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60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包括板体、防护机构、导热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板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散热块,其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内部;凹槽,其设置于所述散热块的边侧;散热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该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板体的内部设置有三组散热块,通过等间距分布的散热块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对各部件进行均匀的导热,同时散热块与凹槽卡合的过程中,边侧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方便整体将热量进行导出,并通过导热硅片材质的散热框架与散热块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进行快速的散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
,具体为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和支撑体。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与其相对的,对于线路板的设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使得线路板也得到了技术改进。
[0003]市场上的线路板在使用中整体的散热效果差,经常出现温度过高而损坏的情况,降低整体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线路板在使用中整体的散热效果差,经常出现温度过高而损坏的情况,降低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包括板体、防护机构、导热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板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
[0006]所述导热机构包括:
[0007]散热块,其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内部;
[0008]凹槽,其设置于所述散热块的边侧;
[0009]散热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块设置为三组,且散热块与板体之间紧密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框架通过散热块与凹槽构成卡合机构,且散热框架呈水平状。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
[0013]底套,其设置于所述导热机构的底部;
[0014]铜层,其设置于所述底套的内部顶端;
[0015]环氧树脂胶层,其设置于所述铜层的底部;
[0016]聚酰亚胺层,其设置于所述环氧树脂胶层的底部。
[0017]优选的,所述铜层与环氧树脂胶层之间相互贴合,且铜层与聚酰亚胺层之间相互配合。
[0018]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0019]防护壳,其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左右两侧;
[0020]横槽,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的中端内部;
[0021]卡勾,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的左右两侧。
[0022]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通过横槽与板体构成卡合结构,且防护壳沿着板体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板体的内部设置有三组散热块,通过等间距分布的散热块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对各部件进行均匀的导热,同时散热块与凹槽卡合的过程中,边侧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方便整体将热量进行导出,并通过导热硅片材质的散热框架与散热块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进行快速的散热。
[0024]散热块设置为三组,由于板体的内部设置有三组散热块,通过等间距分布的散热块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对各部件进行均匀的导热,增加整体的导热效果和导热速度。
[0025]散热框架通过散热块与凹槽构成卡合机构,散热块与凹槽卡合的过程中,边侧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方便整体将热量进行导出,并通过导热硅片材质的散热框架与散热块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进行快速的散热。
[0026]铜层与环氧树脂胶层之间相互贴合,将铜层与聚酰亚胺层利用环氧树脂胶层粘黏一起,由于聚酰亚胺层采用高导热性的材质,可以快速的将板体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正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散热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板体;2、防护机构;201、防护壳;202、横槽;203、卡勾;3、导热机构;301、散热块;302、凹槽;303、散热框架;4、散热机构;401、底套;402、铜层;403、环氧树脂胶层;404、聚酰亚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

2所示,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包括:板体1,板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机构2,板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3,导热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4,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壳201,其设置于板体1的左右两侧;横槽202,其设置于防护壳201的中端内部;卡勾203,其设置于防护壳201的左右两侧,防护壳201通过横槽202与板体1构成卡合结构,且防护壳201沿着板体1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由于部分板体1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受到碰撞后容易断裂使板体1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设置防护壳201,将板体1两侧插入横槽202内,利用卡勾203对板体1进行抵紧,由防护壳201保护板体1两侧不规则的边缘,避免边缘受到碰撞,达到对板体1边缘保护更好的效果。
[0033]如图3

4所示,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导热机构3包括:散热块301,其设置于板体1的内部,散热块301设置为三组,且散热块301与板体1之间紧密贴合,由于板体1的内部设置有三组散热块301,通过等间距分布的散热块301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对各部件进行均匀的导热,增加整体的导热效果和导热速度,凹槽302,其设置于散热块301的边侧;散热框架303,其设置于凹槽302的两侧,散热框架303通过散热块301与凹槽302构成卡合机构,且散热框架303呈水平状,散热块301与凹槽302卡合的过程中,边侧存在一定
的间隙,从而方便整体将热量进行导出,并通过导热硅片材质的散热框架303与散热块301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进行快速的散热,散热机构4包括:底套401,其设置于导热机构3的底部;铜层402,其设置于底套401的内部顶端;环氧树脂胶层403,其设置于铜层402的底部;聚酰亚胺层404,其设置于环氧树脂胶层403的底部,铜层402与环氧树脂胶层403之间相互贴合,且铜层402与聚酰亚胺层404之间相互配合,将铜层402与聚酰亚胺层404利用环氧树脂胶层403粘黏一起,由于聚酰亚胺层404采用高导热性的材质,可以快速的将板体1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0034]综上,该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首先板体1的内部设置有三组散热块301,通过等间距分布的散热块301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对各部件进行均匀的导热,同时散热块301与凹槽302卡合的过程中,边侧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方便整体将热量进行导出,并通过导热硅片材质的散热框架303与散热块301对内部进行快速的导热,方便整体进行快速的散热,接着将底部的铜层402与聚酰亚胺层404利用环氧树脂胶层403粘黏一起,由于聚酰亚胺层404采用高导热性的材质,可以快速的将板体1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由于部分板体1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受到碰撞后容易断裂使板体1报废,因此设置防护壳201,将板体1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包括板体(1)、防护机构(2)、导热机构(3)和散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机构(2),所述板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3),所述导热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4);所述导热机构(3)包括:散热块(301),其设置于所述板体(1)的内部;凹槽(302),其设置于所述散热块(301)的边侧;散热框架(303),其设置于所述凹槽(302)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301)设置为三组,且散热块(301)与板体(1)之间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架(303)通过散热块(301)与凹槽(302)构成卡合机构,且散热框架(303)呈水平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热结构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底套(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鼎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