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18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包括木柱与木梁构成的木构架,在木柱和木梁上分别通过木柱连接件和木梁连接件连接有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通过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中心连接支撑连接盘固定在木构架上。该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木构架本身的地震响应,支撑连接盘能有效防止支撑装置发生平面外倾覆,对支撑装置的稳定性提供了安全保证。该装置可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修缮加固,能够解决现有木构架加固方式中存在的榫卯节点刚度大、残余变形大、加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残余变形大、加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残余变形大、加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缮领域,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的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加固古建筑木构架。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实体,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员。几千年来的沧桑变迁中至今留存下来的古建筑,是我国文明历史演变和沉淀的无声见证者。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其主要包括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和井干式构架。木构架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构件,具有重要的传力和受力作用,是支撑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
[0003]古建筑木构架在地震作用下通过榫卯节点的摩擦挤压消耗地震能量,使得木构架具有良好的减震耗能能力。但是由于古代木结构构架的建造年限较长,加上木材本身强度较低,榫卯节点容易发生腐朽、松动等损伤,降低了木构架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以及抗侧能力。部分学者采用碳纤维布、角钢、扁铁等对梁柱节点进行加固,但是该加固方法限制了节点的转动自由度,增大了木构架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部分学者采用钢杆或铁杆支撑沿木构架对角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柱(1)与木梁(2)构成的木构架,在木柱(1)和木梁(2)上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有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所述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通过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5)中心连接支撑连接盘(6)固定在木构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5)包括面板(5

1)、侧面固定板(5

4)、端部固定板(5

5)、超塑性合金芯板(5

2)和端板(5

3),一对面板(5

1)夹持超塑性合金芯板(5

2),并通过一对侧面固定板(5

4)和一对端部固定板(5

5)将超塑性合金芯板(5

2)紧固在一对面板(5

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塑性合金芯板(5

2)为带有中间段芯板开孔(5

8)的直柄钳结构,超塑性合金芯板(5

2)的两端部为凹形卡槽,端板(5

3)通过M10高强螺栓(5

7)连接在凹形卡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固定板(5

5)为中部带有条形孔的矩形板,矩形板上设有螺丝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5

1)内侧面上设有超塑性合金芯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阳郭瀚泽吴晨伟宋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