上、下定位的功能者;复请参阅图4所示,是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与上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该铜座90四面均具有顶挚部44,且该顶挚部44是以冲压方式而形成一向外突出的突点及突条;复请参阅图5所示,是为本技术的再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的是,为使整个碳刷铜座90结合强度更佳,该第一、第二嵌接部42、43于嵌接作业完成后(如图5(A)所示),由于嵌接后,两嵌接部42、43必有缝隙存在,此时在其中一嵌接部42、43上或两嵌接部42、43接缝施以局部冲压,使得该嵌接部42、43得以向侧边扩张变形(如图5(B)所示),使嵌接效果更佳者。综上所述,本技术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以构造上创新改进而具有进步性,且国内外从未有雷同构造,为一创新及符合实用的产品设计,为保障创作人权益,爰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将一铜片冲压成型而概呈一长方形,其两侧边则分设有一第一嵌接部及第二嵌接部,使得该铜片经过冲折后,该第一、二嵌接部相互嵌接而概成一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的侧面上是分别设有多数个向外凸出的顶挚部,该顶挚部所形成碳刷铜座假想外廓是略大于欲套合的碳刷座本体内廓者;当套合时该各顶挚部形成压张力而可紧密结合碳刷座本体者。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铜片上端一预定位置凸伸有一接线端片者。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顶挚部是于该碳刷铜座上向外冲折而形成一向上开口的弹片者。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顶挚部是呈一向外突出的突点者。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顶挚部呈一向外凸出的凸条者。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第二嵌接部于嵌接后,再施以局部冲压,使得嵌接效果更佳者。专利摘要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将一铜片冲压成型而概呈一长方形,其上端一预定位置凸伸有一接线端片,其两侧边则分设有一第一嵌接部及第二嵌接部,使得铜片经过冲折后,第一、第二嵌接部相互嵌接而概成一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其特征在于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的侧面上是分别设有多数个向外凸出的顶挚部,顶掣部所形成碳刷铜座假想外廓是略大于欲套合的碳刷座本体内廓者;当套合时各顶挚部形成压张力而可紧密结合碳刷座本体。文档编号H01R39/00GK2336489SQ98218630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游盂萩 申请人:隆环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刷铜座的改良结构,是将一铜片冲压成型而概呈一长方形,其两侧边则分设有一第一嵌接部及第二嵌接部,使得该铜片经过冲折后,该第一、二嵌接部相互嵌接而概成一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矩形状的碳刷铜座的侧面上是分别设有多数个向外凸出的顶挚部,该顶挚部所形成碳刷铜座假想外廓是略大于欲套合的碳刷座本体内廓者;当套合时该各顶挚部形成压张力而可紧密结合碳刷座本体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孟萩
申请(专利权)人:隆环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