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监测服及睡眠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202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睡眠监测服和一种睡眠监测系统。该睡眠监测服包括可穿戴的纺织结构;第一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第二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监测带保持一距离;以及通信耦合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的接口。的接口。的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睡眠监测服及睡眠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睡眠监测服和睡眠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睡眠质量。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睡眠监测,以了解个人睡眠问题。与日常活动和锻炼的健康监测不同,可穿戴睡眠监测装置对舒适性有更高的要求。
[0003]目前,传统的睡眠监测设备接线复杂,且电线容易扭曲。此外,日常监测服通常太紧,并且睡眠体验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睡眠监测服和睡眠监测系统。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睡眠监测服包括可穿戴纺织结构;第一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第二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监测带保持一距离;以及通信耦合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的接口。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睡眠监测系统包括睡眠监测服,包括:可穿戴纺织结构;第一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第二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监测带保持一距离;以及通信耦合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的第一接口;以及睡眠监测装置,包括:第二接口,用于耦合所述睡眠监测服的所述第一接口;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通过所述睡眠监测服来检测信号;存储器,用于存储检测到的信号;以及耦合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用于接收处理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来处理检测到的信号。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的睡眠监测服和睡眠监测系统,可以在睡眠期间连续执行睡眠监测,并使穿着睡眠监测服的用户保持舒适,改善了用户的穿着体验和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008]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被部分地阐述,并将从描述中部分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来学习。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和达到。
[0009]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只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限制所公开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0]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了一些实施例,并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实施例的原理和特征。在图纸中:
[0011]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睡眠监测服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绘示于图1的示例性睡眠监测服的一
部分的放大图。
[0013]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绘示于图1的示例性睡眠监测服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
[0014]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绘示于图1的示例性睡眠监测服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
[0015]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绘示于图4并耦合外部装置的示例性接口的示意图。
[0016]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睡眠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将详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其示例将被如附图所示地说明。以下说明将参考附图,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在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阐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技术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仅是与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与本技术的相关方面一致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0018]现有的睡眠监测装置对于佩戴它们的用户(例如:人类或其他生物)来说可能是复杂、不舒服和不方便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对现有睡眠监测装置的改进。例如,一些实施例提供了附在衣服(例如:睡衣、毛衣或T恤等)上的两个监测带,其可以改善用户的穿着体验和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睡眠监测服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睡眠监测服100包括可穿戴纺织结构110、监测部120和接口130。尽管显示为睡衣,但应理解,可穿戴纺织结构110可以是其他可穿戴纺织品的形式,例如运动衫、内衣、背心等。监测部120位于衣服的内侧,靠近用户的身体,并且基本位于与用户的上身相对应的部位。当躺卧时,监测部12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上半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测部120沿服装的周向延伸。因此,当用户穿着睡眠监测服100时,监测部120包围用户的上身。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躺卧时,用户身体的至少几个部位接触作为支撑点的表面(例如:地板、床等),以支撑身体,例如头部、臀部、腿部、脚、背部或手臂。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上半身部分始终有一个与该表面接触的部分。例如,当用户躺在床上时,如果仰卧,则整个背部都会接触到床;如果侧卧,则上身的一侧将接触到床;如果俯卧,则上半身前部会接触到床。因此,无论睡眠姿势是什么,当穿着睡眠监测服100时,围绕上身的监测部120都会始终接触用户的至少一个部分(例如:在上身的背面、侧面或前面)。
[0020]仍然参考图1,监测部120还包括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其中,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是分离的。具体地说,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沿可穿戴纺织结构110延伸,以用于接触用户,并在两者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平行环绕(即,上半身)。当睡眠用户躺在床上时,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都与该用户接触。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监测带121对应心脏上方的位置,第二监测带122对应心脏下方的位置。因此,监测可以更加准确。
[0022]睡眠监测服100还包括分别通信耦合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的接口130。接口13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耦合到外部装置,例如心电图(ECG)记录器、心率变异性
(HRV)监测器、控制模块、智能设备或计算机(图1中未示出)。当外部装置耦合到接口130,会穿着监测服100的用户躺在床上时形成电路。例如,参考图1,当向右侧躺卧,第一监测带121在点A处接触用户,第二监测带122在点B处接触用户。电路C沿外部装置、接口130、第一监测带121、用户和第二监测带122形成。无论睡眠姿势如何,电路C始终连接,因为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始终在一些位置接触用户。因此,外部装置可以使用睡眠监测服100连续地执行睡眠监测。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外部装置是电容感应装置(例如:HRV监测器),睡眠监测服100和皮肤之间应当穿着内衣(例如,图1中所示的背心V)。第一监测带121和第二监测带122通过绝缘的背心与用户的皮肤隔离,并以电路C为电容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外部装置是电阻感应装置(例如,ECG记录器),应当贴近皮肤穿着睡眠监测服100,这意味着应移除背心(如图1所示)。因此,电路C是电流路径。睡眠监测服装100的穿着形式没有限制,可以根据情况和需要来贴近皮肤穿着,或内衬着内衣穿着。
[0024]上述睡眠监测服100不一定需要是与用户身体在固定部位保持接触的紧密贴合的服装。本技术提供的睡眠监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纺织结构;第一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第二监测带,沿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监测带保持一距离;以及接口,通信耦合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对应用户上身周围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对应用户心脏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二监测带对应用户心脏下方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是柔性织物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被热压在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被编织在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上。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包括被混织于所述可穿戴纺织结构中的导电纤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和所述第二监测带还包括多个压力纤维、应力纤维或弹力纤维。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带包括第一延伸带,所述第二监测带包括第二延伸带,所述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延伸带和所述第二延伸带。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还包括:第一触点,耦合所述第一监测带;以及第二触点,耦合所述第二监测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睡眠监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峥嵘蔡震
申请(专利权)人:智纤至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