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图像的要求越来越高。静态的图像所能反应的信息已不足以满足用户的观感,为此,通常会有生成动态图像的需求,动态图像通常是指由一组静态图像以预置的规则切换显示而产生某种动态效果,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更精彩的三维视觉。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将静态图像通过遮罩、渐隐、缩放等复杂的后期处理,耗费较长时间后得到动态图像。然而,该种后期处理的方式操作较为繁琐,生成动态图像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生成动态图像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是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是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得到,所述第二图像是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得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稠密深度图;基于指定相机路径的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稠密深度图,生成多个图像帧,所述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按照所述指定相机路径运动时在多个位置点中每个位置点处的相机姿态参数,所述多个图像帧中的每个图像帧与一个位置点处的相机姿态参数对应;基于所述多个图像帧,生成动态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稠密深度图,包括: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行对齐;基于行对齐后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深度图以及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深度图;基于所述第一深度图和所述第二深度图,确定所述第一深度图中满足指定填充条件的目标遮挡点;填充所述目标遮挡点的深度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经填充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深度图,生成所述稠密深度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深度图和所述第二深度图,确定所述第一深度图中满足指定填充条件的目标遮挡点,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深度图和所述第二深度图,确定所述第一深度图中的各个遮挡点;确定所述各个遮挡点的目标区域内包括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所述目标区域是指由与所述遮挡点的色差小于色差阈值范围的像素点构成的区域,所述目标像素点是指所述第一深度图和所述第二深度图中匹配且深度信息一致的像素点;从所述各个遮挡点中,将目标区域内包括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像素点数量阈值的遮挡点确定为所述目标遮挡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深度图和所述第二深度图,确定所述第一深度图中的各个遮挡点,包括:对于所述第一深度图中的第一像素点,从所述第二深度图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匹配的第二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任意一个像素点;若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第二像素点的深度信息不一致,且所述第一像素点的极线与所述第二深度图无交叉,则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为遮挡点,所述极线是指所述第一像素点与左极点之间的连接,所述左极点是指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点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图像的交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各个遮挡点的目标区域内包括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包括:对于所述各个遮挡点中的第一遮挡点,统计在所述第一遮挡点的多个水平视差中每个水平视差下所述第一遮挡点的目标区域内包括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所述第一遮挡点是任意一个遮挡点;
将所述每个水平视差下所述第一遮挡点的目标区域内包括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遮挡点的目标区域内包括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所述目标遮挡点的深度信息,包括:确定在最大的目标像素点的数量对应的水平视差下,所述目标遮挡点的目标区域内所有目标像素点的深度信息的中值;将所确定的中值作为所述目标遮挡点的深度信息进行填充。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经填充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深度图,生成所述稠密深度图,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输入至目标网络模型中,输出所述第一图像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