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伟专利>正文

二次合闸插头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51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合闸插头组,特点是在插头座体上安装金属插针,在插孔座体上安装有与插针相对应的金属插孔,所说的插孔截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减小。在插座体上有凸起的滑道,在插针座体上有与其对应的凹下的滑道。可防止反向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接触面积大、温升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电器元件,涉及一种手车式开关柜内使用的二次合闸插头组。现有技术中的合闸插头组,插头都是由片状的金属片,与基配合的插孔内安装的也是片状的金属片,长时间使用后,金属片的弹性会发生变化,插头与插座间的接触由面接触而变成线接触,甚至有时是点接触。这样接触部位很容易出现虚焊现象,造成接触部位温升很高,损坏簧片,影响电路正常运行。另外,由于簧片间接触不良还容易断电。特别是在有几十个插头的插头组内,这种现象是很容易发生的。如何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也就成了电力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变现有技术中插头和插座间接触不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有效的避免虚焊现象,降低温升的二次合闸插头组。本技术有一个上罩,在上罩内固定有一个插孔座体,在插孔座体上安装有金属插孔。在插孔座下面有一个插头座体,插头座体上安装有与插孔相配合的金属插针,所说的金属插针前部呈圆柱状,插孔截面由后向前逐渐减小,插针和插孔为环形面接触。本技术的优点是插针和插孔间接触面积大,能有效的避免虚焊现象,降低温升,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电路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插头座体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插孔座体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插孔座体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插孔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插孔的左视图;图9是本技术插针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图9的左视图。本技术有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上罩1,在上罩1内安装有插孔座体2,所说的插孔座体2也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插孔2内固定有金属插孔3,所说的插孔3前端被分成六片,插孔3的截面由后向前逐渐减小。在插孔座体2的下面有一个插头座体4,在插头座体4上安装有两排金属插针5。在两端还有两组较粗的插针和插孔,以便连接电流较大的导线。金属插针5的前部呈圆柱状,这样,当金属插针插入插孔后,插孔便会涨起,紧紧贴到插针外表面。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簧片式插座的各种弊病,由于接触面积大,所以局部温升小,可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如图3所示在插孔座体2上有凸起的滑道6,在插头座体上4有与之相对应的凹下滑道7,如图6所示。这样插头座体与插孔座体只充许一个方向配合,可避免装反造成的接触不良或插头与插孔错位现象。在外罩板上还安装有一个锁扣板,当插针和插孔相配合后,锁扣板便将插孔座体和插头座体扣死,使其不能随意分开,以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二次合闸插头组,包括上罩、插头座体和插孔座体,其特征在于在插头座体上安装金属插针,插针的前部为圆柱形,最前端为锥状;在插孔座体上安装有与插针相对应的金属插孔,所说的插孔截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二次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插孔座体上有凸起的滑道,在插针座体上有与其对应的凹下的滑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合闸插头组,特点是在插头座体上安装金属插针,在插孔座体上安装有与插针相对应的金属插孔,所说的插孔截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减小。在插座体上有凸起的滑道,在插针座体上有与其对应的凹下的滑道。可防止反向安装。本技术具有接触面积大、温升小的优点。文档编号H01R13/10GK2236177SQ9523228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冯作臣 申请人:冯作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合闸插头组,包括上罩、插头座体和插孔座体,其特征在于:在插头座体上安装金属插针,插针的前部为圆柱形,最前端为锥状;在插孔座体上安装有与插针相对应的金属插孔,所说的插孔截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作臣
申请(专利权)人:冯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