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13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橡胶外壳和包覆在其内的胶蕊、金属壳体及端子,在橡胶外壳的近插头前端上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的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入口,在插头插入插座上时能完整包覆金属壳体稳定端子间的接触,而防止连接器发生松动导致产生电波或磁波的干扰或外界电波对其干扰的目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头。目前,一般习用的通用序列埠在制作过程时,不一定每个规格大小都非常非常的精准,且就算大小都一样,但不能担保每个插孔都一样的大小,一定都会有一些误差在,故在使用时就会发生通用序列埠连结器插头跟插孔会产生一些间隙而无法完全密合的状况,而有这些小间隙的存在就易产生接点摇晃情形导致电波或磁波的干扰,而影响电脑主机的运算速度与功能,尤其是高频电讯设备对其干扰更为显著;再者,所产生的干扰有很多种,比如说萤幕的晃动不停或使用时讯号断掉和杂讯,还有读取资料时资料传讯的不完整等等,且因制造时所产生的误差,所以只要一有震动时就可能使连接器插头的接触点不稳而产生杂讯,再使用高电路时所受的影响更大,如网路继电器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干扰、插接稳固的连接器插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橡胶外壳和包覆在其内的胶蕊、金属壳体及端子,在橡胶外壳的近插头前端上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的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入口,在该一插头与插座相结合时,上述的插头凸缘可紧贴于插座的面板上,而防止讯号接触点产生摇晃。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橡胶外壳上设有凸缘,该凸缘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入口,在插头与插座相合时,插头凸缘可完整平贴于插座的面板上,防止连接器插头发生松动、摇晃产生电波讯号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插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相结合时的侧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示意图;图4的现有的连接器插头。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连接器插头,包括橡胶外壳11和包覆在其内的胶蕊、金属壳体及端子,在橡胶外壳11的近插头前端上设有一凸缘12,该凸缘12的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3入口。如图2、图3,据上述构造,当连接器插头插入插座3上时,可借向前突出的凸缘12紧贴于插座3的壁面,而有使插头1略向后拉的力量,以致使连接器插头1的金属外壳2将被完整的包覆在橡胶外壳11与连接器插座3内,达到稳固连结器插头1与插座3的电器连接,及防止高压电波或磁波外浅的干扰。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橡胶外壳(11)和包覆在其内的胶蕊、金属壳体及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外壳(11)的近插头前端上设有一凸缘(12),该凸缘(12)的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3)入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橡胶外壳和包覆在其内的胶蕊、金属壳体及端子,在橡胶外壳的近插头前端上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的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入口,在插头插入插座上时能完整包覆金属壳体稳定端子间的接触,而防止连接器发生松动导致产生电波或磁波的干扰或外界电波对其干扰的目的。文档编号H01R13/62GK2395419SQ9924079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元杰 申请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插头,主要包括橡胶外壳(11)和包覆在其内的胶蕊、金属壳体及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外壳(11)的近插头前端上设有一凸缘(12),该凸缘(12)的形状为一向外且向前略为扩散的喇叭形状,其大小大于插座(3)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