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57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溃口封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包括吊装组件,吊装组件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桩体组件;桩体组件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基体,基体侧壁固定安装有抛锚部;基体包括立方体框架,立方体框架侧壁固定安装有抛锚部,立方体框架边部固接有梯形板,梯形板位于立方体框架内侧,梯形板长底边与立方体框架固接,相邻的梯形板侧边互相固接,相邻的四个梯形板短底边首尾依次相接围成方孔,梯形板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水孔,若干透水孔内插接有多根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达到成桩结构模块化、施工方便快捷、有效防止抛投物流失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溃口封堵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地表水系发达、降雨丰沛、大型水系沿岸地区从古至今一直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筑堤建坝防水患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提防破溃也是在洪水发生时常见的事故。一旦提防出现溃口,后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均会受到严重威胁。现有的对溃口采取的封堵措施通常为将封堵物投放到流体中,逐渐将溃口收拢,减缓水流,但是对于高流速、大纵深的溃口而言,由于水下流体状态复杂,抛投物下落行程长,传统的封堵方法往往难以起效。因此,针对高流速、大纵深的溃口必须先采用基桩固定防止抛投物流失,再通过多种封堵方法耦合实现溃口堵漏。现有技术文献中并未见针对高流速、大纵深溃口的重力桩封堵方法或结构,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成桩结构模块化、施工方便快捷、有效防止抛投物流失的目的。
>[0004]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桩体组件;所述桩体组件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基体(1),所述基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抛锚部;所述基体(1)包括立方体框架(105),所述立方体框架(105)侧壁固定安装有所述抛锚部,所述立方体框架(105)边部固接有梯形板(106),所述梯形板(106)位于所述立方体框架(105)内侧,所述梯形板(106)长底边与所述立方体框架(105)固接,相邻的所述梯形板(106)侧边互相固接,相邻的四个所述梯形板(106)短底边首尾依次相接围成方孔(104),所述梯形板(106)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03),若干所述透水孔(103)内插接有多根钢管(23),且所述钢管(23)呈角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方体框架(105)侧壁通过钢索(7)固接,所述立方体框架(105)顶部对称固接有第一吊耳(101)和第二吊耳(102),所述第一吊耳(101)和所述第二吊耳(102)与所述吊装组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锚部包括基体部和发射部,所述基体部与所述发射部固定安装,所述基体部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一侧壁与所述立方体框架(105)固接,所述底板(2)另一侧壁固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内部底面固接有高压气瓶(18)的底端,所述高压气瓶(18)的出口端固接有电磁阀(19)的一端,所述电磁阀(19)的另一端固接有承载板(20),所述承载板(20)远离所述电磁阀(19)一侧连通有所述发射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堤坝溃口封堵的重力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包括发射缸(4),所述发射缸(4)底部与所述承载板(20)固接,所述承载板(20)中部与所述电磁阀(19)和所述承载板(20)中部连通,所述发射缸(4)底部侧壁固接有第一挂钩(21),所述发射缸(4)内部侧壁滑动连接有锚柱(5),所述锚柱(5)远离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轩陆晓峰朱晓磊袁辉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