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57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对称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均匀设置有推板,所述链轮底部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限位轨道另一端固定于两个支柱上,所述限位轨道内部均匀安装有承装篮,所述承装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隔板,推板推动采摘篮,使采摘篮利用滚轮在限位轨道内部移动从支柱一端移出,棚外人员将灰平菇拿出,依照大小分拣后,放置在一起,再将采摘篮依次将采摘篮推入限位轨道内部即可,避免采摘人员因多次更换采摘篮耽误采摘进度,影响采摘效率减少采摘人员体力支出。率减少采摘人员体力支出。率减少采摘人员体力支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0003]食用菌最佳的采收时间是在七八月份,但是由于食用菌比较脆弱,因此在采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仔细,不要破坏原本的食用菌形状,这样会影响食用菌的销售价值,对丛生状的平菇、金针菇等,采收时利用刀从基部整朵割下,注意保持朵形完好,在存放时,注意不要压到菇类的菌盖;现灰平菇种植一般为大棚种植,棚内面积较大,且灰平菇的菌盖较为脆弱,采摘灰平菇时,由于其大小不一,采摘后会进行分拣,为避免在采摘存放时灰平菇的菌盖损伤,一般在采摘时采摘篮内只放置一到三束,就要更换采摘篮,由于棚内行走空间狭小,一般采摘篮会放置在棚外,需要更换的采摘人员需跑至棚外更换,导致采收效率低,劳动人员体力消耗大。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具备方便放置灰平菇,便于更换承装篮,减小劳动人员体力输出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采摘人员,因更换采摘篮,体力输出大导致采摘效率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对称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均匀设置有推板,所述链轮底部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限位轨道另一端固定于两个支柱上,所述限位轨道内部均匀安装有承装篮,所述承装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和固定框两侧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插接轨道,所述插接轨道内部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和插接轨道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呈十字结构固定于固定框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和固定框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限位轨道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链轮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两端均匀设置有转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和支柱底端均设置有底板,所述
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基表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轨道两端的底部均固定有垫块,两个所述垫块分别固定于支架和支柱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固定框的宽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摘人员利用插板和插接轨道的插接,调整适宜的插板间距,用来存放灰平菇,使灰平菇可上下叠放,不易因叠放产生损坏,且防止承装篮内部空间的浪费,尽量避免采摘人员多次更换承装篮;其次棚外人员可通过链轮和链条的转动,使推板推动承装篮,使承装篮利用滚轮在限位轨道内部移动从支柱一端移出,棚外人员将灰平菇拿出,依照大小分拣后,放置在一起,再将承装篮依次将承装篮推入限位轨道内部即可,避免采摘人员因多次更换承装篮耽误采摘进度,影响采摘效率减少采摘人员体力支出。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另一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承装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链轮;2、链条;3、限位轨道;4、垫块;5、支架;6、底板;7、转把;8、固定轴;9、支柱;10、推板;11、承装篮;12、第二隔板;13、第一隔板;14、固定框;15、插板;16、插接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一端对称固定有支柱9,所述支架5顶部安装有链轮1,所述链轮1上安装有链条2,所述链条2上均匀设置有推板10,所述链轮1底部设置有限位轨道3,所述限位轨道3一端固定于支架5上,所述限位轨道3另一端固定于两个支柱9上,所述限位轨道3内部均匀安装有承装篮11,所述承装篮11包括固定框14,所述固定框14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隔板13,所述第一隔板13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两侧和固定框14两侧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插接轨道16,所述插接轨道16内部安装有插板15,所述插板15和插接轨道16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采摘人员利用插板15和插接轨道16的插接,调整适宜的插板15间距,用来存放灰平菇,使灰平菇可上下叠放,不易因叠放产生损坏,且防止承装篮11内部空间的浪费,尽量避免采摘人员多次更换承装篮11;其次棚外人员可通过链轮1和链条2的转动,使推板10推动承装篮11,使承装篮11利用滚轮在限位轨道3内部移动从支柱9一
端移出,棚外人员将灰平菇拿出后,依照大小分拣,放置在一起,再依次将承装篮11推入限位轨道3内部即可,避免采摘人员因多次更换承装篮11耽误采摘进度,影响采摘效率减少采摘人员体力支出。
[0023]为了方便插板15进行插接,增加承装篮11内部的承装体积,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2呈十字结构固定于固定框14内部。
[0024]为了减小固定框14和限位轨道3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13的顶部和固定框14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限位轨道3内部。
[0025]为了方便转动链轮1,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链轮1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8,所述固定轴8两端均匀设置有转把7。
[0026]为了固定支架5和支柱9,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5和支柱9底端均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基表面。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一端对称固定有支柱(9),所述支架(5)顶部安装有链轮(1),所述链轮(1)上安装有链条(2),所述链条(2)上均匀设置有推板(10),所述链轮(1)底部设置有限位轨道(3),所述限位轨道(3)一端固定于支架(5)上,所述限位轨道(3)另一端固定于两个支柱(9)上,所述限位轨道(3)内部均匀安装有承装篮(11),所述承装篮(11)包括固定框(14),所述固定框(14)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隔板(13),所述第一隔板(13)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两侧和固定框(14)两侧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插接轨道(16),所述插接轨道(16)内部安装有插板(15),所述插板(15)和插接轨道(16)通过插接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