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59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其包括主机盒(1)、硅胶头带(3)及底板(4),所述主机盒(1)包括主机盒底座(2),主机盒底座(2)位于主机盒(1)本体的下部;所述硅胶头带(3)设置在主机盒底座(2)和底板(4)之间,所述主机盒底座(2)、硅胶头带(3)及底板(4)依次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硅胶头带(3)包括内硅胶皮(304)、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及外硅胶皮(306),所述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嵌入在内硅胶皮(304)的下表面及外硅胶皮(306)的上表面之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替代了传统将采集电路板装入头带的繁琐步骤,使头带佩戴更为舒适贴肤,佩戴者能获得更佳使用体验。用体验。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头带生命体征检测设备采用采集模块与柔心头带分立式的方案,在使用前后需要对设备进行组装及拆解,佩戴过程比较繁琐,且采集模块大多采用PP、ABS、PVC、尼龙等塑料作为壳体,传统的采集模块由于采用硬塑料作为外壳,从而导致人员在佩戴之后有明显的硬物感,长时间佩戴甚至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传统头带生命体征检测设备佩戴时存在明显不适感,甚至造成皮肤损伤的问题,提供采用柔性FPC一体式结构的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包括主机盒、硅胶头带及底板,所述主机盒包括主机盒底座,主机盒底座位于主机盒本体的下部;所述硅胶头带设置在主机盒底座和底板之间,所述主机盒底座、硅胶头带及底板依次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硅胶头带包括内硅胶皮、柔性采集电路板及外硅胶皮,所述柔性采集电路板嵌入在内硅胶皮的下表面及外硅胶皮的上表面之间。
[0005]本专利技术主机盒为可拆卸式,主机盒与主机盒底座通过卡口固定,固定之后主机盒的顶针与头带触点相接触实现数据通信,硅胶头带采用柔性硅胶作为主体材料,柔性采集电路板使用柔性FPC制成,由内硅胶皮及外硅胶皮将柔性采集电路板进行包裹,传感器相应位置使用RTV液体硅胶填充,使之接触皮肤面柔软亲肤。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硅胶皮包括数个传感器区域,数个所述传感器区域设置在内硅胶皮本体的下表面中部;硅胶填充区域,所述硅胶填充区域设置在内硅胶皮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硅胶填充区域与所述传感器区域对应;地板槽,所述地板槽设置在内硅胶皮本体的上表面一端,所述地板槽的结构与主机盒底座的结构契合;FPC电路板槽位,所述FPC电路板槽位设置在内硅胶皮本体的下表面;第一底座螺丝孔,所述第一底座螺丝孔贯穿内硅胶皮本体,数个所述第一底座螺丝孔的位置与地板槽的轮廓契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采集电路板包括透镜、透镜支架、光学传感器及头带触点,数个所述透镜安装在所述透镜支架的上表面;数个所述光学传感器安装在柔性采集电路板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透镜支架安装在柔性采集电路板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透镜支架的位置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位置对应;数个所述头带触点设置在柔性采集电路板本体的一端,且数个所述头带触点贯穿柔性采集电路板本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硅胶皮包括电路板定位柱、触电孔位及第二底座螺丝孔,数个所述电路板定位柱设置在外硅胶皮本体的上表面,数个所述电路板定位柱的布置位置与柔性采集电路板的轮廓契合;所述触电孔位设置在外硅胶皮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触点孔位与头带触点契合;所述第二底座螺丝孔,所述底座螺丝孔贯穿外硅胶皮本体,所述第二底座螺丝
孔的位置与第一底座螺丝孔的位置对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头带通螺丝、第一底座螺丝孔及第二底座螺丝孔与主机盒及底板进行连接。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柔性采集电路板与硅胶头带融为一体,成为一体式结构,替代了传统将采集电路板装入头带的繁琐步骤,且整体采用柔性硅胶作为主体以及内部柔性采集电路板使用柔性FPC,使头带佩戴更为舒适贴肤,佩戴者能获得更佳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硅胶头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硅胶皮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柔性采集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硅胶皮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主机盒,2

主机盒底座,3

硅胶头带,301

头带触点,302

传感器区域,303

地板槽,304

内硅胶皮,305

柔性采集电路板,306

外硅胶皮,307

第一底座螺丝孔,308

电路板定位柱,309

FPC电路板槽位,310

电子器件槽位,311

触电孔位,312

透镜,313

透镜支架,314

光学传感器,315

硅胶填充区域,316

第二底座螺丝孔,4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如图1

2所示,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包括主机盒1、硅胶头带3及底板4,主机盒1包括主机盒底座2,主机盒底座2位于主机盒1本体的下部;硅胶头带3设置在主机盒底座2和底板4之间,主机盒底座2、硅胶头带3及底板4依次通过螺丝固定;硅胶头带3包括内硅胶皮304、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及外硅胶皮306,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嵌入在内硅胶皮304的下表面及外硅胶皮306的上表面之间。
[0019]本专利技术主机盒1为可拆卸式,主机盒1与主机盒底座2通过卡口固定,固定之后主机盒1的顶针与头带触点301相接触实现数据通信,硅胶头带3采用柔性硅胶作为主体材料,柔性采集电路板305使用柔性FPC制成,由内硅胶皮304及外硅胶皮306将柔性采集电路板305进行包裹,光学传感器314相应位置使用RTV液体硅胶填充,使之接触皮肤面柔软亲肤。
[0020]具体的,如图3所示,内硅胶皮304包括数个传感器区域302,数个传感器区域302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下表面中部;硅胶填充区域315,硅胶填充区域315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上表面,硅胶填充区域315与传感器区域302对应;地板槽303,地板槽303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上表面一端,地板槽303的结构与主机盒底座2的结构契合;FPC电路板槽位309,FPC电路板槽位309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下表面;第一底座螺丝孔307,第一底座螺丝孔307贯穿内硅胶皮304本体,数个第一底座螺丝孔307的位置与地板槽303的轮廓契合。
[0021]具体的,如图4所示,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包括透镜312、透镜312支架、光学传感器314及头带触点301,数个透镜312安装在透镜312支架的上表面;数个光学传感器314安装在柔性采集电路板305本体的上表面;透镜312支架安装在柔性采集电路板305本体的上表面,透镜312支架的位置与光学传感器314的位置对应;数个头带触点301设置在柔性采集电路板305本体的一端,且数个头带触点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盒(1)、硅胶头带(3)及底板(4),所述主机盒(1)包括主机盒底座(2),主机盒底座(2)位于主机盒(1)本体的下部;所述硅胶头带(3)设置在主机盒底座(2)和底板(4)之间,所述主机盒底座(2)、硅胶头带(3)及底板(4)依次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硅胶头带(3)包括内硅胶皮(304)、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及外硅胶皮(306),所述柔性采集电路板(305)嵌入在内硅胶皮(304)的下表面及外硅胶皮(306)的上表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硅胶皮(304)包括数个传感器区域(302),数个所述传感器区域(302)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下表面中部;硅胶填充区域(315),所述硅胶填充区域(315)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硅胶填充区域(315)与所述传感器区域(302)对应;地板槽(303),所述地板槽(303)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上表面一端,所述地板槽(303)的结构与主机盒底座(2)的结构契合;FPC电路板槽位(309),所述FPC电路板槽位(309)设置在内硅胶皮(304)本体的下表面;第一底座螺丝孔(307),所述第一底座螺丝孔(307)贯穿内硅胶皮(304)本体,数个所述第一底座螺丝孔(307)的位置与地板槽(303)的轮廓契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头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争奚祥海陈泉欣董明剑陈宏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新区飞马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