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46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包括:底模,底模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连接孔,底模的中心设置有圆环形的印圈;边模,设置在底模顶面,边模为圆环形,底模的顶面上开设有指向底模中心的若干条形槽,条形槽绕底模的中心轴环形排列,条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对边模定位的卡块,边模的外边沿与卡块的内边沿重合;圆模,圆模为圆环形,圆模的内、外边沿与印圈的内、外边沿重合,其解决了安装模具定位不准确,且在浇筑陶瓷炉底板时模具会发生移动,影响陶瓷炉底板的尺寸,降低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的技术问题,产生了边模在底模上的定位更加准确,大大减少了劣质底板的产生,提高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模具定位方便,操作便捷的有益效果。操作便捷的有益效果。操作便捷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炉加工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陶瓷炉作为熔炼的工具一般在其底部放置圆形的陶瓷炉底板,而使用传统模具制作不同规格的陶瓷炉底板时,安装模具定位不准确,且在浇筑陶瓷炉底板时模具会发生移动,影响陶瓷炉底板的尺寸,增加了劣质的产品,降低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传统模具制作不同规格的陶瓷炉底板时,安装模具定位不准确,且在浇筑陶瓷炉底板时模具会发生移动,影响陶瓷炉底板的尺寸,增加了劣质的产品,降低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包括:底模,所述底模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底模的中心设置有圆环形的印圈;边模,所述边模设置在所述底模顶面,所述边模为圆环形,所述底模的顶面上开设有指向所述底模中心的若干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绕所述底模的中心轴环形排列,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对边模定位的卡块,所述边模的外边沿与所述卡块的内边沿重合;圆模,所述圆模为圆环形,所述圆模的内、外边沿与所述印圈的内、外边沿重合。
[0005]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使用螺栓与连接孔配合将底模固定住,将与所需要的陶瓷炉底板尺寸相对应的边模放置在底模上,使底模盖住条形槽靠近底模中心的一端,然后在露出边模外的条形槽内放置相对应的卡块,用卡块将边模抵紧并固定在底模上,在需要制作开有中心通孔的陶瓷炉底板时,将圆模对齐底模上的印圈放置在底模的中心,最后向边模和圆模之间加入材料进行制作陶瓷炉底板,根据不同模数规格的陶瓷炉底板来分别设定边模与卡块的尺寸,并用卡块将边模固定在底模上,在浇筑陶瓷炉底板时边模不会发生位移,边模在底模上的定位更加准确,大大减少了劣质底板的产生,提高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模具定位方便,操作便捷,提高了制作效率。
[000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不同模数规格的陶瓷炉底板来分别设定边模与卡块的尺寸,并用卡块卡在露出边模外的条形槽内,将边模固定在底模上,其解决了使用传统模具制作不同规格的陶瓷炉底板时,安装模具定位不准确,且在浇筑陶瓷炉底板时模具会发生移动,影响陶瓷炉底板的尺寸,增加了劣质的产品,降低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的技术问题,产生了边模在底模上的定位更加准确,大大减少了劣质底板的产生,提高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模具定位方便,操作便捷,提高了制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顶视结构示意图。
[0009]上述附图中:1、底模;11、连接孔;12、条形槽;13、卡块;14、圆弧板;15、圆筒;2、边模;21、凹槽;3、圆模;4、隔板;41、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包括:底模1,所述底模1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1,所述底模1的中心设置有圆环形的印圈;边模2,设置在所述底模1顶面,所述边模2为圆环形,所述底模1的顶面上开设有指向所述底模中心的若干条形槽12,所述条形槽12绕所述底模1的中心轴环形排列,所述条形槽12内设置有用于对边模定位的卡块13,所述边模1的外边沿与所述卡块13的内边沿重合;圆模3,所述圆模3为圆环形,所述圆模3的内、外边沿与所述印圈的内、外边沿重合。
[0012]具体工作流程是:使用螺栓与连接孔11配合将底模1固定住,将与所需要的陶瓷炉底板尺寸相对应的边模2放置在底模1上,使底模1盖住条形槽12靠近底模1中心的一端,然后在露出边模2外的条形槽12内放置相对应的卡块13,用卡块13将边模2抵紧并固定在底模1上,在需要制作开有中心通孔的陶瓷炉底板时,将圆模3对齐底模1上的印圈放置在底模1的中心,最后向边模2和圆模3之间加入材料进行制作陶瓷炉底板,根据不同模数规格的陶瓷炉底板来分别设定边模2与卡块13的尺寸,并用卡块13将边模2固定在底模1上,在浇筑陶瓷炉底板时边模2不会发生位移,边模2在底模1上的定位更加准确,大大减少了劣质底板的产生,提高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模具定位方便,操作便捷,提高了制作效率。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条形槽12靠近底模1中心的一端与底模1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边模2的内径且小于边模2的外径,所述条形槽12远离底模1中心的一端与底模1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边模2的外径,可根据不同规格的边模2来制作相应规格的陶瓷炉底板。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底模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圆弧板14,所述圆弧板14绕所述底模1的中心轴环形排列,在制作量大的固定模数的陶瓷炉底板时,将与陶瓷炉底板相适应的边模2直接扣在圆弧板14内,用若干圆弧板14对边模2进行固定,操作方便,定位精确,提高了陶瓷炉底板的质量。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底模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圆筒15,所述圆筒15的外边沿与所述印圈的内环重合,且所述圆筒15的上端伸出印圈外形成用于与圆模3连接的连接段,直接将圆模3与圆筒15相配合将圆模3快速固定在底模1上,方便模具制作。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圆模3和边模2之间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底模1的中心的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圆模3和边模2上,所述隔板4绕所述底模1的中心轴环形排列,使用隔板4使陶瓷炉底板分隔成若干相配合的块体,隔板4空间作为陶瓷炉底板的膨胀缝,给陶瓷炉底板受高温膨胀增加伸展空间,提高陶瓷炉底板的耐久性。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隔板4上固定连接有工字形的模块41,所述模块41的底面与所述底模1的顶面重合,制作完陶瓷炉底
板后,使用与模块41相同的连接块将陶瓷炉底板分隔开的块体连接起来,避免陶瓷炉底板的块体发生较大的错位移动。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隔板4为异形结构,如啮齿配合的形状结构或错位的形状结构,减少陶瓷炉底板分隔开的块体向外发生的错位距离,提高陶瓷炉底板的整体性。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所述边模2和圆模3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板4位置相对应的凹槽21,所述隔板4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1相适应的凸块,使用边模2和圆模3上的凹槽21与隔板4的凸块相配合,方便对隔板4进行快速定位,提高安装模具的效率。
[00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所述底模的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底模的中心设置有圆环形的印圈;边模,所述边模设置在所述底模顶面,所述边模为圆环形,所述底模的顶面上开设有指向所述底模中心的若干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绕所述底模的中心轴环形排列,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对边模定位的卡块,所述边模的外边沿与所述卡块的内边沿重合;圆模,所述圆模为圆环形,所述圆模的内、外边沿与所述印圈的内、外边沿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靠近底模中心的一端与底模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边模的内径且小于边模的外径,所述条形槽远离底模中心的一端与底模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边模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炉底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绕所述底模的中心轴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盛明祝洪喜方敦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红花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