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85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5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其中,电池箱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两者中至少一者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开设安装孔;至少一根挂载杆,沿第二方向穿设于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的安装孔内;至少一根固定带,沿第一方向绕设于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的挂载杆上,并与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围合形成至少一个固定空间。本申请将固定带绕设于挂载杆上,通过固定带将电池模块固定于固定空间内,并且当固定带拉紧时,挂载杆将拉力传递至整个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上,使电池箱体上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在提高电池模块能量密度的同时,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性能。提高使用性能。提高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动力电池而言,电池模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结构。因此,提升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能够有助于提升动力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扎带捆绑稳固电池模块,提高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然而,目前的扎带稳固方式将导致动力电池受力不均匀,将影响动力电池的结构稳定性,不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池模块稳固时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包括:
[0006]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两者中至少一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开设安装孔;
[0007]至少一根挂载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安装孔内;
[0008]至少一根固定带,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挂载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梁体及所述第二梁体围合形成至少一个固定空间,所述固定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块;
[0009]其中,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上开设与自身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至少一个安装缺口,各所述固定带经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上各所述安装缺口绕设于外露的所述挂载杆上。
[0010]挂载杆可将局部的拉力传递至整个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上,由此,可使电池箱体上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电池箱体的结构稳定性。此外,由于挂载杆能够将其局部所受的拉力传递至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上,使得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的受力能力更高,从而可以实现同时对更多组的电池模块进行固定,提高了电池箱体的能量密度。
[0011]此外,安装缺口的设置能够使固定带更好的与挂载杆连接,当挂载杆穿设于安装孔内时,挂载杆可通过安装缺口露出,以便于固定带从露出的挂载杆处绕设。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上的所述安装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
[0013]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缺口能够与固定带一一对应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固定带与挂载杆的绕设,还能够沿第二方向对固定带进行限位,提高固定带在挂载杆上设置的稳定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开设所述
安装孔,两根所述挂载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安装孔内;
[0015]其中,各所述固定带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设于两根所述挂载杆上,且保持首尾两端相互固定。
[0016]在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上均开设安装孔,且在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的安装孔内均穿设挂载杆,能够使固定带两端的受力均匀且相互平衡,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的结构稳定性。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上均开设与自身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安装缺口;
[0018]其中,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上的各所述安装缺口沿所述第一方向配对设置,各所述固定带经配对设置的一组所述安装缺口绕设于外露的所述挂载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梁体及所述第二梁体围合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所述固定空间。
[0019]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上的安装缺口一一对应,每组对应的安装缺口对与其对应的固定带沿第二方向进行限位,能够提高固定带的稳定性。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带的首尾两端的固定件。固定件能够将固定带的首尾两端进行固定,并使固定带在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之间形成闭环,通过调整固定带的闭环长度,能够调节固定带的松紧,以便于控制固定带对电池模块的固定情况。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开设固定通道,各所述固定带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挂载杆后,其首尾两端沿相互背离的方向穿过所述固定件的所述固定通道并相互固定。
[0022]将固定带的首尾两端固定于固定通道内,能够减小固定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电池箱体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箱体的能量密度。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框架主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框架主体内。框架主体能够对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的两端进行限位,从而将挂载杆限位于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内,提高挂载杆的稳定性。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模块及如上所述的电池箱体,所述电池模块固定于所述电池箱体内。
[002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用电主体及如上所述的电池。
[0026]上述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将挂载杆通过安装孔穿设于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内,固定带绕设于挂载杆上,由此,可通过固定带将电池模块固定于固定空间内,并且当固定带拉紧时,挂载杆将拉力传递至整个第一梁体和/或第二梁体上,使电池箱体上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在提高电池模块能量密度的同时,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箱体的爆炸图;
[0029]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箱体中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箱体的俯视图;
[0031]图5为图4中A

A处的剖视图;
[0032]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8为图1所示的电池箱体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00、电池箱体;201、电池模块;10、第一梁体;20、第二梁体;30、挂载杆;40、固定带;50、安装孔;60、固定空间;70、安装缺口;80、固定件;90、框架主体;51、第一安装孔;52、第二安装孔;31、第一挂载杆;32、第二挂载杆;71、第一安装缺口;72、第二安装缺口;81、固定通道;91、框架梁;92、矩形容纳空间;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两者中至少一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开设安装孔;至少一根挂载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安装孔内;至少一根固定带,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挂载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梁体及所述第二梁体围合形成至少一个固定空间,所述固定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上开设与自身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至少一个安装缺口,各所述固定带经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上各所述安装缺口绕设于外露的所述挂载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或所述第二梁体上的所述安装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开设所述安装孔,两根所述挂载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所述安装孔内;其中,各所述固定带沿所述第一方向绕设于两根所述挂载杆上,且保持首尾两端相互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全贾俊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