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09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柱。这种接线柱主要由内含接线孔(1)且表面有螺钉孔的柱体(2)、放置在接线孔(1)内的中部弯曲的护线弹片(3)和螺钉(5)组成,螺钉(5)与柱体(2)表面的螺钉孔相配套,螺钉(5)与护线弹片(3)两边的上表面成活动接触,护线弹片(3)用铆钉(4)固定在与安装孔(6)下方相对应的接线孔壁上,护线弹片(3)两端的下表面与接入的导线成活动接触。在具体实施例中,还须设置外壳(8),定位块(9),螺钉导筒(10)等。这种接线柱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并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柱。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接线柱主要由内含接线孔且表面有螺钉孔的柱体、放置在接线孔内的中部弯曲的护线弹片和螺钉组成,螺钉与柱体表面的螺钉孔相配套,护线弹片用铆钉固定在与安装孔下方相对应的接线孔壁上,螺钉与护线弹片两边的上表面成活动接触,护线弹片两端的下表面与导线成活动接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图1c是本技术接线柱的左视图;图2是本技术接线柱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接线柱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在图中,1表示接线孔,2表示柱体,3表示护线弹片,4表示铆钉,5表示螺钉,6表示安装孔,7表示导线,8、表示外壳,9表示定位块,10表示螺钉导筒,11表示镇流器。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柱三组并用。在接线柱外设置一个外壳(8),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接线体。外壳(8)内含定位柱体(2)的定位块(9)。接线体上部有螺钉导筒(10),螺钉导筒(10)的位置与柱体(2)表面螺钉孔的位置相对应。接线体一端接入了三根导线(7),另一个端接的是镇流器(11)。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柱,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内含接线孔(1)且表面有螺钉孔的柱体(2)、放置在接线孔(1)内的中部弯曲的护线弹片(3)和螺钉(5)组成,螺钉(5)与柱体(2)表面的螺钉孔相配套,螺钉(5)与护线弹片(3)两边的上表面成活动接触,护线弹片(3)用铆钉(4)固定在与安装孔(6)下方相对应的接线孔壁上,护线弹片(3)两端的下表面与导线(7)成活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外置一个外壳(8),外壳(8)内含定位柱体(2)的定位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上部有螺钉导筒(10),螺钉导筒(10)的位置与柱体(2)表面螺钉孔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内的护线弹片(3)是不锈钢弹片。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内的柱体(2)是异型铜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柱。这种接线柱主要由内含接线孔(1)且表面有螺钉孔的柱体(2)、放置在接线孔(1)内的中部弯曲的护线弹片(3)和螺钉(5)组成,螺钉(5)与柱体(2)表面的螺钉孔相配套,螺钉(5)与护线弹片(3)两边的上表面成活动接触,护线弹片(3)用铆钉(4)固定在与安装孔(6)下方相对应的接线孔壁上,护线弹片(3)两端的下表面与接入的导线成活动接触。在具体实施例中,还须设置外壳(8),定位块(9),螺钉导筒(10)等。这种接线柱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并用。文档编号H01R9/00GK2509743SQ01258409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饶小坡, 郭嘉健 申请人:江门市江海区汇聪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柱,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内含接线孔(1)且表面有螺钉孔的柱体(2)、放置在接线孔(1)内的中部弯曲的护线弹片(3)和螺钉(5)组成,螺钉(5)与柱体(2)表面的螺钉孔相配套,螺钉(5)与护线弹片(3)两边的上表面成活动接触,护线弹片(3)用铆钉(4)固定在与安装孔(6)下方相对应的接线孔壁上,护线弹片(3)两端的下表面与导线(7)成活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小坡郭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江海区汇聪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