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5603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池、CRI池、MBR池、集泥池、出水池和布水器,进水池与布水器通过管道相连,布水器位于CRI池的上方,CRI池的底部与MBR池的底部通过连通层连通,MBR池通过管道分别与集泥池和出水池连通。污水从进水池进入后经布水器进入CRI池,经过CRI池处理后从CRI池进入MBR池内,再经过MBR池处理后的水进入出水池,污泥进入集泥池。污泥进入集泥池。污泥进入集泥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快渗(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CRI)系统是一种由土地处理系统逐渐优化而来的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其基建投资较少、工艺操作简便、水力负荷较高,特别适合在中小城镇、农村及市政管网没有覆盖的偏远地区使用。然而,由于CRI系统通常采用下渗式进水,污水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随着滤料深度的增加而逐级减少,导致滤柱下部的污水碳源不足,不能满足反硝化菌对于碳源的需求,因此反硝化效率较低,导致传统CRI系统对总氮(TN)的去除率仅有30%~50%左右,同时对磷素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也较低,无法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A排放标准,氮、磷素污染物的超标排放将引发一系列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发黑发臭等。正因为如此,CRI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受到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池(1)、CRI池(2)、MBR池(3)、集泥池(4)、出水池(5)和布水器(7),进水池(1)与布水器(7)通过管道相连,布水器(7)位于CRI池(2)的上方,CRI池(2)的底部与MBR池(3)的底部通过连通层(6)连通,MBR池(3)通过管道分别与集泥池(4)和出水池(5)连通;污水从进水池(1)进入后经布水器(7)进入CRI池(2),经过CRI池(2)处理后从CRI池(2)进入MBR池(3)内,再经过MBR池(3)处理后的水进入出水池(5),污泥进入集泥池(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RI池(2)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布水区(10)、碎石区(11)、第一滤料区(12)、陶粒区(13)和第二滤料区(14),污水依次从布水区(10)、碎石区(11)、第一滤料区(12)、陶粒区(13)和第二滤料区(14)流过,布水区(10)的高度为10cm~20cm;碎石区(11)内部填充有粒径为0.5cm到1.5cm的碎石,碎石区(11)的下方垫有1到3层滤布;第一滤料区(12)内采用粒径为1.0mm到1.5mm的粗河砂进行填充,填充前采用悬浮固体浓度为3000mg/L到4000mg/L的部分亚硝化污泥进行接种;陶粒区(13)采用粒径为0.5cm到1.0cm的陶粒进行填充,陶粒区(13)的高度为2cm到10cm,陶粒区(13)的上方和下方各垫有1~3层滤布;第二滤料区(14)采用粒径为0.3mm到0.5mm的细河砂进行填充,填充前采用悬浮固体浓度为4000mg/L到5000mg/L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接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快渗协同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佼陆一新李强林任燕玲高进长李娅李晓媛刘欢李滨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