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69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2
一种旋钮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上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由旋钮把手、装饰盖以及控制组件组成,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机体内,所述装饰盖设置在所述控制组件前侧的机体上,所述旋钮把手穿过所述装饰盖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旋钮把手由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前侧的把手部组成,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装饰盖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装饰盖呈“环形”设置,在所述装饰盖的轴心处设有通孔,所述旋钮把手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装饰盖上设有卡扣,在机体上分别设有轴孔以及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接,所述控制组件的驱动轴穿过轴孔向外侧延伸并与旋钮把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操作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旋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微波炉、烤箱等电器中会采用到旋钮调节温度或时间等。用户通过转动旋钮即可实现调节。
[0003]但现有的旋钮结构过于复杂,不仅不利于生产组装,还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不美观,而且在后期维护过程中难以拆卸,并不能满足使用所需。
[0004]为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且实用的旋钮结构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易操作的旋钮结构。
[000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钮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上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由旋钮把手、装饰盖以及控制组件组成,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机体内,所述装饰盖设置在所述控制组件前侧的机体上,所述旋钮把手穿过所述装饰盖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旋钮把手由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前侧的把手部组成,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装饰盖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装饰盖呈“环形”设置,在所述装饰盖的轴心处设有通孔,所述旋钮把手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装饰盖上设有卡扣,在机体上分别设有轴孔以及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接,所述控制组件的驱动轴穿过轴孔向外侧延伸并与旋钮把手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地,在轴孔的四周还设有安装孔,所述控制组件通过螺丝与安装孔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上设置有支承板,装配孔设置在支承板中,驱动轴穿过装配孔,支承板位于装配孔的外周间隔的设置有二个以上定位孔。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承板呈几字形,且横跨在控制组件的两侧。
[0013]作为优选地,所述把手部由固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接部的外壁上且外侧延伸的上凸起部组成。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把手部还包括与固接部的外壁相接的下凸起部,上凸起部朝上设置,下凸起部朝下且斜向朝前设置。
[0015]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异形孔,所述异形孔的内壁上沿其圆周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控制组件的驱动轴上设有插销,所述驱动轴插接在所述异形孔内时、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0016]作为优选地,机体为微波炉、烤箱和蒸烤一体箱的任一种。
[0017]本技术的旋钮结构,具有简单、实用、方便组装且便于后期维护、生产成本低
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上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由旋钮把手、装饰盖以及控制组件组成,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机体内,所述装饰盖设置在所述控制组件前侧的机体上,所述旋钮把手穿过所述装饰盖与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连接,也就是,在组装时,只需将装饰盖与控制组件分别安装在机体上,然后将旋钮把手与控制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即可,操作方便且实用,符合生产以及使用所需。
[0018]本技术中的把手部由固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接部的外壁上且外侧延伸的上凸起部组成;上凸起部的设置便于用于手持旋钮把手,操作简单方便。
[0019]本技术中的把手部还包括与固接部的外壁相接的下凸起部,上凸起部朝上设置,下凸起部朝下且斜向朝前设置;下凸起部的的设置更加有利于用户用手指捏住旋钮把手,进一步的降低了操作难度。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5为本技术的旋钮把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旋钮把手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为旋钮组件,20为机体,110为旋钮把手,111为把手部,112为连接部,1121为异形孔,1122为凹槽,113为固接部,114为上凸起部,120为装饰盖,121为卡扣,125为下凸起部,130为控制组件,131为驱动轴,132为插销,133为支承板,133.1为装配孔,133.2为定位孔,210为卡槽,220为安装孔,230为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参见图1

图7,一种旋钮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20上的旋钮组件10,所述旋钮组件10由旋钮把手110、装饰盖120以及控制组件130组成,所述控制组件130设置在机体20内,所述装饰盖120设置在所述控制组件130前侧的机体20上,所述旋钮把手110穿过所述装饰盖120与所述控制组件130固定连接,也就是,在组装时,只需将装饰盖与控制组件分别安装在机体上,然后将旋钮把手与控制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即可,操作方便且实用,符合生产以及使用所需。
[0031]参见图3和图4,具体的,所述旋钮把手110由连接部112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12前侧的把手部111组成,所述连接部112穿过所述装饰盖120与所述控制组件130固定连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连接部112负责起到连接的作用,而在调节时,通过握持把手部111进行转动调节,便于操作。
[0032]具体的,参见图3,所述装饰盖120呈“环形”设置,在所述装饰盖120的轴心处设有通孔,所述旋钮把手110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控制组件130固定连接,装饰盖120能使外形更
加美观,隐藏一些缝隙、安装孔等。
[0033]参见图2

图4,所述装饰盖120上设有卡扣121,在机体20上分别设有轴孔230以及卡槽210,所述卡扣121与卡槽210卡接,所述控制组件130的驱动轴131穿过轴孔230向外侧延伸并与旋钮把手110固定连接。
[0034]参见图5

图7,所述连接部112内设有异形孔1121,所述异形孔1121的内壁上沿其圆周设置有多个凹槽1122,在控制组件130的驱动轴131上设有插销132,所述驱动轴131插接在所述异形孔1121内时、所述插销132设置在所述凹槽1122内,也就是,在组装时,通过多个凹槽1122,能实现将把手部111竖直向上后,再进行插接组装,多个凹槽1122能实现多角度定位组装,无需寻找插销132与凹槽1122的位置配合,能提高组装效率。
[0035]所述控制组件130上设置有支承板133,装配孔133.1设置在支承板133中,驱动轴131穿过装配孔133.1,支承板133位于装配孔133.1的外周间隔的设置有二个以上定位孔133.2。
[0036]所述支承板133呈几字形,且横跨在控制组件130的两侧。
[0037]进一步的,在轴孔230的四周还设有安装孔220,所述控制组件130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20)上的旋钮组件(10),其特征是所述旋钮组件(10)由旋钮把手(110)、装饰盖(120)以及控制组件(130)组成,所述控制组件(130)设置在机体(20)内,所述装饰盖(120)设置在所述控制组件(130)前侧的机体(20)上,所述旋钮把手(110)穿过所述装饰盖(120)与所述控制组件(13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钮把手(110)由连接部(112)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12)前侧的把手部(111)组成,所述连接部(112)穿过所述装饰盖(120)与所述控制组件(13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装饰盖(120)呈“环形”设置,在所述装饰盖(120)的轴心处设有通孔,所述旋钮把手(110)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控制组件(13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装饰盖(120)上设有卡扣(121),在机体(20)上分别设有轴孔(230)以及设有卡槽(210),所述卡扣(121)与卡槽(210)卡接,所述控制组件(130)的驱动轴(131)穿过轴孔(230)向外侧延伸并与旋钮把手(110)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是在轴孔(230)的四周还设有安装孔(220),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閤光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艾丽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