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52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包括:漏板本体、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及降氧装置,漏板本体包括侧壁和底部铂铑合金漏板,侧壁与铂铑合金漏板围成上侧敞口的槽型腔;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槽型腔的敞口侧,用于对进入槽型腔的熔融态玄武岩加热;第一冷却装置,设置于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槽型腔的一侧,用于对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槽型腔一侧环境进行降温;及降氧装置,用于降低铂铑合金漏板表面环境的氧气浓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有利于延长铂铑合金漏板的使用寿命。利于延长铂铑合金漏板的使用寿命。利于延长铂铑合金漏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


[0001]本技术涉及玄武岩纤维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

技术介绍

[0002]玄武岩是岩浆从地表裂隙渗出及火山喷发凝结的火成岩,多为黑色或灰绿色,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玄武岩在1450℃~1500℃的熔融状态下通过铂铑合金漏板拉直可制成玻璃纤维,其制品具有优越的耐高温性能、力学强度、弹性模量、密度、蠕变断裂应力等,相较于普通玻璃纤维耐腐蚀性能、力学性能更优,蠕变率约为芳纶纤维的25%,工艺能耗仅为碳纤维的6%。
[0003]在玄武岩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熔融玄武岩的拉丝是最重要的环节,而铂铑合金漏板是该环节最为核心的装置。在当前技术发展条件下,铂铑合金因其耐玻璃液高温侵蚀且不污染玻璃液、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与抗蠕变性能良好而成为玄武岩纤维制造工艺中漏板材料的不二之选,适用性远高于其他材料。但由于铂、铑两种贵金属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制造漏板成本很高,且铂铑合金漏板在玄武岩纤维拉丝作业的温度条件下,同时受到高温、氧化性空气、熔融玄武岩侵蚀以及拉丝过程中的力学影响,导致接触空气的金属表面逐渐氧化且挥发,造成质量损失,长期过程下产生薄弱点,导致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延长铂铑合金漏板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包括:漏板本体,所述漏板本体包括侧壁和底部铂铑合金漏板,所述侧壁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围成上侧敞口的槽型腔;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槽型腔的敞口侧,用于对进入所述槽型腔的熔融态玄武岩加热;第一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所述槽型腔的一侧,用于对所述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所述槽型腔一侧环境进行降温;及降氧装置,用于降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表面环境的氧气浓度。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电阻,多个所述加热电阻均匀并排设置于所述敞口侧,并通过固定架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冷液循环管和支撑架;所述冷液循环管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于所述所述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所述槽型腔的侧面;所述冷液循环管呈蛇形布设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所述槽型腔的一侧。
[0009]优选地,所述降氧装置包括第一降氧部件,所述第一降氧部件包括第一氮气输送管,且所述第一氮气输送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嘴,所述第一氮气输送管用于
将外部常温氮气输送至各所述第一喷嘴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将外部常温氮气缓慢喷向所述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所述槽型腔的一侧。
[0010]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铂铑合金漏板之间的加热滤网,所述加热滤网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加热滤网侧端与所述侧壁内壁紧密接触。
[0011]优选地,所述加热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的孔径。
[0012]优选地,所述降氧装置包括第二降氧部件,所述第二降氧部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降氧部件用于降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位于所述所述槽型腔内的表面环境氧气浓度。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降氧部件包括与所述侧壁连接的第二氮气输送管,所述第二氮气输送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嘴,所述第二氮气输送管用于将外部高温氮气输送至各所述第二喷嘴,并通过所述第二喷嘴将外部高温氮气喷至所述槽型腔内。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氮气输送管位于所述侧壁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氮气输送管连接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喷嘴数量相同的多个通孔,各所述第二喷嘴分别固定嵌于一个所述通孔内,并通过所述各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槽型腔。
[0015]优选地,各所述通孔的轴向斜向设置并指向所述铂铑合金漏板,各所述第二喷嘴与对应所述通孔紧密配合,且各所述第二喷嘴的出气端位于对应所述通孔内。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熔融态玄武岩进入槽型腔之前,首先经过第一加热装置,并通过第一加热装置对熔融态玄武岩进行加热,以改善熔融态玄武岩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使熔融态玄武岩流至底部铂铑合金漏板上时,铂铑合金漏板上表面熔融态玄武岩温度分布均匀,以减少铂铑合金漏板受热不均产生的形变问题;此外,在降氧装置的作用下,降低铂铑合金漏板表面的氧气浓度,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铂铑合金漏板高温下的氧化及挥发,从而延长铂铑合金漏板的使用寿命;此外熔融态玄武岩经过铂铑合金漏板拉丝后,通过第一冷却装置对铂铑合金漏板背离所述槽型腔的一侧进行降温,便于玄武岩的拉丝成型,避免断丝,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铂铑合金漏板漏孔或漏嘴的蠕变,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的正视图;
[0020]图2为图1中提供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1中提供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的仰视图。
[0022]图标:1

漏板本体;10

侧壁;20

漏板;210

漏嘴;30

槽型腔;40

第一加热装置;410

加热电阻;420

固定架;50

第一冷却装置;510

冷液循环管;520

支撑架;60

第一降氧部件;610

第一氮气输送管;620

第一喷嘴;70

加热滤网;80

第二降氧部件;810

第二氮气输送管;820

第二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延长铂铑合金漏板的使用寿命。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板本体(1),所述漏板本体(1)包括侧壁(10)和底部铂铑合金漏板(20),所述侧壁(10)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围成上侧敞口的槽型腔(30);第一加热装置(40),设置于所述槽型腔(30)的敞口侧,用于对进入所述槽型腔(30)的熔融态玄武岩加热;第一冷却装置(50),设置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背离所述槽型腔(30)的一侧,用于对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背离所述槽型腔(30)一侧环境进行降温;及降氧装置,用于降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表面环境的氧气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0)包括多个加热电阻(410),多个所述加热电阻(410)均匀并排设置于所述敞口侧,并通过固定架(420)与所述侧壁(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50)包括冷液循环管(510)和支撑架(520);所述冷液循环管(510)与所述支撑架(52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520)用于支撑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背离所述槽型腔(30)的侧面;所述冷液循环管(510)呈蛇形布设于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背离所述槽型腔(30)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拉丝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氧装置包括第一降氧部件(60),所述第一降氧部件(60)包括第一氮气输送管(610),且所述第一氮气输送管(610)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嘴(620),所述第一氮气输送管(610)用于将外部常温氮气输送至各所述第一喷嘴(620)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喷嘴(620)将外部常温氮气缓慢喷向所述铂铑合金漏板(20)背离所述槽型腔(30)的一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强张孝英李荣超李伟雄郑慆张孝鑫杨镜良聂文陈搏黄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亨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