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座。
技术介绍
目前灯饰行业广泛使用的灯座,一般是以塑料和陶瓷等为材料做成圆筒主体。在圆筒内装有用来固定灯泡的螺口圈,螺口圈一般为导电材料制成,在圆筒的底部还设导电片,螺口圈和导电片分别通过螺丝钉或铆钉与电源的正负极导通连接。灯泡旋入后螺口圈,导电片分别与灯泡的正负极连接。通电后使灯泡发亮。由于现有灯座的螺口圈直接与电极连接,当灯泡旋入时,灯泡刚一接触螺口圈,灯泡头部就已经带上电了,这种构造存在缺点有一、安全性能差,螺口圈兼有固定灯泡和导电两重功能,灯泡的灯头一接触到螺口圈即带电,使用者在换灯泡时容易因缺乏常识或大意,而触及灯头发生触电事故,因而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二、螺口圈不牢固,常因使用时螺口圈发热膨涨,关灯后冷却收缩,容易从筒壁内脱落,失去其固定灯泡的功能,使用寿命也比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灯座安全性能不高,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现状,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稳定性强的灯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座,包括圆筒,在圆筒内固定有螺口圈,其特征在于在圆筒底部还设有二块导电金属片,其中螺口圈、导电金属片都固定在底座上,螺口圈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座,包括圆筒(1),在圆筒(1)内固定有螺口圈(2),其特征在于在圆筒(1)底部还设有二块导电金属片(3)、(4),其中螺口圈(2)、导电金属片(3)、(4)都固定在底座(5)上,螺口圈(2)的壁上设有螺纹(6),用来固定螺口灯泡,导电金属片(3)、(4)分别与螺口灯泡的正极、负极接触,并分别连接导电电线的正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