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14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吸附剂、运输单元、调节单元和加热器,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第一干燥塔和所述第二干燥塔内部,所述运输单元包括空气输入管连通所述第一干燥塔和所述第二干燥塔的底部、汇流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干燥塔和所述第二干燥塔的顶部和加热管连通于所述汇流出气管,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固定安装于空气输入管、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汇流出气管,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管上中间位置处。本申请具有以下可预期的技术效果:一部分干燥的空气进入加热器经过微热加温后对吸附剂进行吹扫脱附再生,可节约再生耗气量,再生效果更好,吸附时间更长。吸附时间更长。吸附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干燥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压缩空气净化行业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兴起并且发展较快的行业,在全球可用资源日益紧张的局势下,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普遍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产品质量及制造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压缩空气进行净化、干燥处理,吸附式干燥机利用变压吸附原理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目前的吸附式干燥机大都采用再生原理,再生时,要通过抽一部分干燥过的气来进行再生,所抽的气往往比较多,再生除湿阶段产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改善吸附式干燥机再生除湿阶段产生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吸附剂、运输单元、调节单元和加热器, 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第一干燥塔和所述第二干燥塔内部,所述第一干燥塔和所述第二干燥塔同一水平高度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吸附剂(3)、运输单元(4)、调节单元(5)和加热器(6),所述吸附剂(3)填充于所述第一干燥塔(1)和所述第二干燥塔(2)内部,所述第一干燥塔(1)和所述第二干燥塔(2)同一水平高度布置,所述运输单元(4)包括空气输入管(41)、汇流出气管(42)和加热管(43),所述空气输入管(41)包括彼此连通的进气端、第一进气管(411)和第二进气管(412),所述进气端连通于外部潮湿空气源,所述第一进气管(411)连通于所述第一干燥塔(1)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气管(412)连通于第二干燥塔(2)的底部;所述汇流出气管(42)包括第一出气管(421)、第二出气管(422)和放气端,所述放气端用于释放干燥空气,所述第一出气管(421)连通于所述第一干燥塔(1)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气管(422)连通于第二干燥塔(2)的顶部;所述调节单元(5)包括第一单向阀(51)、第二单向阀(52)、第三单向阀(53)和第四单向阀(54),所述第一单向阀(5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气管(411)上,所述第一单向阀(51)用于限制空气从第一干燥塔(1)回流到进气端中,所述第二单向阀(5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气管(412)上,所述第二单向阀(52)用于限制空气从第二干燥塔(2)回流到进气端中,所述第三单向阀(5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出气管(421)上,所述第三单向阀(53)用于限制空气从放气端回流到第一干燥塔(1)中,所述第四单向阀(5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出气管(422)上,所述第四单向阀(54)用于限制空气从放气端回流到第一干燥塔(1)中;所述加热管(43)包括彼此连通的加热端、第三出气管(431)和第四出气管(432),所述加热端连通于所述汇流出气管(42),所述第三出气管(431)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气管(421)上所述第一干燥塔(1)和所述第三单向阀(53)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四出气管(432)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气管(422)上所述第二干燥塔(2)和所述第四单向阀(54)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加热器(6)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管(43)上中间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5)还包括可调节阀(59),所述可调节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耐卡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