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刚专利>正文

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475 阅读:36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具有带插孔的插座面板,于面板下面有两侧面设置金属电极的封闭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下面带连接体并配置动、静触头的永磁铁,各对静触头中的一个静触头与各自相应的一个金属电极相连接,另一个静触头突出至壳体外作为电源连接脚,在壳体的端侧面设置有一对铁质回位金属片,与金属电极相配合有装配插脚的插头体,在插头体的下端于两插脚之间有铁质插头金属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插头与插座非连接状态,插座金属电极不带电,从而可有效避免裸露的金属电极在被导电物碰触时发生的触电事故。并且由于插头插脚与插座电极在接触及脱离的瞬间不通电,不会产生电弧,从而可有效避免在遇可燃气体时由电弧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和插头,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电源插座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带电 的导电金属电极裸露在插孔中,其安全防护性能差。特别是幼年儿童出于好 奇心在模仿成年人插接电源动作时,容易用插头、细小金属物等接触到带电 的导电金属电极而发生触电伤亡事故。为解决导电金属电极裸露的电源插座 的安全防护性能差的问题,现有技术公开有闭孔安全插座,其通过设置插孔 封闭机构,形成对导电金属电极的遮挡,但其仍然不能实现对导电金属电极 完全有效的遮挡,且配置结构相对复杂,插座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相对降 低,对插座适应类型也有相应的要求,因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另外,现行 的电源插座与插头进行电源连接或断电的瞬间,插座金属电极与插头插脚电 极间会产生电弧,由于其电弧裸露在空气中,如遇室内充斥可燃气体时,会 引发火灾、爆炸恶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电源插座使 用安全性能的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它包括有上 面设置插孔的插座面板,与面板上的插孔相对应设置有金属电极,与金属电 极相配合有装配插脚的插头体,在插座面板的下面设置有一封闭壳体,在封 闭壳体内于上部位置装配有下面带连接体的永磁铁,于连接体上有由两平行 的金属板构成的一对动触头,于各动触头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静触头,各 对静触头中的一个静触头与各自相应的一个金属电极相连接,另一个静触头 突出至封闭壳体外作为电源连接脚,在封闭壳体的侧面上与壳体内的永磁铁 相对应设置有一对铁质回位金属片,在插头体的下端于两插脚之间设置有铁 质插头金属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各动触头的下面分别设置有调整弹片。本技术采用于封闭壳体内由永磁铁带动动、静触头的电连接结构, 实现插座与插头的电源连接,在插头与插座非连接状态,置于插孔内的金属 电极不带电,从而可有效避免裸露的金属电极在被导电物碰触时发生的触电 事故。并且由于在插头插脚与插座金属电极接触及脱离的瞬间不通电,从而 不会产生接触瞬间电弧,而瞬间通电接触的动、静触头被封闭在壳体内,其 产生的电弧与室内空气隔绝,从而可有效避免在遇可燃气体时由接触电弧引 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另外,本技术与现行的遮挡式安全插座相比较, 由于插座与插头的插接方式与普通插座的使用方式相同,且不存在复杂的滑 板遮挡机构与弹簧复位机构,其插座的使用性能好,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本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具有上面设置一对插孔的插座面板1,在插座面板1的下面设置有一长方形的封闭壳体3,于壳体3的两侧面上 分别与面板1上的插孔相对应设置有一对金属电极2,在壳体内的上部装配 有一下面带圆柱形连接体5的长方形永磁铁9,装配于连接体5上有由一上 一下两平行的金属板构成的一对动触头11,于各动触头11的上方分别设置 有一对静触头4,各对静触头中的一个静触头与各自相应的一个金属电极2 相连接,另一个静触头突出至封闭壳体外作为电源连接脚,在封闭壳体的两 端面上与壳体3内的永磁铁9相对应设置有一对铁质回位金属片10,与插座 内的金属电极相配合设有装配插脚8的插头体6,在插头体6的下端于两插 脚8之间设置有铁质插头金属片7。本技术在插座与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时,永磁铁9受两回位金属片 10吸引处于下置状态,此时两对动、静触头不接触,插座电路呈断开状 态,插座金属电极2不带电,因此即使用导电体接触到金属电极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使用插头插入插座进行电源连接或者将插头由插座拔出断电时, 在插头插脚8与插座金属电极2接触或脱离的瞬间,永磁铁9尚未受到插头上的铁质金属片7的吸引,电极2仍处于无电状态,因此不会在插脚8与电 极2间产生放电电弧,由此可避免由电弧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当插头插 脚8与插座金属电极2插接到位时,永磁铁9受插头上的插头金属片7吸 引,并克服回位金属片IO对其产生的阻力,向上移动,使两对动、静触头 相互接触,此时插座电路呈连通状态,插座金属电极带电,完成插座与插头 的电源连接。如附图,本技术在各动触头11的下面分别装配有呈槽形的调整弹 片12,以便使动、静触头的接触更加稳定可靠。附图实施例的插头金属片7采用嵌于插头体6内的一体设置结构。本实 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其插头体6与插头金属片7亦可采用分体结构设置,即 将金属片7设置成外覆绝缘体且绝缘体两侧带有与插头插脚8相配合的插孔 的片体结构,通过穿装于普通插头上组成本技术的插头。本技术的面板1、封闭壳体3、连接体5和插头体6采用绝缘材料 成型。本技术适用于两孔、三孔及两孔与三孔混合电源插座。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包括有上面设置插孔的插座面板(1),与面板上的插孔相对应设置有金属电极(2),与金属电极相配合有装配插脚(8)的插头体(6),其特征是在插座面板(1)的下面设置有一封闭壳体(3),在封闭壳体内于上部位置装配有下面带连接体(5)的永磁铁(9),于连接体上有由两平行的金属板构成的一对动触头(11),于各动触头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静触头(4),各对静触头中的一个静触头与各自相应的一个金属电极相连接,另一个静触头突出至封闭壳体外作为电源连接脚,在封闭壳体的侧面上与壳体内的永磁铁相对应设置有一对铁质回位金属片(10),在插头体(6)的下端于两插脚(8)之间设置有铁质插头金属片(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其特征是在各动 触头(11)的下面分别设置有调整弹片(12)。专利摘要一种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具有带插孔的插座面板,于面板下面有两侧面设置金属电极的封闭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下面带连接体并配置动、静触头的永磁铁,各对静触头中的一个静触头与各自相应的一个金属电极相连接,另一个静触头突出至壳体外作为电源连接脚,在壳体的端侧面设置有一对铁质回位金属片,与金属电极相配合有装配插脚的插头体,在插头体的下端于两插脚之间有铁质插头金属片。本技术在插头与插座非连接状态,插座金属电极不带电,从而可有效避免裸露的金属电极在被导电物碰触时发生的触电事故。并且由于插头插脚与插座电极在接触及脱离的瞬间不通电,不会产生电弧,从而可有效避免在遇可燃气体时由电弧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文档编号H01R13/70GK201174469SQ20082007687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永刚 申请人:王永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式安全插座和插头,包括有上面设置插孔的插座面板(1),与面板上的插孔相对应设置有金属电极(2),与金属电极相配合有装配插脚(8)的插头体(6),其特征是:在插座面板(1)的下面设置有一封闭壳体(3),在封闭壳体内于上部位置装配有下面带连接体(5)的永磁铁(9),于连接体上有由两平行的金属板构成的一对动触头(11),于各动触头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静触头(4),各对静触头中的一个静触头与各自相应的一个金属电极相连接,另一个静触头突出至封闭壳体外作为电源连接脚,在封闭壳体的侧面上与壳体内的永磁铁相对应设置有一对铁质回位金属片(10),在插头体(6)的下端于两插脚(8)之间设置有铁质插头金属片(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1年07月19日 08:35
    你好我 要怎么 跟 你合作呢 没有 看到你电话啊 。。。我的 电话式 15259063431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