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65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同时滤尘与清灰、易破坏粉尘初层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滤尘室、设于滤尘室顶部的净气室,以及设于滤尘室底部的集尘斗,滤尘室内设有连通净气室的支撑架,滤袋套在支撑架外,滤袋外同轴心设有第一清灰圈,第一清灰圈与滤袋之间留有间隙,滤尘室设置平行于滤袋的丝杠,丝杠的螺母与第一清灰圈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清灰圈沿滤袋移动,滤尘室设置驱动丝杠的螺杆转动的驱动件。支撑架支撑滤袋使其绷直,方便清灰,驱动件驱动丝杠带动第一清灰圈在滤袋外围移动从而刮除粉尘,避免影响滤尘,第一清灰圈与滤袋之间的间隙利于保留滤袋上的粉尘初层,避免滤尘效果下降。降。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
[0003]袋式除尘器是一种高效干式除尘器,其滤袋依靠纤维滤料做成的。滤尘时,由于粘附力产生了粉尘架桥现象,在滤料表面形成粉尘初次粘附层(简称粉尘初层),粉尘粒径一般比纤维直径小,增强了在粉尘初层表面的筛分作用,提高了滤尘效率,因此清灰时,应保留住粉尘初层,避免清灰过度引起滤尘效率下降,滤料损伤加快。
[0004]目前,申请号为20182067357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灰的脉喷单机袋式除尘器,它包括外壳、灰斗、滤气腔、排风管、文氏管和增压机,外壳的下端焊接有灰斗,灰斗的右侧壁的上部开设有进风口,外壳的中部开设有滤气腔,且外壳的左上部开设有排风管,外壳的右上部开设有增压机安装槽,且增压机安装槽的内部卡接有增压机,增压机的上端和右端分别插接有导气管和进气口,增压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滤气腔的内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均卡接有滤网密封卡圈,两个滤网密封卡圈之间夹持有筒状收尘滤袋。
[0005]这种便于清灰的脉喷单机袋式除尘器虽然避免了滤袋未完全舒张导致清灰不彻底的问题,但滤尘时,排灰阀和控制阀需保持关闭状态,清灰时,需关闭密封阀并开放排灰阀和控制阀,不能同时滤尘与清灰,降低了效率,且清灰时“脉冲气泡”反复撞击筒状收尘滤袋,易破坏粉尘初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具有除尘与清灰可同时进行、不破坏粉尘初层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包括滤尘室、设于滤尘室顶部的净气室,以及设于滤尘室底部的集尘斗,所述滤尘室内设有连通净气室的滤袋,所述滤尘室内设有连通净气室的支撑架,所述滤袋套在支撑架外,所述滤袋外同轴心设有第一清灰圈,所述第一清灰圈与滤袋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滤尘室设置平行于滤袋的丝杠,所述丝杠的螺母与第一清灰圈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清灰圈沿滤袋移动,所述滤尘室设置驱动丝杠的螺杆转动的驱动件。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室内设有连通净气室的支撑架,滤袋套在支撑架外,便于支撑滤袋使其向外绷直方便除尘,滤袋外同轴心设有第一清灰圈,滤尘室设置平行于滤袋的丝杠,丝杠的螺母与第一清灰圈连接,滤尘室设置驱动件用于驱动丝杠的螺杆转动,驱动丝杠的螺母沿着螺纹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清灰圈沿滤袋移动刮除滤袋外围的粉尘,代替气流清灰,与滤尘过程不冲突,可同时进行滤尘与清灰,提高了效率,第一清灰圈与滤袋之间留有间隙,便于保留粉尘初层,优化滤尘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滤尘室沿支撑架延伸方向设置滑轨,所述第一清灰圈连接有滑块,所
述滑块与滑轨相匹配可沿着滑轨滑动。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室沿支撑架延伸方向设置滑轨,第一清灰圈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轨相匹配可沿着滑轨滑动,便于稳固第一清灰圈的移动方向,提高清灰时的稳定性,避免第一清灰圈碰撞磨损滤袋。
[0012]进一步,所述丝杠的螺母两端固定有第二清灰圈,所述第二清灰圈套在丝杠的螺杆外围。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杠的螺母两端固定有第二清灰圈,第二清灰圈套在丝杠的螺杆外围,转动螺杆驱动螺母上下移动时带动第二清灰圈在螺杆外围上下移动从而清除螺杆外围的粉尘,使螺母顺利移动。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清灰圈与第二清灰圈内壁设有刷毛。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清灰圈与第二清灰圈内壁设有刷毛,提高清灰的效果,且刷毛可吸附部分粉尘,从而减少二次扬尘。
[0016]进一步,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有控制器。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电连接有控制器,便于控制清灰的频率、速度、时间等。
[0018]进一步,所述滤尘室设置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室设置压力计,压力计与控制器电连接,便于根据滤尘室的气压检测滤袋外的粉尘附着情况,及时清灰,保持滤尘的高效率。
[0020]进一步,所述集尘斗底部设有卸灰阀。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尘斗底部设有卸灰阀,隔断集尘斗内外气压,不影响滤尘又方便卸料。
[0022]进一步,所述滤尘室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脚。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室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脚,便于支撑滤尘室,提高滤尘室的高度,方便容纳接灰装置使其与卸灰阀对接。
[0024]进一步,所述滤尘室设有检修门。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室设有检修门,便于维修各部件。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设置支撑架支撑滤袋使其绷直,方便清灰,设置驱动件与丝杠带动第一清灰圈在滤袋外围移动从而刮除粉尘,避免影响滤尘,第一清灰圈与滤袋之间留有间隙,清灰时保留滤袋上的粉尘初层,避免滤尘效果下降;
[0028]2.设置滑轨与滑块保证第一清灰圈的移动方向,避免与滤袋直接碰撞摩擦,减少滤袋的损伤;
[0029]3.设置控制器控制驱动件驱动丝杠带动第一清灰圈清灰,设置压力计检测滤袋粉尘附着情况,保证滤尘效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实施例中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实施例中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的部分爆炸图;
[0032]图3为实施例中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的立体图。
[0033]图中:1、滤尘室;11、进气口;12、隔板;13、支撑架;14、滑轨;141、滑块;15、压力计;
16、支脚;17、检修门;2、净气室;21、出气口;22、控制器;3、集尘斗;31、卸灰口;32、卸灰阀;4、驱动件;5、丝杠;51、螺杆;52、螺母;6、滤袋;7、第一清灰圈;8、第二清灰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6]一种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参见图1、图2,包括滤尘室1、净气室2以及集尘斗3,其中,净气室2固定于滤尘室1顶部与滤尘室1,集尘斗3固定于滤尘室1底部,集尘斗3顶部与滤尘室1底部连通,滤尘室1内设有滤袋6,滤尘室1内垂直设有连通净气室2的支撑架13,滤袋6套在支撑架13外被支撑架13绷直,滤袋6外围都同轴心套有用于刮除灰尘的第一清灰圈7,第一清灰圈7与滤袋6之间留有用于保护粉尘初层的间隙,滤尘室1内设有平行于滤袋6的丝杠5,丝杠5的螺母52与第一清灰圈7固定连接,滤尘室1顶端固定有驱动件4,驱动件4与丝杠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包括滤尘室(1)、设于滤尘室(1)顶部的净气室(2),以及设于滤尘室(1)底部的集尘斗(3),所述滤尘室(1)内设有连通净气室(2)的滤袋(6),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室(1)内设有连通净气室(2)的支撑架(13),所述滤袋(6)套在支撑架(13)外,所述滤袋(6)外同轴心设有第一清灰圈(7),所述第一清灰圈(7)与滤袋(6)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滤尘室(1)设置平行于滤袋(6)的丝杠(5),所述丝杠(5)的螺母(52)与第一清灰圈(7)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清灰圈(7)沿滤袋(6)移动,所述滤尘室(1)设置驱动丝杠(5)的螺杆(51)转动的驱动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室(1)沿支撑架(13)延伸方向设置滑轨(14),所述第一清灰圈(7)连接有滑块(141),所述滑块(141)与滑轨(14)相匹配可沿着滑轨(14)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云芝方昱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