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盏专利>正文

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15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端子,包括端子头与端子体,其特点是,连接器端子之端子头与端子体端面的交接处设置成直角形状,并与胶蕊组装后,彼此垂直密接,互相抵挡,具有良好的阻挡退针功效,并可促使连接器端子与固定座彼此紧密靠接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松动或脱落等现象,还可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端子,尤指具有阻挡退针功效的连接器端子结构。传统的连接器端子,由于冲制成型时,无法使端子头(1)与端子体(2)的交接处形成直角(如图4、5所示),使之无法有效的阻挡胶蕊挡片,容易造成挡片滑落而产生端子退针的缺失。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端子,与胶蕊能彼此紧密牢靠接合,使连接器端子与连接器的固定座紧密结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松动、脱落等现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连接器端子包括端子体与端子头,其特点是连接器端子的端子头与端子体的端面的交接处呈直角形状,并与胶蕊(阻挡退针用的塑胶件)组装后,彼此垂直密接,互相抵挡,具有良好的阻挡退针功效。本技术的优点是明显的,使连接器端子与固定座彼此紧密牢靠接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松动或脱落等现象,还可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端子与胶蕊组装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端子与固定座连接分解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端子结构部分剖示图。图3B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端子的侧示图。图4为传统连接器端子与胶蕊组装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传统连接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表示1-端子头,2-端子体,3-胶蕊,4-承接插槽,5-上固定座,6-下固定座。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首先请参阅图1、2、3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器端子,包括端子头1与端子体2,其特点是,端子头1与端子体2端面的交接处设置成直角形状,并与胶蕊3(阻挡退针用的塑胶件)组装后,彼此垂直密接,互相抵挡,具有良好的阻挡退针功效;承接插槽4为连接器端子公针与母针的插入承接处,上固定座5与下固定座6为连接器端子插入承装之用。当连接器端子的承接插槽4插入上、下固定座5、6后,使连接器端子与上、下固定座5、6紧密接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松动或脱落等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端子,包括端子头与端子体,其特征在于连接器端子的端子头与端子体的端面的交接处呈直角形状,并与胶蕊组装后,彼此垂直密接。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端子,包括端子头与端子体,其特点是,连接器端子之端子头与端子体端面的交接处设置成直角形状,并与胶蕊组装后,彼此垂直密接,互相抵挡,具有良好的阻挡退针功效,并可促使连接器端子与固定座彼此紧密牢靠接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松动或脱落等现象,还可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R43/16GK2377708SQ9922684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玉盏 申请人:陈玉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端子,包括端子头与端子体,其特征在于:连接器端子的端子头与端子体的端面的交接处呈直角形状,并与胶蕊组装后,彼此垂直密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盏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