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成君专利>正文

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40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一侧具包含一符合SATA界面脚位定义的一信号部及一电源部的驳接连接器,该信号部另侧耦接一信号缆线,并于末端设有一信号接头,而电源部另侧耦接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驳接器,尤指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以便作为一外接装置与电脑间的驳接。
技术介绍
电脑的发展确实为人们带来莫大的便捷,且由于软、硬件不断为业者所开发,故时至今日,电脑周边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随著电脑的运用日趋广泛,诸如通讯化、多媒体化…等,使得传统的桌上型电脑,乃至于以轻、薄、短、小为诉求的笔记本型的电脑周边装置,诸如5.25寸规格的CD ROM、DVD ROM、刻录机,乃至于抽取盒(Mobile Rack)…等。因此,诸如USB、1EEE 1394(Fireewire)等界面的传输,使电脑与周边装置以外接盒连接,不再是一种梦想。有监于高速传输的需求,串列式ATA(serial ATA,简称SATA),因信号传输速度高达1.5Gb/s,而远高于前述的IDE、USB或1394界面的传输速度。但人们皆知,信号于传输过程中,其间的接点或驳接次数若过于频繁,往往造成信号的衰减或延迟,甚至造成传输失败。尤其是现有的驳接器大抵设有一电路板,以作为信号的转换、整合以及输出/入的功能,由于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因素,实难以因应高速传输所需要的稳定性,而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申请人本着多年来从事电脑抽取装置和外接装置的设计与产销的经验,期能改善现有驳接器因电路板设置,而无法进行稳定地高速传输的缺失,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技术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一侧具包含一符合SATA界面脚位定义的一信号部及一电源部的驳接连接器,该信号部另侧耦接一信号缆线,并于末端设有一信号接头,而电源部另侧耦接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该一电源输入接头与电源部间是耦接一电源缆线。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该一电源输入接头为一具12V、5V和地线的插座,其分别耦接至电源部的第13~第15脚位、第7~第9脚位和第4~第6与第10~第12脚位。而另一电源输入接头为一具3.3v的插座,其是耦接至电源部的第1~第3脚位。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一侧具包含一符合SATA界面脚位定义的一信号部及一电源部的驳接连接器,该信号部另侧耦接一信号缆线,并于末端设有一信号接头,而电源部另侧耦接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所述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该一电源输入接头与电源部间是耦接一电源缆线。所述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该一电源输入接头为一具12V、5V和地线的插座,其分别耦接至电源部的第13~第15脚位、第7~第9脚位和第4~第6与第10~第12脚位。所述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另一电源输入接头为一具3,3V的插座,其是耦接至电源部的第1~第3脚位。所述的具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该驳接器两侧各自突设一突耳,以便利用结合元件与外接装置连结。所述的具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中该突耳具有耳孔,以便供结合元件的通过。附图单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图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驳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驳接器与外接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技术驳接器1是为一固形物,其一侧突设一包含符合SATA界面脚位定义的一信号部11a及一电源部12a的驳接连接器11,所以,该信号部11a及电源部12a分别具有7只脚位及15只脚位的端子。其中,该信号部11a及电源部12b另侧直接枢接一信号缆线11b及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12b和12c,例如一具12V与5V和一具3.3V的两只插座。其中,该信号缆线11b设有一信号接头11c,以便与电脑的主机板或界面卡形成信号连结。而其中的一电源输入接头12b的12V、5V和地线是分别耦接至电源部12a的第13~第15脚位、第7~第9脚位和第4~第6与第10~第12脚位;而具3.3V的另一电源输入接头12c则耦接至电源部12a的第1~第3脚位,以便供应外接装置2所须的直流电源。尤有进者,该电源输入接头12b与电源部12a之间亦得以一电源缆线12d连结,而获致相同的取电效果。而此驳接器1的优点在于,该信号部11a与信号接头11c间仅以有一信号缆线11b作为连接,其间并无电路板或接点的设置,不致造成信号在高速传输时所可能造成的迟滞或延误的情况发生。尤有进者,该驳接器1两侧各设一突耳13,并以现有的结合元件,例如螺丝或铆钉,穿越其预设的耳孔131,而结合于后叙的外接装置2,唯不以此为限,其亦得以扣接或卡接方式与外接装置2形成连结。如图2所示,该外接装置2是在一壳体21内容置一资料储存装置,例如SATA界面的硬盘、光盘机、刻录机,甚至是抽取装置的内匣体,其背板22对应资料储存装置的信号及电源连接器位置开具一通孔221,以便供该驳接连接器11通过,并与该信号及电源连接器嵌接连结,以形成信号及/或电源的接通。因此,经由本技术的实施,由于驳接器未设有电路板,可大幅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此外,该驳接器的信号部和信号接头间是直接耦接一信号缆线,可避免因电路布局或线路转接所造成的信号迟滞或延宕的情况,而具有所预期的稳定性高的信号高速传输的功能。再者,本技术的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可依外接装置的电压需求,而选择性地选用,以利该外接装置工作电压的取得,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本技术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技术的专利权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一侧具包含一符合SATA界面脚位定义的一信号部及一电源部的驳接连接器,该信号部另侧耦接一信号缆线,并于末端设有一信号接头,而电源部另侧耦接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电源输入接头与电源部间是耦接一电源缆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电源输入接头为一具12V、5V和地线的插座,其分别耦接至电源部的第13~第15脚位、第7~第9脚位和第4~第6与第10~第12脚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另一电源输入接头为一具3,3v的插座,其是耦接至电源部的第1~第3脚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驳接器两侧各自突设一突耳,以便利用结合元件与外接装置连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突耳具有耳孔,以便供结合元件的通过。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具SATA界面的驳接器,其一侧具包含一符合SATA界面脚位定义的一信号部及一电源部的驳接连接器,该信号部另侧耦接一信号缆线,并于末端设有一信号接头,而电源部另侧耦接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头。文档编号H01R31/06GK2609233SQ0324461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成君 申请人:张成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