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单桩基础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装置及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单桩基础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能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清洁绿色能源逐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成为必然趋势。为此,海上风电建设在我国具有很好的资源潜力和应用前景。
[0003]海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成本控制上还是稳定可靠性上,风电基础是保证预算合理和风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根据BOEM公司统计,一般的海上风电项目成本中,风机占最大比例,约占总成本的33%;其次为风电基础,为19%。为此,合理的基础选型及设计是海上风电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建成和在建的风电项目基本集中在浅海海域,其中大直径单桩基础成为主导的基础形式。
[0004]现阶段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的设计思路十分保守,大直径单桩基础存在施工难度高、环境复杂等问题。在不增加施工难度和工期的基础上,大幅提高风力发电机组制成用单桩的抗拔、抗倾覆及抗扭承载力,缩短桩长,显著降低工程造价,是目前业界急需解决的难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单桩基础,包括单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桩(2)内设置有预制构件组(3),所述预制构件组包括桁架(31)、钢轴(35)、护筒(32)和挡板组件,所述桁架(31)和挡板组件分别固定在单桩(2)内的上下两侧,所述钢轴(35)穿过桁架(31)和挡板组件中心固定,所述护筒(32)套设在钢轴(35)上段,所述护筒(32)下端固定有千斤顶(34),所述钢轴(35)和护筒(32)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钢管(33),所述钢管包括通过柔性接口连接的钢管上段(331)、钢管中段(332)和钢管下段(333),所述钢管中段(332)与所述千斤顶(34)的顶板连接,所述钢管下段(333)沿挡板组件表面延伸并可沿挡板组件滑动,所述单桩(2)上设置有供钢管(33)穿过的构造孔(22),所述千斤顶(34)驱动钢管下段(333)沿挡板组件滑槽滑动穿过构造孔进入单桩(2)周围土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32)上端的筒壁与所述钢桁架(31)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上挡板(36)和下挡板(37),所述上挡板(36)和下挡板(37)中心设置有与钢轴(35)适配的通孔,所述上挡板(36)表面开设有与钢管下段适配的滑槽(361),所述上挡板(36)和下挡板(37)沿中心周向交错分布扇形空格和扇形钢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娟,竺明星,王丽艳,于姗姗,凌晨,刘静,刘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