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6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泵,包括上盖和气囊,上盖内限定出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的一端形成出气口,气囊设在上盖的轴向一侧,且具有可变形的气囊腔,气囊腔限定出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通过折返通道连通,在上盖的轴向上,第一排气通道内的气流方向与第二排气通道内的气流方向一致,其中,上盖的朝向气囊的一侧表面具有配合凸起,配合凸起伸入第二排气通道,且配合凸起的朝向气囊的一侧表面具有导引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泵,工作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声品质。具有良好的声品质。具有良好的声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泵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泵。

技术介绍

[0002]气泵具有抽气、打气、抽真空、增压、气体循环等用途,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中。相关技术中,气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气泵,所述气泵工作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声品质。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泵,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内限定出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一端形成出气口;气囊,所述气囊设在所述上盖的轴向一侧,且具有可变形的气囊腔,所述气囊腔限定出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通过折返通道连通,在所述上盖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内的气流方向一致,其中,所述上盖的朝向气囊的一侧表面具有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伸入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且所述配合凸起的朝向所述气囊的一侧表面具有导引面。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泵,通过设置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通过折返通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泵(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所述上盖(1)内限定出第一排气通道(1a),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a)的一端形成出气口(1b);气囊(2),所述气囊(2)设在所述上盖(1)的轴向一侧,且具有可变形的气囊腔(21),所述气囊腔(21)限定出第二排气通道(2a),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a)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a)通过折返通道(100a)连通,在所述上盖(1)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a)内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a)内的气流方向一致,其中,所述上盖(1)的朝向气囊(2)的一侧表面具有配合凸起(111),所述配合凸起(111)伸入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a),且所述配合凸起(111)的朝向所述气囊(2)的一侧表面具有导引面(111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111a)为平面且由外向内、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a)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通道(100a)包括第一折返通道(1c)和第二折返通道(3a),在气流方向上,所述第一折返通道(1c)位于所述第二折返通道(3a)的上游侧,所述气囊(2)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一连通口(2c)和第二连通口(2d),所述第一连通口(2c)连通所述第一折返通道(1c)和所述第二折返通道(3a),所述第二连通口(2d)连通所述第二折返通道(3a)和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a),以使气流自所述第二排气通道(2a)通过所述第一折返通道(1c)折返至所述第一连通口(2c)、自所述第一连通口(2c)通过所述第二折返通道(3a)折返至所述第二连通口(2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出气单向阀(4A),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4A)设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c)处以遮盖所述第一连通口(2c)的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4A)设在所述第二连通口(2d)处以遮盖所述第二连通口(2d)的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4A)包括阀片(41)和配合柱(42),所述阀片(41)形成为筒状结构且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连通口(2c)的边沿或所述第二连通口(2d)的边沿,所述阀片(41)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气流入口(41a)和气流出口(41b),所述配合柱(42)沿所述气流入口(41a)朝向所述气流出口(41b)的方向紧密插配于所述阀片(41)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41)包括沿所述阀片(41)的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合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清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