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倩专利>正文

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553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包括外搅拌池,所述外搅拌池内设置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侧壁上开设侧筛孔,以使内套筒内腔与外搅拌池内腔连通;搅拌装置,适于对内套筒中原料进行搅拌;循环料管,其一端与外搅拌池的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内套筒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料管上设置料泵,适于将外搅拌池内的料液输送至内套筒中。通过在外搅拌池内安装内套筒的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整体高度,进而减小了搅拌桨及搅拌轴的尺寸,减小了搅拌能耗与操作工人体力消耗。能耗与操作工人体力消耗。能耗与操作工人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18]所述原料输送管连接进水管以及至少一个原料储罐。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下端与外搅拌池的池底之间设置多个支撑块,所述内套筒经各个支撑块支撑设置在池底,所述内套筒下端与池底之间形成底空隙;
[0020]所述内套筒的筒底开设底筛孔,外搅拌池内底空隙的料液适于从底筛孔进入底套筒内搅拌。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外搅拌池设置在地磅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外搅拌池出口连接出料软管,所述出料软管与料泵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料泵出料侧的循环料管上设置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连接成品出料管。
[0024]进一步的,所述外搅拌池为圆柱形,且外搅拌池的直径大于等于搅拌池的高度;
[0025]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长度小于外搅拌池的高度。
[0026]进一步的,所述料泵采用齿轮泵。
[002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以及桨叶;
[0028]所述搅拌轴分别与搅拌电机和桨叶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经搅拌轴带动桨叶在内套筒中旋转。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通过在外搅拌池内安装内套筒的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整体高度,进而减小了搅拌桨及搅拌轴的尺寸,减小了搅拌能耗与操作工人体力消耗。
[0031]大块固体物料可以集中在内套筒中进行搅拌,提升搅拌效率,同时再利用循环料管将外搅拌池内的料液输送至内套筒中进行搅拌,提升搅拌质量。
[0032]依靠地磅可以实时监控设备内产品总质量,不需额外称量流程,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俯视图;
[0036]其中,
[0037]1、外搅拌池;
[0038]2、内套筒,21、侧筛孔,22、底筛孔,23、固体原料投料口;
[0039]3、搅拌装置;
[0040]4、循环料管,41、料泵,42、出料阀门,43、三通阀,44、成品出料管;
[0041]5、原料输送管,51、进水管,52、原料储料罐A,53、原料储料罐B;
[0042]6、地磅。
具体实施方式
[004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4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包括
[0045]外搅拌池1,所述外搅拌池1内设置内套筒2,所述内套筒2侧壁上开设侧筛孔21,以使内套筒2内腔与外搅拌池1内腔连通;
[0046]搅拌装置3,适于对内套筒2中原料进行搅拌;
[0047]循环料管4,其一端与外搅拌池1的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内套筒2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料管4上设置料泵41,适于将外搅拌池1内的料液输送至内套筒2中。
[0048]本实施例中,在料泵41上游的循环料管4上设置出料阀门42,通过出料阀门42控制外搅拌池1内料液的输出至料泵41,并由料泵41输送回内套筒2。
[004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料管4连接原料输送管5,所述原料输送管5与料泵41的进料口连通;
[0050]所述原料输送管5连接进水管51以及至少一个原料储罐。
[0051]本实施例中,进水管51上设置阀门;原料储罐为两个,在原料储罐与原料输送管5之间均安装阀门,以控制原料的输出。
[0052]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套筒2下端与外搅拌池1的池底之间设置多个支撑块,所述内套筒2经各个支撑块支撑设置在池底,所述内套筒2下端与池底之间形成底空隙;所述内套筒2的筒底开设底筛孔22。
[0053]本实施例中,外搅拌池1内底空隙的料液适于从底筛孔22进入底套筒内再次搅拌,使料液可以被充分搅拌。
[0054]侧壁上的筛孔和底部的筛孔孔径1

3毫米。具体的,侧筛孔21和底筛孔22均是采用的筛孔板与内套筒2连接,实现内套筒2在开设筛孔。
[005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搅拌池1设置在地磅6上。本实施例中,地磅6选用工业地磅6,量程需大于整套设备及生产产品的质量。比如20吨容量的生产设备自重5吨,建议选用30吨以上的工业地磅6且承重精度为1公斤。
[0056]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搅拌池1出口连接出料软管,所述出料软管与料泵41连接。
[0057]本实施例中,采用出料软管来连接外搅拌池1,主要是为了适应外搅拌池1在地磅6上的上下称重移动。
[005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料泵41出料侧的循环料管4上设置三通阀43,所述三通阀43连接成品出料管44。
[0059]本实施例中,对于外搅拌池1中的料液在搅拌至成品之后,通过三通阀43切换至成品出料管44进行出料,料液如果不合格,可以继续由循环料管4输送回内套筒2进行搅拌。
[0060]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搅拌池1为圆柱形,且外搅拌池1的直径大于等于搅拌池的高度;所述搅拌装置3的搅拌轴长度小于外搅拌池1的高度。
[0061]本实施例中,依靠在外搅拌池1内安装内套筒2的结构,从而可以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降低外搅拌池1的高度,同时也能将内套筒2的高度降低,最终降低了搅拌轴的长度以及搅拌桨叶的长度。
[0062]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料泵41采用齿轮泵。
[0063]本实施例中,齿轮泵可粉碎细小的固体颗粒,并对粘度较高的液体原料有较好的输送能力。
[006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以及桨叶;搅拌电机为带减速机的电机;电机功率为4千瓦,输出转速每分钟100

200转。
[0065]所述搅拌轴分别与搅拌电机和桨叶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经搅拌轴带动桨叶在内套筒2中旋转。
[0066]本实施例中,外搅拌池1和内套筒2的上端开设维修入口,在内套筒2上端开设固体原料投料口23,固体原料投料口23高于外搅拌池130

60cm,使操作工人不必弯腰投料,节省体力。
[0067]作为优选实施例,可以在固体原料投料口23处安装块体破碎机,实现对大块结块的固体原料进行破碎使其更易溶解。
[0068]作为优选实施例,可以在固体原料投料口23处可安装自动拆带投料机取代人工投料。
[0069]本技术的生产设备,再另外配置一个控制系统,各个阀门选用电磁阀或者气动阀,搅拌电机以及各个阀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电动控制,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外搅拌池,所述外搅拌池内设置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侧壁上开设侧筛孔,以使内套筒内腔与外搅拌池内腔连通;搅拌装置,适于对内套筒中原料进行搅拌;循环料管,其一端与外搅拌池的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内套筒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料管上设置料泵,适于将外搅拌池内的料液输送至内套筒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料管连接原料输送管,所述原料输送管与料泵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原料输送管连接进水管以及至少一个原料储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化工产品的复配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套筒下端与外搅拌池的池底之间设置多个支撑块,所述内套筒经各个支撑块支撑设置在池底,所述内套筒下端与池底之间形成底空隙;所述内套筒的筒底开设底筛孔,外搅拌池内底空隙的料液适于从底筛孔进入底套筒内搅拌。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恒烜
申请(专利权)人:钱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