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56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实验操作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包括无菌台、双层板以及透明窗,所述双层板由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组成,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无菌台内壁两侧固定,且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透明窗位于间隙处且与无菌台内壁两侧接触,所述无菌台顶部以及背面和后挡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轮。该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具备可避免细菌附着于手指上和实验数据精准度高等优点,解决了实验者利用手指向上推动透明玻璃窗上的把手时,由于透明玻璃窗和把手处于外界空气中,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可能会附着于把手上,因此,手指一旦接触细菌会借机附着实验者手指上,容易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的问题。响的问题。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操作台
,具体为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实验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运用一定的仪器、材料和药品,通过科学方法,有目的地观察研究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的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过程,而大部分时候,生物实验会用到无菌操作台。
[0003]无菌操作台在使用之前,会将需要使用到的用具放置无菌操作台内部,然后通过喷洒医用酒精用具紫外线灯照射的方式进行杀毒灭菌,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灭菌后,由实验者座在座椅上利用手指向上推动透明玻璃窗上的把手,然后进行生物实验,在实验者利用手指向上推动透明玻璃窗上的把手时,由于透明玻璃窗和把手处于外界空气中,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可能会附着于把手上,因此,手指一旦接触细菌会借机附着实验者手指上,容易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故而提出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具备可避免细菌附着于手指上和实验数据精准度高等优点,解决了实验者利用手指向上推动透明玻璃窗上的把手时,由于透明玻璃窗和把手处于外界空气中,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可能会附着于把手上,因此,手指一旦接触细菌会借机附着实验者手指上,容易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包括无菌台、双层板以及透明窗,所述双层板由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组成,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无菌台内壁两侧固定,且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透明窗位于间隙处且与无菌台内壁两侧接触,所述无菌台顶部以及背面和后挡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轮,所述无菌台内壁两侧设置有同一个的脚踩件,所述脚踩件上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呈左右对称部分的连接环,所述透明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吊环,同侧所述吊环与连接环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绕过同侧所述牵引轮的内部,所述无菌台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部分的限位卡件,所述透明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限位卡件下方的条形板。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该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在无菌台经过二十分钟左右消毒后,需要向上滑开透明窗时,实验者只需坐在座椅上,然后双脚踩在脚踩件,并利用脚尖对脚踩件施加力,在连接环、牵引绳、吊环以及牵引轮的导向配合下,使得透明窗受力向上运动,运动完成后,由限位卡件对透明窗连接的条形板进行限位,从而间接的对透明窗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实验者的
手指与外界接触,具备了避免细菌附着于手指上和实验数据精准度高的优点。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无菌台的内部固定有与透明窗底部接触的操作面板,所述无菌台的内部开设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安装槽,所述无菌台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滑槽。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时,操作面板可对透明窗起到支撑的作用,所形成的间隙是为了便于后续透明窗受力能够向上运动。
[0013]进一步,所述脚踩件包括转轴以及踩板,所述转轴的两端外侧通过轴承与无菌台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踩板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外侧,所述连接环通过铰接座铰接于踩板的背面,所述踩板前表面距离转轴的距离小于所述踩板后背面距离转轴的距离,所述踩板的右侧横截面呈倾斜设计。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双脚踩在踩板上,并利用脚尖对踩板的顶部后端施加力,使得踩板带动转轴在轴承内部旋转,与踩板连接的铰接座则带动连接环运动,使得牵引绳拉扯吊环。
[0015]进一步,所述限位卡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槽内壁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滑槽内部的卡块,所述限位板靠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弹簧并延伸至无菌台外侧的拉杆;
[0016]进一步,所述卡块的底部呈倾斜设计,所述条形板位于滑槽的内部且位于卡块的下方。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吊环带动透明窗向上运动过程中,透明窗带动连接的条形板向上运动,此时条形板的顶端与卡块的底部接触,卡块在受到条形板竖向力时,由于卡块的底部呈倾斜面,使得卡块将竖向力转换成横向力,卡块通过限位板挤压弹簧,弹簧受力后形变,此时,限位板带动卡块以及拉杆横移,卡块离开滑槽运动至安装槽的内部,当条形板运动卡块的上方时,弹簧恢复形变,带动卡块再次运动至滑槽的内部,由卡块的顶部端面对条形板的底部进行限位,从而间接对上移的透明窗进行定位,使用完成后,只需要向相背一侧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利用连接的限位板带动卡块再次运动至安装槽的内部,在透明窗重力下,透明窗下移复位。
[0018]进一步,所述无菌台的内部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牵引槽,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牵引槽内部的牵引块。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牵引槽与牵引块配合,能够在限位板横向运动过程中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中A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踩板立体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条形板正视剖面图。
[0025]图中:1、无菌台;2、透明窗;3、双层板;4、牵引轮;5、脚踩件;51、转轴;52、踩板;6、
连接环;7、牵引绳;8、吊环;9、限位卡件;91、弹簧;92、限位板;93、卡块;94、拉杆;10、条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中,由图1

5给出,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包括无菌台1、双层板3以及透明窗2,无菌台1的内部固定有与透明窗2底部接触的操作面板,无菌台1的内部开设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安装槽,无菌台1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滑槽,初始状态时,操作面板可对透明窗2起到支撑的作用,所形成的间隙是为了便于后续透明窗2受力能够向上运动,双层板3由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组成,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无菌台1内壁两侧固定,且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留有间隙,透明窗2位于间隙处且与无菌台1内壁两侧接触,无菌台1顶部以及背面和后挡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轮4,无菌台1内壁两侧设置有同一个的脚踩件5,脚踩件5包括转轴51以及踩板52,转轴51的两端外侧通过轴承与无菌台1内壁转动连接,踩板52固定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包括无菌台(1)、双层板(3)以及透明窗(2),所述双层板(3)由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组成,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无菌台(1)内壁两侧固定,且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透明窗(2)位于间隙处且与无菌台(1)内壁两侧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台(1)顶部以及背面和后挡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轮(4),所述无菌台(1)内壁两侧设置有同一个的脚踩件(5),所述脚踩件(5)上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呈左右对称部分的连接环(6),所述透明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吊环(8),同侧所述吊环(8)与连接环(6)之间通过牵引绳(7)连接,所述牵引绳(7)绕过同侧所述牵引轮(4)的内部,所述无菌台(1)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部分的限位卡件(9),所述透明窗(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限位卡件(9)下方的条形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台(1)的内部固定有与透明窗(2)底部接触的操作面板,所述无菌台(1)的内部开设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安装槽,所述无菌台(1)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缘朱璐瑶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