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55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具,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该燃烧器火盖包括分气座和可拆卸地座设于分气座的火盖,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设置在内环火盖的外周侧的外环火盖;分气座具有相互分隔的内环混气通道、中环混气通道和外环混气通道;内环火盖上设有内环火出火孔和中环火出火孔,外环火盖上设有外环火出火孔,内环火出火孔与内环混气通道连通,中环火出火孔与中环混气通道连通,外环火出火孔与外环混气通道连通。该燃烧器具包括燃烧器火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火盖上设置混气腔,在极小火状态下,燃气流速过慢,在遇到燃烧过快的气源时易产生回火现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不易产生回火等的技术效果。不易产生回火等的技术效果。不易产生回火等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具多为大气式燃烧器具,其中有不少的三环火燃烧器具应用于家用燃气灶中。三环火燃烧器具是指采用内环喷嘴供应内环火、中环喷嘴供应中环火、外环喷嘴供应外环火。为了降低燃烧器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降低成本,一般的,可将外环火和中环火设计在外环引射管上,内环火由内引射管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结构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两路燃烧气控制三环火焰的功能,通常在火盖上设置混气腔,在极小火状态下,燃气流速过慢,在遇到燃烧过快的气源时易产生回火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火盖上设置混气腔,在极小火状态下,燃气流速过慢,在遇到燃烧过快的气源时易产生回火现象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分气座和可拆卸地座设于所述分气座的火盖,所述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气座(100)和可拆卸地座设于所述分气座(100)的火盖(200),所述火盖(200)包括内环火盖(210)和设置在所述内环火盖(210)的外周侧的外环火盖(220);所述分气座(100)具有相互分隔的内环混气通道(110)、中环混气通道(120)和外环混气通道(130);所述内环火盖(210)上设有内环火出火孔(2111)和中环火出火孔(2112),所述外环火盖(220)上设有外环火出火孔(221),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和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两者的进气端所在面共面设置;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与所述内环混气通道(110)连通,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与所述中环混气通道(120)连通,所述外环火出火孔(221)与所述外环混气通道(13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10)在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和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的进气端未设置混气腔;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和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贯穿所述内环火盖(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10)的底端沿轴向向内凹陷形成凹台(211),所述凹台(211)与所述分气座(100)的上端面密封配合;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和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两者的进气端均开设于所述凹台(211)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位于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之上,且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位于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与所述外环火出火孔(22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和所述中环火出火孔(2112)均开设于所述内环火盖(210)的外周壁;所述内环火出火孔(2111)由内至外自高向低倾斜延伸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出火孔(221)开设于所述外环火盖(220)的外周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20)在所述外环火出火孔(221)的进气端设有外环火混气腔(222),所述外环火混气腔(222)与所述外环混气通道(130)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10)上设有内环火盖补气孔(2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曾庆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