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82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属于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与主架,固定座上端四角固定连接有主架,主架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泡茶罐体,泡茶罐体下端密封连接有下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下料装置的底座分离茶水,通过下料装置的收料框分离茶渣,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分离下料装置与泡茶罐体,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收料框右移,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收料框翻转,实现茶渣的下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分离泡茶机中的茶渣。的茶渣。的茶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电设备
,具体是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0003]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
‑‑
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
‑‑
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0004]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现有的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自动下茶渣不够简便。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座与主架,固定座上端四角固定连接有主架,主架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泡茶罐体,泡茶罐体下端密封连接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底座与收料框,底座上端密封连接有收料框,收料框与泡茶罐体密封连接,底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主架上,左侧第一滑块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第一滑块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端。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导槽内,导槽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底座前端,第二滑块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第二滑块后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转轴后端固定连接在收料框后端。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右侧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固定座,齿条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连接部与主体,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密封条与收料框相配合,主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固定连接有滤网,出料口上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料框包括第二连接部与框体,第二连接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框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契合,第二连接部上端通过密封条与泡茶罐体下端相配合,第二连接部前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下料装置的底座分离茶水,通过下料装置的收料框分离茶渣,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分离下料装置与泡茶罐体,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收料框右移,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收料框翻转,实现茶渣的下料,本技术能够自动分离泡茶机中的茶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中收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固定座、2

主架、3

泡茶罐体、4

下料装置、5

底座、6

收料框、7

第一滑块、8

固定块、9

第一电动伸缩杆、10

第二电动伸缩杆、11

第二滑块、12

导槽、13

连接块、14

转轴、15

齿轮、16

齿条固定座、17

齿条、18

第一连接部、19

主体、20

密封条、21

出料口、22

滤网、23

导管、24

电磁阀、25

第二连接部、26

框体、27

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4,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座1与主架2,固定座1上端四角固定连接有主架2,主架2通过支架27固定连接有泡茶罐体3,泡茶罐体3下端密封连接有下料装置4,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底座5与收料框6,底座5上端密封连接有收料框6,收料框6与泡茶罐体3密封连接,底座5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滑动连接在主架2上,左侧第一滑块7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第一滑块7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第一电动伸缩杆9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上端。
[0020]所述固定块8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第二电动伸缩杆10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滑动连接在导槽12内,导槽12通过连接块13固定连接在底座5前端,第二滑块11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4,第二滑块11后端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5,转轴14后端固定连接在收料框6后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0带动第二滑块11左右滑动。
[0021]右侧所述第一滑块7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固定座16,齿条固定座16上固定连接有齿条17,齿条17与齿轮15相啮合,通过齿条17与齿轮15的配合翻转收料框6。
[0022]所述底座5包括第一连接部18与主体19,主体1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18,第一连接部18通过密封条20与收料框6相配合,主体19下端开设有出料口21,出料口21内固定连接有滤网22,出料口21上固定连接有导管23,导管23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阀24,通过出料口212将茶水导出。
[0023]所述收料框6包括第二连接部25与框体26,第二连接部25上端固定连接有框体26,第一连接部18与第二连接部25契合,第二连接部25上端通过密封条20与泡茶罐体3下端相配合,第二连接部25前端与转轴14固定连接,通过收料框6的框体26过滤茶渣,通过第二连
接部25连接泡茶罐体3与底座5。
[0024]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考虑到茶渣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4),包括固定座(1)与主架(2),固定座(1)上端四角固定连接有主架(2),主架(2)通过支架(27)固定连接有泡茶罐体(3),泡茶罐体(3)下端密封连接有下料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底座(5)与收料框(6),底座(5)上端密封连接有收料框(6),收料框(6)与泡茶罐体(3)密封连接,底座(5)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滑动连接在主架(2)上,左侧第一滑块(7)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第一滑块(7)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第一电动伸缩杆(9)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机自动下料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8)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第二电动伸缩杆(10)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滑动连接在导槽(12)内,导槽(12)通过连接块(13)固定连接在底座(5)前端,第二滑块(11)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4),第二滑块(11)后端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5),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波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卡赫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