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49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其包括桶组件、致动件以及抽气组件。桶组件包括外桶、内桶和盖体,内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外桶内,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外桶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动件构造为在气流作用下带动内桶转动,以当内桶转动时使设于内桶内的袋体随转并收紧袋口。抽气组件用于将垃圾吸入内桶内,抽气组件的抽气端能够插接于第一连通口,以使容置腔内形成气流从而使致动件带动内桶转动。上述结构经由抽气组件能够直接将垃圾抽到内桶的袋体内,无需用户用手捡起垃圾,并且致动件在抽气组件所形成的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内桶转动,从而使内桶内的袋体实现转动收口,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垃圾桶只能用于放垃圾,而垃圾桶本身没有吸尘的功能,用户需要手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非常不卫生。如公布号为CN10532957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外表面涂有夜光材料涂层,垃圾桶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水孔,垃圾桶底部还安装有若干转轮,该垃圾桶不具备吸尘功能,需要用户手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并且现有技术中垃圾桶内的袋子的袋口需要用户手动收紧,袋体内常有异味,且也常有垃圾污渍留在袋口,非常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其抽气组件能够将垃圾抽至内桶的袋体内,无需用户手动捡起垃圾。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包括:
[0005]桶组件,其包括外桶、内桶和扣设于所述外桶敞口端的盖体,所述内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
[0006]致动件,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桶,所述致动件构造为在气流作用下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以当所述内桶转动时使设于所述内桶内的袋体随转并收紧袋口;
[0007]抽气组件,其与所述内桶连通,用于将垃圾吸入所述内桶内,所述抽气组件的抽气端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以使所述容置腔内形成气流从而使所述致动件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上述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既具有自动吸尘功能,还具有袋口收紧功能,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利于市场推广。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组件包括能够伸缩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或桶组件,其另一端形成所述抽气端。如此通过抽气管能够吸取垃圾桶周边的一定范围的垃圾。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内设有除味件,且所述盖体具有对应所述除味件设置的第二连通口,所述抽气组件的抽气端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二连通口,且所述抽气组件用于将所述内桶内的气体抽至所述除味件过滤后再返回所述内桶,以在垃圾桶内形成内循环除臭系统,有效地解决垃圾桶内存在异味的情况。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味件的形状为环形桶体,所述环形桶体的上敞口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对应设置,其下端为封闭端以在所述抽气组件作用下使内桶内的气体经所述除味件过滤后抽出。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除味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还能够增加除味件与内桶的连接密封性,保证了内桶内的空气能够经由除味件过滤后被吸出。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件以撑起所述外桶,所述外桶的外壁上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外桶的底部的第三连通口,所述抽气组件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三连通口,以将所述外桶下方的垃圾吸入所述内桶内。如此使垃圾桶具有桶底吸尘状态,实现将垃圾桶下面的垃圾清理干净,避免出现清理死角。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桶的桶底向内凹形成凹槽,所述第三连通口贯通至所述凹槽。上述凹槽能够增加垃圾桶的桶底与地面的间距,便于吸取垃圾桶的桶底下的垃圾。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桶的桶底和所述外桶的桶底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致动件连接于所述内桶的桶底。如此通过作用于内桶的桶底,能够利于使内桶相对外桶转动,使得结构更为合理。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致动件至少包括连接轴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多个扇叶,所述连接轴与内桶固定连接,在气流作用下所述扇叶转动,以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桶的内壁上设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用于收纳所述抽气管。如此能够便于收纳抽气管,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体内的主控板,所述抽气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体内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抽气管的固定端连通;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触控面板以及感应开盖器,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所述触控面板所采集到的操作指令,并控制所述抽气泵以及感应开盖器。如此能够使垃圾桶更为智能化,便于用户使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与内桶连通的抽气组件,经由抽气组件能够直接将垃圾抽到内桶的袋体内,无需用户用手捡起垃圾,有效地降低了细菌或者病菌传染的概率和减少用户被垃圾扎伤手的机会,并且致动件在抽气组件所形成的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内桶转动,从而使内桶内的袋体实现转动收口,有效地防止了袋体内的垃圾散发异味的情况发生,且用户在取出袋体时能够避免用户直接碰触垃圾,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桶处于自动吸尘状态;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爆炸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桶处于袋口收紧状态,袋口处于未收紧状态;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桶处于袋口收紧状态,袋口处于已收紧状态;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桶处于过滤除臭状态;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桶处于桶底吸尘状态。
[0026]图中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构件:
[0027]1‑
桶组件;11

外桶;12

内桶;13

盖体;14

容置腔;15

第一连通口;16

袋体;17

第二连通口;18

第三连通口;19

凹槽;2

致动件;21

连接轴;22

扇叶;3

抽气组件;31

抽气管;32

抽气泵;33

吸嘴;34

安装架;4

除味件;5

支撑件;6

收纳盒;7

触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组件,其包括外桶、内桶和扣设于所述外桶敞口端的盖体,所述内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致动件,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桶,所述致动件构造为在气流作用下带动所述内桶转动,以当所述内桶转动时使设于所述内桶内的袋体随转并收紧袋口;抽气组件,其与所述内桶连通,用于将垃圾吸入所述内桶内,所述抽气组件的抽气端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以使所述容置腔内形成气流从而使所述致动件带动所述内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包括能够伸缩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或桶组件,其另一端形成所述抽气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设有除味件,且所述盖体具有对应所述除味件设置的第二连通口,所述抽气组件的抽气端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二连通口,且所述抽气组件用于将所述内桶内的气体抽至所述除味件过滤后再返回所述内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尘功能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件的形状为环形桶体,所述环形桶体的上敞口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对应设置,其下端为封闭端以在所述抽气组件作用下使内桶内的气体经所述除味件过滤后抽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张新良喻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胜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