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68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和筒体;所述上盖和筒体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所述上盖底部和筒体内壁上设有消毒机构;所述筒体一侧设有接近传感器;所述筒体的开口处设有换气组件;所述筒体底部设有电控组件和称重机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控制元件,可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接近传感器感应是否有人靠近,以便有人靠近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自动启闭上盖,通过换气组件排出筒体开口处的污浊气体,通过消毒机构定时对存储的垃圾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通过称重机构实时获取筒体内存放垃圾的重量,以便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获取垃圾箱中垃圾存放信息,达到线上监控的目的。监控的目的。监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桶
,特别涉及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垃圾存储装置,广泛分布于各小区、街道、商场等公共场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也开始逐步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因此,各公共场所的普通垃圾桶也逐渐被分类垃圾桶所替代。
[0003]现有的分类垃圾桶大多为传统的中型或大型垃圾桶,通过采用不同的颜色来提示人们区分垃圾的分类倾倒。而现有的分类垃圾桶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时需要人工手动开启垃圾桶盖,才能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存储,操作较为繁琐;如若直接将垃圾桶盖开启,堆放的垃圾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并产生异味,污浊的空气不仅会影响环境,也会对前去倾倒垃圾的人们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现有的垃圾桶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对垃圾进行称重测量,不利于管理者对区域内的垃圾桶进行远程监控和检测,不利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和筒体,所述上盖用于遮挡筒体顶部开口,密封存储再筒体内腔中的垃圾;所述上盖和筒体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盖翻转使筒体的开口开启或关闭;所述上盖底部和筒体内壁上设有消毒机构,用于筒体内腔中存储垃圾的杀菌消毒;所述筒体一侧设有用于感应人体距离的接近传感器;所述筒体的开口处设有换气组件,用于上盖开启时更换筒体开口处的污浊空气;所述筒体底部设有电控组件和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用于称量筒体内腔中存储垃圾的重量;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控制元件,可与手机APP无线连接,实时地将上盖翻转状态信号、上盖翻转次数信号、换气组件和消毒机构工作状态信号以及称重机构称量的垃圾重量传输到手机APP上显示。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顶部两侧设有凹槽,凹槽处设有把手。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一侧设有连接端,连接端两端的筒体开口边沿处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连接端之间穿插有转轴;所述连接端的底端设有齿条。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齿轮;所述外壳连接于连接块正下方的筒体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使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时可以连动连接端绕转轴旋转,驱动上盖翻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底部边缘处设有防护边,所述电控组件位于防护边内侧,且防护边的最低点高于电控组件的最低点。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部的PCB电路板以及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为PCB电路板供电,所述PCB电路板和蓄电池形成控制元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顶部的4个角处均设有称重传感器,形成一个完整的称重机构,用于称量筒体中存储的垃圾重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靠近驱动机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车轮,基座远离驱动机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支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接近传感器下方的筒体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垃圾分类标识以及称重机构称量的筒体内腔中存储的垃圾重量数值。
[0014]进一步地,所述换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筒体开口处的出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的导气管以及与固定在驱动机构下方筒体上的气泵;所述出气通道环状设置在开口处中部并与开口相连通;所述导气管连接在出气通道和气泵之间,使气泵工作时可以将开口处的污浊气体由出气通道抽入导气管中再排出筒体外侧。
[0015]本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接近传感器感应是否有人靠近,以便有人靠近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自动打开上盖,并自动开启换气组件排出筒体开口处的污浊气体,减少污浊气体对人体的伤害;而上盖会在人离开后自动关闭,并通过消毒机构定时对存储的垃圾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减少垃圾中的细菌滋生;同时,称重机构可以实时获取筒体内存放垃圾的重量,以便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获取垃圾箱中垃圾存放信息,达到线上监控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盖底部设置触碰传感器来感应上盖和筒体的开合状态并记录上盖的开合次数,使电控组件接收触碰传感器信号后可以生成上盖翻转状态信号和上盖翻转次数信号,再通过远程传输到手机APP上,以便管理者通过手机APP进行线上智能检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C处放大结构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上盖1、把手11、太阳能电池板12、连接端13、筒体2、开口22、连接块23、防护边24、接近传感器3、电控组件4、电路板41、蓄电池42、基座43、换气组件5、出气通道51、导气管52、气泵53、消毒机构6、消毒灯管一61、消毒灯管二62、驱动机构7、外壳71、齿轮72、驱动电机73、触碰传感器8、称重机构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一:如图1

5所示,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1和筒体
2,所述上盖1用于遮挡筒体2顶部开口22,密封存储再筒体2内腔中的垃圾;所述上盖1和筒体2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上盖1翻转使筒体2的开口22开启或关闭;所述上盖1底部和筒体2内壁上设有消毒机构6,用于筒体2内腔中存储垃圾的杀菌消毒;所述筒体2一侧设有用于感应人体距离的接近传感器3;所述筒体2的开口22处设有换气组件5,用于上盖1开启时更换筒体2开口22处的污浊空气;所述筒体2底部设有电控组件4和称重机构9,所述称重机构9用于称量筒体2内腔中存储垃圾的重量;所述电控组件4包括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控制元件,可与手机APP无线连接,实时地将上盖1翻转状态信号、上盖1翻转次数信号、换气组件5和消毒机构6工作状态信号以及称重机构9称量的垃圾重量传输到手机APP上显示;其中,接近传感器3的感应距离为0

2m,优选为2m;消毒机构6包括设置在上盖1底部的消毒灯管一61和设置在筒体2内壁四周的消毒灯管二62,消毒灯管一61和消毒灯管二62发光面的上盖1以及筒体2内壁上设有透光板(图中未标出),所述消毒灯管一61和消毒灯管二62均采用LED

UV消毒灯管,使消毒灯管一61和消毒灯管二62通电后产生的紫外线对筒体2内腔中存储的垃圾进行杀菌消毒,减少垃圾中的细菌滋生,从而降低对使用者的二次污染;当人靠近垃圾桶并进入接近传感器3的感应范围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1)和筒体(2),所述上盖(1)用于遮挡筒体(2)顶部开口(22),密封存储再筒体(2)内腔中的垃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筒体(2)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上盖(1)翻转使筒体(2)的开口(22)开启或关闭;所述上盖(1)底部和筒体(2)内壁上设有消毒机构(6),用于筒体(2)内腔中存储垃圾的杀菌消毒;所述筒体(2)一侧设有用于感应人体距离的接近传感器(3);所述筒体(2)的开口(22)处设有换气组件(5),用于上盖(1)开启时更换筒体(2)开口(22)处的污浊空气;所述筒体(2)底部设有电控组件(4)和称重机构(9),所述称重机构(9)用于称量筒体(2)内腔中存储垃圾的重量;所述电控组件(4)包括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控制元件,可与手机APP无线连接,实时地将上盖(1)翻转状态信号、上盖(1)翻转次数信号、换气组件(5)和消毒机构(6)工作状态信号以及称重机构(9)称量的垃圾重量传输到手机APP上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顶部两侧设有凹槽,凹槽处设有把手(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一侧设有连接端(13),连接端(13)两端的筒体(2)开口(22)边沿处设有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和连接端(13)之间穿插有转轴;所述连接端(13)的底端设有齿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线上APP检测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外壳(71)、设置在外壳(71)内部的驱动电机(73)以及连接在驱动电机(73)输出端的齿轮(72);所述外壳(71)连接于连接块(23)正下方的筒体(2)上;所述齿轮(72)与齿条相互啮合,使驱动电机(73)带动齿轮(72)转动时可以连动连接端(13)绕转轴旋转,驱动上盖(1)翻转。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威衡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