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78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座体、一端子组、一电缆线组、一固定组件组、一可嵌设于座体上的上壳体、一可贴覆于上壳体内侧面的绝缘物、以及一可嵌设于座体上的下壳体等构成;    该座体,是为一绝缘壳体,壳体前端布设数个端子孔,端子孔后方延伸有固定槽,且相邻固定槽可由肋部所分隔;    该端子组,是由数个端子所组成,各端子前端以插件的方式固设于座体的端子孔内,端子后端成一U型槽,容置于座体的固定槽内;    该电缆线组,是由数条电缆线构成,电缆线的外缘由塑料层所包覆,依序向前剥露出编织网层导线、薄塑料层导线以及金属导线,各金属导线并可分别嵌设于各端子的U型槽内;    该固定组件组,是由数个固定组件所组成,各固定组件可紧密扣压于各端子后端的U型槽内,以固定端子与电缆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连接器」,尤指一种适用于连接液晶显示器(例如LCD)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按,习式的「显示器连接器」,其电缆线由最外层的塑料层依序剥露出编织网层、薄塑料层、金属导线,在连接电缆线与端子之处,乃利用焊接的方法相接,但由于连接器本身体积小,端子与电缆线的金属导线均相当的细小,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空焊,导致产品的电气特性不稳定,产品报废率高,相对的,制作成本即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连接器」;藉由电缆线的金属导线直接嵌设于端子,并利用固定组件加以固定,使端子与电缆线的金属导线可以紧密接合,以维持电气特性的稳定性,减少产品报废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一端子组、一电缆线组、一固定组件组、一可嵌设于座体上的上壳体、一可贴覆于上壳体内侧面的绝缘物、以及一可嵌设于座体上的下壳体等构成;该座体,是为一绝缘壳体,可由塑料射出成型,壳体前端布设数个端子孔,端子孔后方延伸有固定槽,且相邻固定槽可由肋部所分隔;该端子组,是由数个端子所组成,各端子前端以插件的方式固设于座体的端子孔内,端子后端成一U型槽,容置于座体的固定槽内;该电缆线组,是由数条电缆线构成,电缆线的外缘由塑料层所包覆,依序向前剥露出编织网层导线、薄塑料层导线以及金属导线,各金属导线并可分别嵌设于各端子的U型槽内;该固定组件组,是由数个固定组件所组成,各固定组件可紧密扣压于各端子后端的U型槽内,以固定端子与电缆线;藉此,以构成一显示器连接器。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将电缆线的金属导线直接嵌设于端子上,且利用固定组件加以固定,不需焊接工序,即增加其耐插拔力;2、电缆线的编织网层导线,嵌固于接地金属棒中,藉由接地金属棒与上壳体的接触弹片相接触而接地,进而增益电气特性的稳定以达较佳的品质。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具体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标、图号详细说明如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正面);图1A为本技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反面);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一);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二);图4为本技术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三);图5为本技术装置的部分立体放大图(正面);图6为本技术装置的部分立体放大图(反面);图7为第1图的A-A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固定组件组较佳实施例图标;图9为本技术的电缆线组较佳实施例图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是包括一座体10、一端子组20、一电缆线组30、一固定组件组40、一上壳体50、一绝缘物60、以及一下壳体70等构成,其中该座体10,是为一绝缘壳体,可由塑料射出成型,壳体前端布设数个端子孔11,端子孔11后方延伸有固定槽12,且相邻固定槽可由肋部13所分隔,座体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凸部141、阶梯面上下层142,143以及固定槽144。该端子组20,是由数个端子21所组成,且端子21为金属片材质冲制而成,各端子21后端成一U型槽22,U型槽22的一侧有一开孔221,U型槽22的另一侧延伸折弯成端子的前端23,端子前端23由上、下层接触弹片23a,23b构成,上层接触弹片23a侧边有一固定部231,且两接触弹片23a,23b可由连接部232连接,端子前端23以插件的方式固设于座体10的端子孔11内;该电缆线组30,是由数条电缆线32构成,各电缆线32的外缘由塑料层导线321所包覆,且依序向前剥露出编织网层导线322,薄塑料层导线323,以及金属导线324,编织网层导线322可嵌固于接地金属棒31,且金属导线324可为一铜导线,嵌设于U型槽22的侧边开孔221中;该固定组件组40,是由数个固定组件41组成,固定组件41可为U型薄片,各固定组件41向下冲设有两凸点42,用以定位电缆线组30的金属导线324,且固定组件侧面41a设有一开孔43;该上壳体50,左右侧边各设有一嵌固孔51,可与座体侧边14的凸部141嵌合,壳体的左右两边各弯折一接触弹片52,壳体上面亦设有接触弹片53,壳体前端延伸弯折成一档板501,后端设有两长型凸板54,且上壳体50扣合座体10的时,其凸板54平置于座体10左右两边的阶梯面下层142使其与阶梯面的上层143平齐,上壳体50的接触弹片53接触于电缆线组30的接地金属棒31,如此,嵌固于接地金属棒31的编织网层导线322即可接地;该绝缘物60,是为一绝缘体,其材质可为绝缘薄膜,贴覆在上壳体50的内侧面502,防止端子21与上壳体50接通;该下壳体70,左右各设有固定部71以及72,固定部71嵌固于座体10的固定槽144,固定部72则与上壳体50的接触弹片52扣合,下壳体70前端延伸折弯成一档板701,档板有数个缺口702,且上、下壳体50,70固合时,其档板501,701紧密接合,编织网层导线322跨置于下壳体70槽板的缺口702上;藉此,可构成一显示器连接器。请参阅图7所示,该固定组件组40的各固定组件41,其长度略大于端子21后端的U型槽22,故当固定组件41的两侧面41a紧密扣入U型槽22的两壁面22a间,该固定组件41即略为弯曲变形而产生一向下压力,使金属导线324与U型槽22紧密接触,而具有较佳的电器特性,以上的结构特征及所构成的空间型态,实为本技术的精华所在。此间拟提出说明者,乃在于该绝缘物50,其材质可以绝缘胶替换绝缘薄膜,绝缘胶涂抹于上壳体50内侧面502,亦可防止端子21与上壳体50接触。请参阅图8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固定组件组40是可先行由一金属料带44所预先冲压制成,且在金属料带44上冲压成型有数个固定组件41,该固定组件41具有向下的凸点42,且固定组件41侧面41a有一开孔43,组合时,各固定组件41可先行扣入各端子21的U型槽22内,再切除金属料带44多余的部分;再者,本技术的电缆线组30,是可先将各电缆线32加工出一剥离层325,且该剥离层325是自外缘的塑料层导线321依序向中央处剥离出两编织网层导线322、两薄塑料层导线323、及一金属导线324,两编织网层导线322上个别嵌设于一接地金属棒31,组合时,各金属导线324可藉由两接地金属棒31间的张力,避免导线弯曲,而嵌设于端子21后端的U型槽22开孔221,并由固定组件41固定后,该金属导线324可由固定组件41侧面41a的开孔43穿出,以利于裁切多余的金属导线324。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座体、一端子组、一电缆线组、一固定组件组、一可嵌设于座体上的上壳体、一可贴覆于上壳体内侧面的绝缘物、以及一可嵌设于座体上的下壳体等构成;该座体,是为一绝缘壳体,壳体前端布设数个端子孔,端子孔后方延伸有固定槽,且相邻固定槽可由肋部所分隔;该端子组,是由数个端子所组成,各端子前端以插件的方式固设于座体的端子孔内,端子后端成一U型槽,容置于座体的固定槽内;该电缆线组,是由数条电缆线构成,电缆线的外缘由塑料层所包覆,依序向前剥露出编织网层导线、薄塑料层导线以及金属导线,各金属导线并可分别嵌设于各端子的U型槽内;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添
申请(专利权)人:佶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