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368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进水总管、出水总管、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所述进水总管上装有变频控制系统,进水总管分叉为两路进水支管,其中一路进水支管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第一离心泵和第二阀门,另一路进水支管上依次装有第三阀门、第二离心泵和第四阀门;经过第二阀门与第四阀门的两路进水支管汇总后至出水总管,在所述出水总管装有测量装置,所述的测量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供水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智能选择供水方式,提供多种供水模式,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建设成本,系统智能分析采集数据,根据信号处理结果不同判断用户需求。根据信号处理结果不同判断用户需求。根据信号处理结果不同判断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水系统向所辖的系统范围内输送用水,根据需要确定不同的供水方式,但往往供水系统内的水压不能满足所辖供水需要,为了满足高层的供水压力就需要建立带有加压水泵的二次供水系统。但同时各用户用水时段往往出现大部分重叠时段,用水量高峰时往往需要加流量供水,如果供水系统一直维持高流量供水状态,在用水需求量小的时候就会造成供水压力能的能源浪费,这也会增加高楼二次供水系统的费用。
[0003]目前对于不同时段用水需求差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选择多台离心泵配合工作的供水系统解决现有问题。当用户对供水系统性能要求是流量较小,扬程较大,采用两台串联连接的离心泵解决实现高压力供应;用水需求改变要求供水系统流量大,采用另两台并联连接的离心泵来实现高流量供应,通过四台离心泵组合方式解决不同需求,同时安装第五台离心泵在系统中做备用工作泵,当供水系统中其中一台离心泵发生故障时代替工作。但这种供水系统首先需要五台单泵,成本较高,其次这种控制系统往往通过PLC控制柜控制工作泵的选择,整个系统占地面积大且控制麻烦,系统需要人工操作控制柜的运行,一旦控制人员在出现故障时没有及时发现处理,整个系统也就无法继续运行,对用户用水可能会造成影响,维护成本也相对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系统单泵多,操作不易,占地面积大等的一部分现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出水总管、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所述进水总管上装有变频控制系统,进水总管分叉为两路进水支管,其中一路进水支管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第一离心泵和第二阀门,另一路进水支管上依次装有第三阀门、第二离心泵和第四阀门;经过第二阀门与第四阀门的两路进水支管汇总后至出水总管,在所述出水总管装有测量装置,所述的测量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第一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阀门与第二离心泵的入水口连接;或者,所述的第二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阀门与第一离心泵的入水口连接;在用水需求高峰时,两台离心泵并联工作,增加流量保证供水;当用户对供水系统性能要求是流量较小,扬程较大的时候,供水系统智能选择单
泵工作;当需要较大压力而不要求流量时,则选择两台离心泵串联工作,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供水压力,保证高层用水。
[0006]进一步说,两台离心泵并联工作时,所述的第五阀门关闭,其它阀门打开。
[0007]进一步说,单泵工作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关闭;或者,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和第五阀门关闭。
[0008]进一步说,两台离心泵串联工作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打开;或者,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打开。
[0009]进一步说,所述的测量装置对整个系统的出口压力和流量进行测量,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装置,再通过变频控制系统对相应的阀门开关进行控制。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供水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智能选择供水方式,提供多种供水模式(并联供水、单泵供水、串联供水),相比传统供水系统需要五台离心泵工作的多泵供水系统,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建设成本,使用变频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plc供水系统,系统智能分析采集数据,根据信号处理结果不同判断用户需求,自动地选择系统供水模式,智能一体化系统操作也解放了人工的束缚,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结构供水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并联工作管道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单泵工作管道流向示意图,仅以其中一个离心泵示例;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串联工作管道流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结构供水系统的控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进水支管、出水管、测量装置、多个离心泵、多个调节阀、变频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进水支管连接,所述进水支管末端与所述出水总管连接;所述离心泵安装在所述进水支管上;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调节阀分别安装在各进水支管上;所述变频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进水总管、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连接,能够根据测量
装置测得数据对用户用水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控制各调节阀状态来改变泵连接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进水总管连接进水支管,以及在进水支管上安装调节阀和离心泵,配合测量装置和变频控制装置,能实现用户不同需求。
[0015]在用水需求高峰时要求供水系统流量大时两台离心泵并联连接工作,增加流量保证供水,当用户对供水系统性能要求是流量较小,扬程较大的时候即对系统压力和流量要求不高的时候系统智能选择单泵工作,当需要较大压力而不要求流量时则选择两台离心泵串联工作,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供水压力,保证高层用水。
[0016]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进水总管1、进水支管、出水管8、测量装置7、两个离心泵、两个调节阀、变频控制系统2和信号处理装置3。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变频控制系统2分别与进水总管1和信号处理装置3连接。
[0018]进一步地,阀门401、阀门402、阀门403、阀门404和阀门405组成整个系统的阀门,其中阀门401和阀门402连接在离心泵601两侧,阀门403和阀门404连接在离心泵602两侧,阀门405单独安装在进水支管502管路中,其中本实施例中进水支管502一端连接在离心泵601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在离心泵602的进水口,也可以将进水支管502一端连接在离心泵601的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在离心泵602的出水口。
[0019]进一步地,进水支管501、进水支管502、进水支管503组成进水支管,其中进水支管502分别与进水支管501和进水支管503连接。
[0020]进一步地,离心泵601和离心泵602组成整个系统离心泵,离心泵进出水两侧均连接不同阀门,两台离心泵的连接方式通过阀门的变化而不同。
[002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当用户对水需求量高要求供水系统流量大时,系统通过测量装置7检测到相应信号,通过信号处理装置3处理之后,传递给变频控制系统2,立马通过系统控制阀门405关闭,其他四个阀门保持打开状态,两台离心泵601、602为并联状态,增大用水流量,从而满足用水高峰的需求。
[002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用户用水需求量降低,对系统压力和流量要求不高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结构的供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出水总管、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上装有变频控制系统,进水总管分叉为两路进水支管,其中一路进水支管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第一离心泵和第二阀门,另一路进水支管上依次装有第三阀门、第二离心泵和第四阀门;经过第二阀门与第四阀门的两路进水支管汇总后至出水总管,在所述出水总管装有测量装置,所述的测量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第一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阀门与第二离心泵的入水口连接;或者,所述的第二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阀门与第一离心泵的入水口连接;在用水需求高峰时,两台离心泵并联工作,增加流量保证供水;当用户对供水系统性能要求是流量较小,扬程较大的时候,供水系统智能选择单泵工作;当需要较大压力而不要求流量时,则选择两台离心泵串联工作,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荣牟介刚张金安杨雪龙李晓军黄雅霜吴登昊谷云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韩杜科泵业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