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74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9
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包括粪便拨杆和鼠身固定筒,鼠身固定筒的前端封闭且后端敞口,鼠身固定筒的前侧底部设置有储存盒,储存盒用于存放水和食物,鼠身固定筒内部设置有鼠身固定组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动物的限制,避免尿液、食物、水或动物毛发对粪便造成污染,减少了各种污染的因素,方便收集粪便,增加实验操作的可靠性。增加实验操作的可靠性。增加实验操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

技术介绍

[0002]肠道菌群是指在肠道定植的微生物,常见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其能合成多种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另外在消化吸收、抵御感染和机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研究肠道菌群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热度,研究方法通常是收集人体或者动物粪便进行研究,由于动物可以给予施加实验条件,所以动物肠道菌群研究更加常见。目前收集动物粪便的方法较为不方便,通常是在动物笼具内采集,即将动物粪便捡起来,目前的这种收集方式不方便而且容易造成污染,因为动物笼具内有尿液、食物、水、动物毛发,动物来回踩踏等原因容易导致收集样品污染;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方便收集动物粪便标本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收集粪便、减少污染的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包括粪便拨杆和鼠身固定筒,鼠身固定筒的前端封闭且后端敞口,鼠身固定筒的前侧底部设置有储存盒,储存盒用于存放水和食物,鼠身固定筒内部设置有鼠身固定组件,鼠身固定组件用于限定老鼠身体;在鼠身固定筒的后端设置有后盖板,后盖板顶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鼠身固定筒的后端面,后盖板用于封闭鼠身固定筒的后端敞口,后盖板上开设有鼠尾穿孔和插孔;
[0005]所述的鼠身固定筒的后侧底部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设有海绵板,在鼠身固定筒的后侧底部开设有漏孔,漏孔处插接有粪便收集斗,粪便收集斗具有收集腔和短管,粪便收集斗通过短管插接在漏孔处;
[0006]粪便拨杆包括杆体部和拨头部,杆体部和拨头部一体制成,杆体部能够穿过插孔。
[0007]鼠身固定筒为伸缩结构,鼠身固定筒由前筒体和后筒体组成,前筒体同轴线插设在后筒体上,后筒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顶压螺栓,顶压螺栓的内端与前筒体外壁顶压接触;所述的储存盒通过螺纹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前筒体前端底部,鼠身固定组件设置在后筒体内部。
[0008]鼠身固定组件包括束身膜、弹性管和系绳,弹性管位于后筒体内,束身膜的前侧边连接在弹性管的管壁上,束身膜的后侧边连接在后筒体的内壁上,且束身膜的后侧边呈环形,弹性管在一侧设置有缺口,后筒体上开设有两个圆孔,系绳穿设在弹性管内,系绳两端
分别从弹性管的两端穿出,然后分别经两个圆孔向外穿出。在后筒体的后端部下侧设置有玻璃窗。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动物的限制,避免尿液、食物、水或动物毛发对粪便造成污染,减少了各种污染的因素,方便收集粪便,增加实验操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鼠身固定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12]图3是粪便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弹性管和系绳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5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包括粪便拨杆和鼠身固定筒1,鼠身固定筒1的前端封闭且后端敞口,鼠身固定筒1的前侧底部设置有储存盒2,储存盒2用于存放水和食物,鼠身固定筒1内部设置有鼠身固定组件,鼠身固定组件用于限定老鼠身体;在鼠身固定筒1的后端设置有后盖板3,后盖板3顶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鼠身固定筒1的后端面,后盖板3用于封闭鼠身固定筒1的后端敞口,后盖板3上开设有鼠尾穿孔4和插孔5;
[0016]所述的鼠身固定筒1的后侧底部开设有插槽7,插槽7内插设有海绵板6,海绵板6可以从插槽7内抽出拆卸下来,方便清除上边的尿液,在鼠身固定筒1的后侧底部开设有漏孔21,漏孔21处插接有粪便收集斗8,粪便收集斗8具有收集腔9和短管10,粪便收集斗8通过短管10插接在漏孔21处;
[0017]粪便拨杆包括杆体部11和拨头部12,杆体部11和拨头部12一体制成,杆体部11能够穿过插孔5。
[0018]鼠身固定筒1为伸缩结构,鼠身固定筒1由前筒体13和后筒体14组成,前筒体13同轴线插设在后筒体14上,后筒体14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顶压螺栓15,顶压螺栓15的内端与前筒体13外壁顶压接触;所述的储存盒2通过螺纹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前筒体13前端底部,鼠身固定组件设置在后筒体14内部。在后筒体14的后端部下侧设置有玻璃窗16。
[0019]鼠身固定组件包括束身膜17、弹性管18和系绳19,弹性管18位于后筒体14内,束身膜17的前侧边连接在弹性管18的管壁上,束身膜17的后侧边连接在后筒体14的内壁上,且束身膜17的后侧边呈环形,弹性管18在一侧设置有缺口,后筒体14上开设有两个圆孔20,系绳19穿设在弹性管18内,系绳19两端分别从弹性管18的两端穿出,然后分别经两个圆孔20向外穿出。
[0020]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笼具,用于对动物粪便进行收集,在使用时打开后盖板3,由于动物的钻孔习性,动物由鼠身固定筒1后端敞口钻入,然后经过鼠身固定组件,在动物前肢越过弹性管18时,将系绳19收紧到合适程度,使弹性管18收紧到动物腹部,束身膜17束缚鼠身,避免动物后肢通过,接着将后盖板3盖上,并将动物尾巴从鼠尾穿孔4向外拉出,
并尽量将动物向后拉,使得贴紧后盖板3,然后根据老鼠长度,调整前筒体13的位置,保证老鼠头部位于前筒体13内,且可以到达储存盒2位置,便于饮水和食物;本装置通过对动物身体长度限制、鼠尾的限制以及束身膜17和弹性管18的限制,避免动物身体来回扭动,减少食物、水、毛发等对粪便的影响。
[0021]海绵板6用于收集吸附动物尿液,通过玻璃窗16可以观察动物粪便情况,然后手持粪便拨杆,利用拨头部12将粪便拨到漏孔21内,最终粪便经漏孔21落入粪便收集斗8的收集腔9内,完成对粪便的收集。
[0022]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粪便拨杆和鼠身固定筒,鼠身固定筒的前端封闭且后端敞口,鼠身固定筒的前侧底部设置有储存盒,储存盒用于存放水和食物,鼠身固定筒内部设置有鼠身固定组件,鼠身固定组件用于限定老鼠身体;在鼠身固定筒的后端设置有后盖板,后盖板顶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鼠身固定筒的后端面,后盖板用于封闭鼠身固定筒的后端敞口,后盖板上开设有鼠尾穿孔和插孔;所述的鼠身固定筒的后侧底部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设有海绵板,在鼠身固定筒的后侧底部开设有漏孔,漏孔处插接有粪便收集斗,粪便收集斗具有收集腔和短管,粪便收集斗通过短管插接在漏孔处;粪便拨杆包括杆体部和拨头部,杆体部和拨头部一体制成,杆体部能够穿过插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菌群标本收集用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娟薛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